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楚辭逐漸向接近於散文的賦體演變,另壹種詩體——樂府,帶著民間文學特有的剛健清新的風格步入了漢魏六朝詩壇。樂府民歌無論是長篇還是短制,都“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班固《漢書·藝文誌》)。強烈的現實感,是它們的壹個重要標誌。這種現實主義精神直接影響了爾後詩人創作的“樂府古題”,以及唐代的“新樂府運動”。在漢魏六朝樂府民歌中產生了象《陌上桑》(《艷歌羅敷行》)、《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等中國古代長篇敘事詩中的瑰寶,給“詩歌大國”增添了異彩。在樂府詩的發展過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漸引人註目。到了漢末佚名詩人作的《古詩十九首》出現,五言詩體便基本成熟了。到齊梁時期,中國古代著名文學批評家鐘嶸在《詩品·序》中已經確認“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七言詩的產生稍後於五言詩。它的廣泛流行,大約在晉宋之際。
經過了齊梁間以沈約為代表的“永明體”詩歌在聲律方面的充分準備,到唐代,近體詩確立了,詩歌進入了鼎盛時期,這是中國詩歌的壹個黃金時代。在這個時期中,古體詩與近體詩全面發展,出現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
中國的詩歌同音樂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二者關系的發展變化經歷了從“以樂從詩”、“采詩入樂”和“倚聲填詞”三個階段。“倚聲填詞”是詩與樂各自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進行的壹種更為高級的形態的結合。後來的詞和散曲都是沿著“倚聲填詞”的途徑發展過來的。詞,原被稱為“曲”、“曲子”,或“曲子詞”,是壹種音樂化的文學樣式。詞起源於民間,盛唐以後,文人才士填詞漸成風氣。五代時,中國第壹部文人詞總集《花間集》問世。到宋代,詞這壹特殊的文學樣式,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普遍歡迎。宋代藝術家在詞中“言詩之所不能言”(王國維《人間詞話》),表達其“動於中而不能抑”的歡愉愁怨情緒(陳子龍語,沈雄《古今詞話·詞品》卷上),實現內容與形式的完善統壹。宋代的詞,達到了可以和唐詩並列的中國文學的另壹座高峰,出現了壹批大詩人,如蘇軾等。南宋後期,詞逐漸失去了和樂的能力。同時,北方少數民族的樂曲不斷傳進中原地區,帶來了“壯偉狠戾”(徐渭《南詞敘錄》)的粗獷的格調,引起了人們的新的興趣。這種“胡樂”結合北方民間的“俚曲”,配入通俗化的語言,就形成了壹種新的詩歌樣式——散曲。散曲和傳統詩歌的顯著區別,就在於它大量地吸收民間的方言俚語。散曲作品具有濃厚的市民通俗文學的色彩,大量的散曲作品還具有以往詩歌中所少見的詼諧和幽默,這給詩壇註入了壹股清新的空氣。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的發展,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最興盛的體裁之壹。當宋詞、元曲在文壇上居於主導地位的同時,傳統的詩歌仍創作有大量作品。宋、元、明、清的詩,其數量十分巨大,並有自身的特色,但從總的成就上說,沒有超過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