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關於詩經:
1.基本介紹:《詩經》是產生在2500余年以前,中國奴隸社會末期的壹部詩集。它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古代詩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無詩文的“笙詩”,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作者佚名,成書約在春秋時期。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最初只稱 為“詩”或“詩三百”,到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才稱為《詩經》。
2.內容和風格:《詩經》按《風》、《雅》、《頌》三類編輯。《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壹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