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讀九年級上冊第壹單元詩歌的時候,學生普遍感到其中的有些句子讀起來比較難懂,就是我們老師在閱讀的時候,如果不借助相關資料,有些句子也是感覺陌生,不易理解。這是因為這些詩歌運用了陌生化手法。
什麽叫做詩歌陌生化呢?詩歌陌生化是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並逐漸發展完善的,但在西方文藝美學史上,第壹個對“陌生化”理論進行論述的是亞裏士多德。不過,他並沒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更多的是使用“驚奇”“不平常”“奇異”等詞語代替。
詩歌陌生化的體現有以下兩點。壹是在詩歌中,陌生化主要表現在語言上,與自動化相反。詩學意義上或語言意義上的“自動化”,是壹種不思考或者不經過思考的語言沒有阻隔性的慣性語言。而陌生化就是壹種創新。比如,風與草相遇人們自動化地用“吹”字。穆旦的《我看》壹詩中,是這樣寫的“我看壹陣向晚的春風,悄悄揉過豐潤的青草”。這裏詩人並沒有用“吹”而用“揉過”,這就既寫出了春風的溫柔,也有壹種新奇之感。
二是陌生化,根植於意象創造。比如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壹詞中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壹句,就運用了化靜為動,化大為小的手法,使這兩個喻體有壹種陌生的感覺,讓讀者耳目壹新,給人壹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如果用自動化的語言就是白茫茫的壹片,那就不是詩了。又比如林徽因的《妳是人間的四月天》,四月天其實就是春天,如果用自動化的語言表達就是《妳是人間的春天》,但作者不用春天而四月天,就有壹種陌生化的手法所創造的新鮮感。
詩歌語言陌生化的四個主要類型:1.倒序2.反襯3.借代4.反復。在這裏主要介紹兩個類型。壹是倒序,例如:比如《我看》壹詩中“我看飛鳥平展著翅翼,靜靜吸入深遠的晴空裏”。本來順序應該是飛鳥飛入晴空裏,作者卻用晴空吸入飛鳥。壹下子就給人壹種新奇之感。二是反復。比如《周總理,妳在哪裏》壹詩。“他剛離去,他剛離去”,反復出現,壹語雙關的寫出了對總理的悼念懷念之情,語意含蓄而新奇。
同樣是選擇壹個詞語,陌生化手法選擇的詞語就更加的有創意。比如《妳是人間的四月天》壹詩中,“笑響點亮了四面風”,這壹句就特別的有新意。作者用笑響,不用笑聲,壹新,點亮是視覺,笑響是聽覺,四面風是聽覺,二新。三覺用壹個點亮來統壹,壹寫出了春天的明媚,也寫出了春風的溫暖,也寫出了春天帶給人快樂笑聲,三新。三層意思寫為壹句,表意極為豐富而新異,這就是詩歌陌生化手法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