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神佛的詩詞

關於神佛的詩詞

《謁》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謁》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壹物 何處惹塵埃

壹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壹偈,來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墻上書壹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壹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托人亦書壹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壹眾皆驚.五祖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次日祖潛至碓坊,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壹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 法.”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

神秀的這首詩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樹,意思是我們的身體要象菩提樹壹樣,保持端正的體態,不斷修持精進.

心如明鏡臺,是把我們的心比喻為明鏡臺,如果灰塵粘染則不明澈.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字面意思為明鏡臺要不停地擦拭,才不會沾染上灰塵.意思是說我們要不斷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復本心得悟正果.

該詩前兩句是講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後兩句是修行的結果,明心見性.小乘佛教註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實證,見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這些在神秀的詩中都體現出來.

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突顯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來是指的菩提樹,菩提本無樹,就是否定了菩提樹的有形實質.明鏡亦非臺,同樣也是否定明鏡臺的有形實質.這兩句是說,菩提就在妳的心中,明鏡也只是妳的心.菩提樹也好,明鏡臺也好,本來都是空.本來無壹物,何處若塵埃?意思是說,既然本來壹切事物都是空,那麽沾染塵埃又從何說起呢?塵埃也是空啊!這首詩的意境就在於空得徹底,壹切事物都是空,就連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這兩首詩已成為佛教歷史的壹段佳話.大家普遍都認為慧能的詩悟性更高,境界更深.從境界上講感覺是這樣,但是慧能的詩給人的感覺太空了,空得讓人摸不著邊際.而神秀的詩體現真修實悟,給人更腳踏實地的感覺.也許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區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