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詩歌<<白頭吟>>

關於詩歌<<白頭吟>>

節婦吟

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前四句說:妳知道我是有丈夫的,卻還贈送我壹雙名貴的寶珠。我感激妳對我的依戀,卻只會把這壹雙明珠系在內裏的紅羅襖子上(悄悄感謝妳的愛意)。後六句說:我家中到處都是高墻深閨的,而我丈夫是在明光殿裏皇家禁衛軍的貴族軍官。我雖然知道妳對我的深情厚意,但是我已經與他締結了立下同生***死誓言的婚姻。因此,我只好滴著眼淚把明珠還妳(拒絕妳的愛意),只怪我倆為什麽沒能在我結婚以前相逢呢。”

張籍這首詩的全題是“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洪邁《容齋隨筆》雲:“張籍在他鎮幕府,鄆帥李師古又以書幣辟之,籍卻而不納,作《節婦吟》壹章寄之。”據此可知這首詩完全是個比喻。張籍已經接受了別人的聘任,而李師道又派人用厚禮來請他去參加幕府。張籍就寫了這首詩辭謝他。詩中的“妾”是張籍自喻,“君”是指李師道。李師道是什麽人呢?他原本是高麗人,父李正己,兄李師古,相繼為淄青節度使。師古死,師道於元和元年十月,繼任鄆州大都督府長史,充平盧軍及淄青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當時的節度使雖是棣王李審,但只是名義上的遙領,李師道雖是副大使,卻是實際上的節度使。他們父、兄、弟三人踞有平、盧、淄、青壹帶前後四十年,是今天的河北南部、山東北部地區的壹個大軍閥。李師道終因造反失敗,於元和十四年被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所殺。東平郡即鄆州,是節度使治所。張籍詩題稱“李司空師道”,《容齋隨筆》稱“鄆帥李師古”,這裏有壹點疑義,查《唐書》本傳,只有李正己的官衙有“檢校司空”,師古、師道都是“檢校尚書左仆射”,因此就不能確知張籍此詩是為誰而作,也不能考定此詩的年代。但李氏父兄弟三人都是跋扈的軍閥,為人民所怨恨,名聲很壞。張籍不受他們的征聘,決不會表現得如此感激。大概是在畏懼李氏威權的情況下,他故意這樣措辭,使李氏看了,不至於發怒結怨。或者也是當時文人明哲保身之計,我們可以存而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