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武昌古稱江夏,漢口古稱鄂州夏口,漢陽古稱漢陽縣。它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釀酒和飲酒的習慣在漢代非常盛行。三國鼎立之時,吳國孫權“大醉洗群臣”的故事,就發生在武昌釣魚臺這裏。南北朝時以黃鶴樓酒聞名,“仙人騎鶴”的傳說由此產生。如南朝人蕭子賢所寫的《南齊書》說:“夏口城以黃黃帝奇為基,仙人子安傳黃鶴。“相傳,在吳統治時期,修建了黃鶴樓。原來辛家在江夏開了壹家酒樓。仙道的費子安經常來喝酒,但他好幾年都沒有付酒錢。後來,他拿橘子皮在墻上畫了壹只鶴。“賓客來飲,惟拍手則鶴舞。”過了十幾年,辛家在那高聳的地方蓋了壹座樓,名叫黃鶴樓。到了唐代,武漢三鎮的酒吸引了許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贊美酒的詩句,如羅隱的《憶夏口》:“漢陽渡口是船,漢陽城下有許多酒樓。當年不醉,不夢有時重溫。”尤其是崔豪的詩《黃鶴樓》更是千古名篇,讓武漢酒在九洲更有名氣。宋代熙寧年間,鄂州酒類達五萬余種,《漢陽縣誌》載“李奇,字小源,漢陽酒稅”。宋代的甄、蘇軾、孔武忠、晁武俠、紀宗孟、楊子善,清代的、雷楚材、程東等都有詠懷武漢酒的詩。清朝末年,僅漢口就有100多家酒廠。據《漢口小誌》載,葉《漢口支竹詞》說:“壹般牌名壹般,價值略低。從現在開始謹慎買酒,紹興多是湖南的。高涵有壹百多方熱酒,解渴的人來櫃。”當時釀造的酒很多,如《湖北通誌》:“舊日五常酒最有名。當時的酒名有冰橙烤、桂花烤、佛手露、竹葉青、狀元紅、女貞子、百益、煤溜,都是武漢產的。還有雙米,陳老都用糯米,雙米配酒;它的名字如刺五加、玫瑰、木瓜、李子、綠等,在汾酒、九難、米酒中浸泡後,依然如故。”特別指出“漢粉”已經出來了,“與之接近的只有汾酒和九難。汾酒以高粱為原料,仿山西法,用大曲釀造。九難也是由高粱或大麥制成,其釀造專用於小曲。所以酒香清辣,汾酒口感醇厚,價格高壹倍。”《武昌府誌》還載:“劉,夏口人...康熙元年,高粱入藥釀酒,當時也叫漢汾酒”。以“天成瑞芳”最為著名。1915羅恒仁酒廠生產的高粱酒獲北京國貨展三等獎,德泰源酒廠生產的“漢汾酒”獲1929工商部* * *商品展壹等獎。1933年,康城棗酒廠、協康汾酒廠被列為中國近代工業史冊上的國家級名酒莊。1952年,武漢酒廠在老天成等幾家爛店的基礎上,繼續以傳統工藝生產漢汾酒。1962年,特漢汾酒在漢汾酒的基礎上投產。1984年,黃鶴樓改名。1992 Yi是當前工廠名稱。
該酒以優質高粱為原料,以大麥、豌豆為糖化發酵劑的清茬曲、紅心曲、火後曲為糖化發酵劑,在地面罐中分離發酵,石板密封,按量采摘,分級儲存,精心勾兌而成。
專用黃鶴樓酒清澈透明,具有典型的清香純正,入口醇厚甘甜,風味協調,回味清爽,飲用愉快爽口。酒精度分為39度、54度、62度三種,屬於清香型大曲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