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振雄譯
虛榮心使人生出種種願望,其中最普通,或者最少受非議的,莫過於希望能以談話藝術博得他人刮目相看。人或許會有其他才藝但卻沒有機會施展;即使沒有,也不必擔心這壹缺陷會經常被人發現。但是,除非歸隱山林,人只要活在世界上,就難免會因四周親友的時親時疏,有時得意,有時氣惱,所以,予人快樂的本領也就始終會有用武之地。有些人不論到哪裏都能成為眾人矚目的中心,壹進門就仿佛歡樂也同時降臨,但是壹旦離去,大家又會惋惜不已,仿佛北方嚴寒天氣裏太陽突然消隱,仿佛想象失去了靈感,歡樂失去了源泉,少有其他人能像他們那樣經常受到大家的艷羨。 顯而易見,若要諳練這壹寶貴藝術的精妙,必須具備某些特殊條件。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有人雖能通過談話給人快樂,但是給人快樂的多寡與其道德學問並無相應的此例關系。許多人,若是換在其他場合,妳決不會認為他們有什麽重要,但是他們卻會成為妳家餐桌或者聚會的座上嘉賓。有些人,妳雖無法尊敬,但卻常常情不自禁地歡喜。有些人,妳明知他們不學無術,不足以成為良師,而且狡黠多變,亦不足以成為益友,但卻依然願意冒險壹試,將他們引為伴侶。我十分懷疑,如果沒有壹點容忍性的涵養,是否還能左右逢源,受人歡迎。很少有人樂於在咄咄逼人的傲慢目光下度過他們的時間,因此,凡被爭相邀請出席歡樂聚會的人,鮮見有錢有勢的顯貴人士。詼諧幽默者,如果妙語連珠,迫使拙於言辭的人羞於啟口;飽學之士,如果高深莫測,令人難以從中受到教益;批評家,如果對每個謬誤都不輕易放過;善於思辨者,如果迫使懶於思考的人不得不思考,迫使漫不經心的人不得不集中註意力,那麽,十之八九,雖會受到稱頌贊揚,卻令人感到畏懼,雖會受到崇敬,卻令人退避三舍。要想使人高興,就不能為了炫耀自己談話藝術之精妙,迫使他人只能洗耳恭聽,不敢發表自己的壹得之見,或者剝奪他人希望,使他們無法貢獻自己的壹份力量,以達到悅人悅己的目的。如果僅靠想象奇特、話語俏皮、應對敏捷而使人歡笑, 那麽,那笑聲往往只是拉丁人所說的撒丁人的笑聲,臉上雖然強顏歡笑,心裏卻毫無快樂可言。 因此,若要受到眾人普遍歡迎,談話之道莫過於敘事。凡是腹中裝滿瑣闖軼事、秘事掌故、奇行怪癖的人,極少不受聽眾偏愛。幾乎人人都愛聽當代史話,因為幾乎人人都與某位名人有著某種或想象的關系,對於聲譽日隆的名字都有壹種或褒或貶的願望。虛榮心與好奇心常常攜手合作。有人在某個場合只能洗耳恭聽,但到另壹個場合便有了侃侃而談的資格。他雖不能理解壹系列論點,不能如實傳達詼諧幽默的歡快精神,但卻自信能將故事細節珍藏於心中,並且慶幸有了這些材料,便可滿足自己的願望,今後再將這些故事奉獻給比自己孤陋寡聞的聽眾。 敘事壹般說來不會引起聽眾的妒忌之心,因為沒有人會認為敘事需要任何超越常人的聰明才智。知道壹些尚未被市井小民傳聞的事實,這樣的巧事人人都能碰上;知道這些事實之後再轉述給別人聽,似乎也無多大困難,人人都會認為自己可以勝任。 但是,要積累足夠的材料,補充不斷講述的消耗,卻也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在某些情況下甚至不可能。因此,試圖用這種辦法自我陶醉的人,往往只能在初次與人見面時討得他人歡心,因為沒有新的談資供應,故事經過多次重復便會難以為繼。為此,如果不另謀更為簡便易行的辦法,就休想贏得好的伴侶的贊賞。但是,除了那些景仰真正才學品德和理性尊嚴的人之外,人類對於其他人都是寬大為懷。所以,只要能夠善解人意便總能贏得善意的回報,只要不遭人妒忌便總能贏得他人喜愛。我們都樂於成為他人討好的對象,卻不甘心贊美他人:我們喜歡別人為博得我們的尊敬而說笑湊趣或者殷勤賜教,但卻拒絕接受強行要求我們尊敬的價值或精神。最能博得別人歡心的人首推那些樂天派,因為他們唯壹的願望就是讓人高興。他們笑聲爽朗,嗓音雄渾,每聽到值得壹笑的笑話便會大聲喝采,每遇到值得高興的事就報之以陣陣掌聲。樂天派本身無需博得他人歡笑的資本,也不具備任何領悟能力,他們只需要出現時永遠處於興高采烈狀態便已足矣。因為壹般說來,人的情緒,或歡快或嚴肅。均受他人感染,壹旦有人作出表率,便會情不自禁效法模仿。僅次於樂天派的是那些性格隨和的人。