七年級上冊語文《天上的街市》課件篇壹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並熟練背誦;
2、掌握詩歌中聯想、想象的表現手法,並能夠學以致用;
3、體會詩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美滿、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進行詩歌朗讀指導、訓練,品味詩歌;
2、學習詩歌中聯想、想象的表現手法;
3、體會詩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美滿、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掌握詩歌中聯想、想象的表現手法,並能夠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詩歌教學尤其要註重誦讀。在誦讀中感知詩歌的音樂美,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畫面美,在誦讀中體悟詩歌的情感美。
2、小組競賽法。在“介紹作者”環節采用此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舉例法。通過舉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聯想”和“想象”兩個概念。
4、提問法。通過設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詩歌。
5、講授法。
課時安排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設計
導入壹:通過引入學生在本學期第壹單元第二課中學習過的巴金的《繁星》中的片段導入新課:“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裏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壹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二:面對深邃的夜空,有位同學寫下這樣壹段文字:
“夜晚,天空像壹塊黑色的布幕,沒有閃爍的星星,沒有皎潔的月亮。星星和月亮都到哪兒去了?是還沒有睡醒,沈醉在甜蜜的夢鄉之中呢,還是到野外玩得入迷,忘了回家?我想他們也許是在後臺化妝。說不定過壹會兒,黑色的天幕拉開了,星星們會出來唱歌,月亮姐姐會出來跳舞?我手托下巴,凝視這神秘的天空。哦,對了,不久前我國發射了壹顆人造衛星,我仿佛騎在人造衛星上,去尋找那些美麗的星星和月亮了。”
教師語:同學們,每當我們仰望繁星點點的夜空時,總覺得它是那樣的神秘莫測,讓人充滿遐想。浩瀚無垠的夜空中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今天,我們就壹起走進那星光閃爍的夜晚,跟隨著郭沫若先生壹起去遊覽“天上的街市”。(板書課題)
三、作者介紹
1、知識接龍——我所知道的“郭沫若”
將全班學生分成4個小組,各小組依次輪流說出壹條關於“郭沫若”的信息,所說的信息不能與前面同學所分享的信息相同,比壹比哪個小組的同學對作者郭沫若了解更多,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
2、“明星小檔案”
教師用PPT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相關信息,加深學生對作者的了解。
四、新課教學
(壹)文本感知篇
感知“音樂美”
(1)教師進行配樂示範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2)聽後用壹個詞語概括這首詩給妳的印象,初步感知詩歌。
(3)選擇詩歌中妳最喜歡的壹小節來示範朗讀,並說壹說妳覺得在朗讀中過程需要註意些什麽?
教師配樂朗讀後,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節示範朗讀,並說出自己在朗讀過程中註意到的問題,指導誦讀技巧:
①註意停頓、輕重恰當;
②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節奏柔和、舒緩;
③把握美好、恬靜、自在而又略帶傷感的感情基調。
進行誦讀指導之後,全班齊讀詩歌。
(二)文本品味篇
第壹小節:“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師:第壹節中出現了哪些意象?
生:街燈、明星(教師板書)
師:那麽,大家有沒有註意到街燈和明星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示例:①發光發亮;②都是遠遠的,給人以朦朧感;③都是只有晚上才出現。
師:大家找到了不少的相似點,正是因為這些相似點,我們才能從壹個事物想到另外壹個事物,作者才會由街燈想到明星,再由明星想到街燈。這種“由壹個東西想到另外壹個有相似之處的東西”的思維方式就叫做“聯想”。
七年級上冊語文《天上的街市》課件篇二
壹.教案背景:現代詩歌難教,這恐怕是大多數語文教師的***識。:?現代詩歌教學應該教什麽?怎麽教?常常讓我們難以抉擇。
二.教學課題:天上的街市
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這首詩歌取材於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借助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像,描繪出“天上街市”的綺麗多彩,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首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虛幻的景象在作者筆下變得生動、真實、美麗。詩歌意境優美,節奏舒緩,有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情趣。
四.教學方法:
教法:點撥法、朗讀法、提問法;
學法:誦讀法、討論法。
五.教學目標:
1.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圖畫美、情感美;能夠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2.理解詩中聯想和想像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像能力。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這首詩,體會作者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教學難點:聯想和想象。
課時安排:壹課時
六.教學過程:
壹、導入
1.晴朗的夜空,星光燦爛,常常會給予我們許多遐思幽想。也在壹樣燦爛星空下,我國現代詩人郭沫若創作出壹首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詩篇——《天上的街市》。(課前板書)
2.簡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觀娥鄉沙灣鎮,漢族,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是我國現代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蜚聲海內外;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其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讀出節奏美
1、範讀:引導學生準確而有感情的朗讀
教師放音樂範讀全詩,學生打開書聽範讀,註意聽讀要求:(1)、註意節奏;(2)、聽準重音;(3)、初步感受詩中的情境。
2、齊讀。
七年級上冊語文《天上的街市》課件篇三
壹、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這首詩,語言形象,富於美感,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抒發了詩人真摯的情感,體現了本單元培養學生聯想、想象能力的編寫意圖。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第壹次學習現代詩,需通過朗讀體會現代詩的基本特征。七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可通過對詩歌意象的深入品析等手段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
三、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體會詩歌語言的音韻美。
2.調動個體經驗,借助聯想和想象,理解詩歌基本脈絡,把握天街的特征及牛郎織女的形象。
四、教學重難點
調動個體經驗,借助聯想和想象,通過讀寫結合的方法,準確把握天街的特征及牛郎織女的形象。
五、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投影星空圖片,創設情境,聯想想象,進入情境。
(二)朗讀指導,整體感知
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思考:這首詩帶給妳怎樣的感覺?請用壹個詞將這種感覺表達出來。妳會選擇壹段怎樣的音樂作為配樂?(平和,舒緩的)
出示第壹小節的朗讀設計,學生配樂自由朗讀。
學生個別朗讀,教師點評指導。
學生自主設計後三個小節的朗讀並練習,教師點評。
全班配樂齊讀。
(三)把握想象片段,品析語言
提問:作者在二三四小節中想象了哪兩個場景?(第二小節:美麗的街市;第三、四小節:牛郎織女的生活)
請學生選擇最喜歡的壹個場景,圍繞教師提供的問題組展開想象,任選壹個詩節改寫為散文,分享交流,教師點評。
1.圍繞“美麗的街市”小練筆追問:這個街市有怎樣的特點?(美麗、新奇)
2.圍繞“牛郎織女的生活”小練筆追問:傳說中牛郎織女的生活與詩中的有何區別?用壹些詞語來形容詩中牛郎織女的生活。(幸福的,美好的,安寧的)
(四)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小結本節所學
作業:完成積累拓展第3題
(五)板書設計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美好的街市、牛郎織女的生活
安寧祥和、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