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出生在壹個屬於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裏。
父系
①杜甫遠祖是晉代的杜預,京兆杜陵人,他文(左傳註解)武(率軍討伐東吳)雙全,無論學問還是事功都有相當了不起的成就。(杜預少子杜耽為晉、涼州刺史 杜耽孫杜遜遷至襄陽,任魏興太守,是襄陽杜氏始祖……)②曾祖杜依藝,曾作河南鞏縣縣令。(杜甫在這裏出生)
③祖父杜審言,壹位對五言律詩體裁做有貢獻的詩人。(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④父親,杜閑,奉天縣令。他的先祖從杜預以來就是“奉儒守官,未墜素業”,我家世代為官,信守儒家禮教,不是皇親國戚,也是官宦之後。
杜甫出生在壹個有悠久歷史的官宦之家,這樣的家庭有田產不必納租稅,男丁也不必服兵役,在社會裏享有很多封建特權。
據說遠祖杜預“以計代戰壹當萬”,他懂得法律、經濟、天算、工程,又是《左轉》的研究者,杜甫以是他的子孫而光榮。
杜審言自高自大、說他的文章超過屈原、宋玉,書法勝過王羲之。杜甫也多少受他的影響,壯年時,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堯舜上,在文學上把屈原、賈誼、曹植都不放在眼裏,不得不說有祖父的遺風。
母系
外祖母時李慎的次子義陽王李琮的女兒,義陽王李琮入獄,他的女兒(外祖母)天天來往獄中送飯;李琮的兒子行遠、行芳(杜甫2舅父)願意替哥哥去死。勤孝、死悌都薈萃在李琮的子女身上。
杜甫的童年杜甫很小的時候,母親去世,幼時寄養在洛陽二姑母家中。年幼時,姑母的兒子和杜甫同時染上嚴重的瘟疫,為照顧生病的杜甫,疏忽了自己的兒子,導致兒子夭亡。
杜甫幼時多病,但他生活在壹個健康的時代。經濟、交通、商業、手工業發達。國家門戶戶敞開,人民精神自信,接觸並吸納很多外來文化。
公孫大娘的劍器渾脫舞裏神韻以及所創造的世界,成為杜甫最早壹次難以忘卻的經歷。
因為生活安定,國富民強,到處流傳祥瑞出現的消息。如鳳凰。七歲時,杜甫開始寫詩,第壹首就作了壹首詠鳳凰的詩。九歲時,他就慣於書寫大字,臨摹虞世南的書法。
杜甫壹個病弱的兒童,他的精神和她的身體也隨著他所處的時代健康起來。
小時常駐洛陽,杜甫深受洛陽文化的影響,在他常常上樹折取梨棗的年齡,他的詩文就在洛陽嶄露頭角了。洛陽名士崔尚、魏啟心見了杜甫的作品,都為之驚賞,說他的出現無異於班固、楊雄再生。
724年,杜甫被當地的前輩引薦,有機會聽到了舉世聞名的李龜年的歌聲,也對他影響深遠。
二、吳越與齊趙的漫遊
1.漫遊
壹個讀書人在他青年時往往有壹段或長或短的漫遊時期。這漫遊被人渲染上壹層浪漫的色彩,正如李白所說的,“大丈夫必有四方之誌,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事實上,這種遠遊自有它物質上的原因,所謂“四方之誌”不外乎給自己的生活找出路。所以有人在考試以前,就走出家鄉,到人文薈萃的都市,用言語或詩文作自我的宣傳,結交有權威的人士。如果得到這類人的吹噓,讓社會上先知道自己的名字,然後再來考試,就比較容易及第了,因為壹般考官判斷的能力薄弱,他們的取舍往往以投考者的聲名為標準。
2.杜甫在公元731年~公元740年(20~29歲)的十年內做過兩次長期的漫遊,漫遊的區域是吳越和齊趙。
①第壹次漫遊:公元731年~735年(認識中國最美麗的山川美景)
杜甫沿水路(溝通黃河與淮水、淮水與長江的運河),經過淮陰、揚州,渡過長江,到了江南。此後他再也沒有重來江南。
漫遊江南的原因:
a.從江南乘船可以直達洛陽,這條水路成為運糧的要道,也是唐代統治者生活上最重要的命脈。
b.人事上:杜甫的叔父、姑丈在這壹帶地方作縣尉。
②公元735年:回到鞏縣故鄉,請求縣府保送,參加進士考試(在洛陽舉行),未取錄。