這些人壹般說來並非充滿仁愛之心,也無其他崇高品德,其優點僅僅在於反應遲鈍,感情麻木。性格隨和的人的最大特點在於能夠容忍笑話;即使置身於喧嘩騷亂、汙言穢語之中也能依然端坐,不為所動,不受影響;每個故事,他們都洗耳恭聽,不表示任何異議;受到羞辱,他們也甘心忍受,不予反擊;不論發生怎樣荒誕不經的事情,他們也會緊跟其後,隨波逐流。性格隨和的人壹般最受機智淺薄者的寵愛,是他們練習基本諧謔技巧的理想對象,因為性格隨和的人從來不會利用別人的弱點,對於並不高明的嘲諷奚落也不會突然反唇相譏,令人難堪,但在觥籌交錯之中卻心甘情願始終充當他人笑料,席散之後則更是洋洋得意,自以為是個重要角色。 生性謙虛的人則只能與更低壹級的平庸之輩為伍,他們唯壹予人快樂的本領在於永不打斷別人。生性謙虛的人只求沈靜默聽,便心滿意足,他的同伴都會真心實意以為他的沈默不是由於木訥寡言,而是樂於靜聽。還有許多人,他們無法掌握壹般類型的精湛技藝,卻也自有壹套辦法討人歡喜,憑了這套辦法,他們猶如有了通行證,同樣可以通行無阻。其中壹位,我認識已有十五年,是壹家俱樂部的寵兒。這家俱床部每周聚會壹次,每逢聚會的夜晚,11點壹到,他便準時演唱他最喜歡的那首歌曲,而且壹面演唱,壹面用手配之以各種姿勢,在墻上映出壹個巨大身影。另外壹位,總是反戴假發套出席壹次又壹次朋友的聚會,以此博得他們的鐘愛。還有壹位,每逢新會員入會,他總要想方設法把這位陌生人的鼻子抹黑。除此之外,還有壹位靠的是學貓叫,然後又裝出壹副受到驚嚇的模樣。再有壹位,則是壹面學狗叫,壹面吆喝酒保將狗趕出去。上述種種,都是可以增加歡樂氣氛的藝術,有時還能建立友誼。對於這些藝術,有人或許會嗤之以鼻,但是只要運用之時並不傷及無辜,務請不必嚴厲地加以責備;因為我們都永遠需要被人喜歡,卻並不永遠需要受人崇敬。
[簡介] 塞繆爾?約翰遜,詞典編纂家、散文家和評論家。出身於書商家庭,因貧困而輟學。自幼酷愛讀書,學貫古今,成為英國曠古絕倫的大文豪。為人慷慨篤於情誼,言談機鋒四溢,舉座為之傾倒。生平趣事在鮑斯韋爾的<約翰遜傳)中有許多生動的記載。寫作生涯始於報章撰稿,壹生勤於筆耕,著作等身。著述範圍涉獵廣泛,包括隨筆、評論、詩歌、傳記、小說。創辦報紙《漫步者》,主持文學俱樂部,雅集文人墨客和學界名流。歷時九載完成《英文詞典》,馳名天下。編註《莎士比亞集》,校勘疏證功力過人。詩歌代表作有《倫敦》、《人類欲望的虛幻》,小說有《阿比西尼亞王子——拉塞勒斯》,傳記有《英國詩人傳》。[賞析]言談為壹門藝術,不論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孔夫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遠。南朝劉義慶撰《世說新語》,開卷便為言語辟專章,置於德行之後。孔融平方十歲,應答機智。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笑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不意孔融出語驚人,回敬壹句:“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這是壹則十分熟悉的故事。英國文學史上:先前斯威夫特也以談話為題寫過壹篇有名的言談隨筆。可見談話不可小視,它在生活中具有相 當的重要性。人際交往常常始於言談。約翰進本人的談吐在朋友中間每每令人捧腹,所以在這篇文章中談的內容很貼近生活,不妨說是經驗之談。他以為嫻於言辭可以給人蒂來快樂。然而學問高深者也罷,善於品藻者也罷,在社交場合未必受到大家的歡迎。因為人們相聚並非為了領教什麽高論,或者獲得真知灼見。約翰遜主張的言談要讓大家得到樂趣。而其中的門道呢,看來作者有過壹番研究。壹要廣聞博采,肚予裏的掌故秩事得不斷補充;二要有樂天隨和的性格;三要應變機敏和善解人意,有些場合最好洗耳恭聽,有些場合則可以頭頭是道。這篇文字本身頗具約翰遜的典型風格,所謂文如其人也。全文結構松散,借題發揮而毫不拘泥。筆墨輕松風趣,如同友朋聚首時的隨意交談。段落和句式比較踴短自然,結尾前壹節還講了幾位身邊熟人的交際本領。最後寥寥數言收盡前文,言雖盡而意味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