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百戰爭流,爭者為先;千帆突然襲擊,勇者勝。
白話文解讀:百條船在河流的激流中劃槳,拼命劃槳的人會在最前面。千條帆船出海,敢進者勝。
中庸原本是《禮記》中的壹篇文章,後為唐代韓愈所推崇,北宋時發揚光大。它是由南宋大學者朱在撰寫《四書句讀集註》時摘抄而成,成為與《大學》、《孟子》、《論語》並稱的四書。
擴展數據:
中庸的思想和理論
中庸就是走中和之道。整篇文章的主旨是討論中和,探討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原始狀態。人可以被教育,因為可以被中和;政治和宗教的作用在於中和。
書中認為自然的本質是人性,遵循人性是道,培養人性是教。道的本質是遵循人類的真善美來處理天人之事的壹以貫之的自然法則——寂靜、無息、無味、無色。
道就是率真,率真就是自然與平常,平常就是常規常識,自然的常規常識就是中庸與和諧。《中庸》壹書認為,中和之道是世間根本之道,也就是世間常見、常用之道。以平常的中和之道對待壹切是中庸之道,以中和之道修養自己是中庸之道。
就中庸而言,可見中庸不僅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最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
百度百科-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