杜甫這年二十四歲,剛從吳越歸來,只是飽嘗了江南的山水,還沒有註意到現實的人生,自己由於勤苦好學能寫壹些詩文,便覺得不可壹世,把屈原、賈誼、曹植、劉楨這些古人都不放在眼裏。進士落第,對於那時的杜甫並不算什麽打擊,他在洛陽住了不久,便起始了他第二次的漫遊。
③第二次漫遊:公元736年~740年(打獵和唱歌)
杜甫後來用兩句詩形容他這次漫遊的情形:
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壯遊》)
杜甫能以裘馬清狂主要的條件是他的父親當時在兗州做司馬。
在此期間他寫出來他的詩集裏最早的詩:《登兗洲城樓》和《望嶽》。
三、與李白的會和
七四壹年,杜甫結束了十年漫遊,在洛陽和偃師中間偏北的首陽山下屍鄉亭附近開辟了幾間窯洞,作為他的住所,這就是他後來常常懷念的“屍鄉土室”和土婁莊。他時而住在首陽山下的窯洞裏,時而長期留在洛陽。也就是在洛陽,杜甫與李白相遇,當年李白已經四十四歲,杜甫三十三歲,這時杜甫的詩剛剛建立起自己的風格,而李白已經完成了不少的名篇。這兩位唐代最偉大的詩人的會和與此後結成的友情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
唐代數十年社會的富庶與交通的發達在詩歌裏漸漸養成壹種浪漫的風格。遊俠生活就成為詩歌裏的壹個新的主題。求仙也成為壹時的風氣。遊俠與求仙,在李白的壹生裏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種生活是浪漫的,又是與人民隔離的、個人主義的。他的詩歌比起當時壹般歌功頌德、討得統治集團的歡心的詩是壹個大進步、大解放。但這個進步和解放只停留在個人的浪漫主義的階段上。
在杜甫的詩集裏我們很少讀到關於遊俠與求仙的詩,這兩種生活他都很隔閡;可是只有在和李白在壹起的這個階段裏,他被李白的風采吸住了,他收到了他的影響,他看見了遊俠,他也親自去求仙訪道。這在他的壹生裏是壹段插曲。
那段時期。杜甫與李白約定壹起到梁州壹帶采折瑤草,渡過黃河,來到王屋山參拜道士華蓋君。在秋季,他們和高適遇在壹起,他們壹起呼鷹逐兔,在酒樓暢談痛飲,壹同度過了壹個浪漫而放蕩的秋天。不久,三人分別,高適南遊楚地,李白追求自己的求仙問道,而杜甫在這裏拜訪了北海太守李邕。
李邕因為自己的書法、文章和廣泛的交遊,在文藝界享有極大的名聲。他居住的巷子也常常被來訪者擁塞得水泄不通。李白曾經寫詩給李邕發牢騷“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杜甫卻在李邕那裏感受到無上的光榮,李邕與高傲的王瀚(以《涼州詞》聞名)都忘記了自己的盛名與高年。要與杜甫論文,與杜甫結鄰。
杜甫與李邕度過壹個快意的夏天後,到了兗州,又壹次在秋日與李白重逢,他寫出了這樣四句詩贈給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隨後又與李白壹起求仙問道。友情又增進了許多。這個時候李白雖然已經有了不少代表性的作品,可是杜甫對他的認識也還不夠。這是兩位詩人最後的會合,不久,杜甫西去長安,李白也準備重遊江東,臨別時李白送給杜甫壹首詩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從此石門路上的金樽沒有能夠“重開”,這兩個詩人就永久分手了。後來的李白在旅程中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杜甫的名字再也沒有出現在他的詩作中,可是壹往情深的杜甫,後來無論是在長安的書齋,或在秦州的客舍,都有思念李白的詩寫出來,而且思念的情緒壹次比壹次迫切,對李白的詩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在長安時說“白也詩無敵”,在秦州時說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在成都時說他“敏捷詩千首,飄零酒壹杯”。再也不說他的詩只像陰鏗了。
