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深見鹿”這首詩,原意是樹木非常茂密,不時有麋鹿出沒。李白說他不時能看到安靜的麋鹿,這襯托出戴天山安靜的環境。如今,這首詩已被改編成《心中的憂郁與悲傷》。可以說這個人改編的詩大體符合原著中的失落感。但嚴格來說,現在人們的引用是欠考慮的,沒有意義的,斷章取義的。
正如某六校創始人所說,“改編不是隨機的,戲謔不是廢話。”句子改編後完全沒有了原詩的韻腳,在壹些名詞搭配上也不符合常理。我覺得這句話之所以流行,純粹是現代快文化決定的。就像現在Tik Tok的APP,突然流行起來,沒有任何原因。
“樹深則見鹿;當小溪是中午的時候,妳不會聽到鐘聲。”這種靜謐的景色太美了,卻被改成了所謂的“林海深處,夢醒見。”我想稍微有點文化知識的人都會覺得這句話讀起來很別扭。
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快文學不應該讓我們隨意篡改前人的作品。相反,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讀讀該讀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