四、長安十年:
唐代的長安是壹座規模宏大的京城,到了天寶時期發展達到極點。
746年,杜甫來到長安,想謀得壹個官職。他的眼光沒有局限在這些耀眼的事物上,他還看到了統治集團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
這時的政治日趨腐化,唐玄宗終日沈溺聲色,驕奢無度,把壹切政權都交給了“口有蜜腹有劍”、嫉妒賢才的中書令李林甫。
747年,唐玄宗詔征文學藝術有壹技之長的人到京都就選,杜甫也參加了考試。但是李林甫擺布陰謀,應征的舉人沒有壹人及第。
杜甫為了維持生計,低聲下氣充作幾個貴族府邸中的“賓客”。除此之外,他還找了個副業,在山野采擷或在階前種植藥物,換取“藥價”。
751年,玄宗舉行了祭祀玄元皇帝、太廟和天地三大盛典,於是杜甫趁機寫成三篇《大禮賦》,得到玄宗的賞識,命待制在集賢院。李林甫又從中作祟,考試後永無下文。
754年,杜甫又接連進了兩篇賦,同時,還投詩給了他不尊重的權要,請他們援引。這時的杜甫,為了求得官職已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755年,杜甫在長安已整整九年,他被任河西縣尉,但他拒絕了這個任命,改就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十壹月,杜甫回奉先探視妻子,但他剛進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未滿周歲的幼兒餓死了。
等他再回到長安沒多久,安祿山就打到洛陽,他在長安淪陷前的壹個月離開了長安。
五、流亡
從755年十壹月到763年正月,持續了整整七年零三個月的安史之亂使唐代的政治、經濟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社會貧困壹天比壹天加深。面對此情此景,杜甫把自己的愛國愛民精神悉數融入了詩中。也是從此時開始,唐代的詩歌便有壹部分走上了現實主義的質樸的道路。
756年5月,杜甫帶領家人從奉先來到白水,借住於舅父崔頊(xū)的高齋中。此時白水以南的潼關由哥舒翰率兵扼守,杜甫對其相當信任。卻不料此時的哥舒翰早已疾病纏身,身心俱疲,士兵們也是食不果腹。果不其然,6月哥舒翰出關反擊潰敗,潼關失守,白水淪陷,杜甫便開始了流亡生活。
這次逃亡過於倉促,杜甫壹家人經歷了重重磨難,終於到達了同家窪友人孫宰的家中。他在此地休息了幾天,把家安置在了鄜(fū)州城北的羌村。由於長期的霪雨,附近三川山洪暴發,遠方的兵災,眼前的洪水,杜甫聽到的是萬家被難的哭聲。
杜甫逃亡期間,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杜甫把復興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8月只身北上,投奔靈武。此時,胡人勢力已膨脹到北方,杜甫北上路上被俘至長安。
後來肅宗派房琯率兵收復兩京,不料三路人馬悉數覆滅,胡人凱旋,在長安痛飲高歌,人民失望痛苦,杜甫在長安親眼見到此景,作詩《悲陳陶》、《悲青阪》。
杜甫困居長安期間,除去為國家焦愁,也時常懷念他的家屬。《月夜》《春望》等詩便作於此時。
757年年初,安祿山去世,肅宗南遷鳳翔,杜甫借此機會出逃鳳翔,被肅宗任命為左拾遺。恰逢宰相房琯被貶為太子少師,杜甫看到了房琯的少年盛名,卻忽視了他的崇尚虛名、好發議論、不切實際,不顧生死上疏援救房琯,激怒肅宗。
杜甫受任左拾遺期間,恪盡職守,履行諷諫、舉薦賢能的職責,但也因此得罪了肅宗,8月便命他離開鳳翔,回鄜州探親。回家路上杜甫對所見到的人民生活的淒涼感到唏噓,寫成名篇《北征》。
六、侍奉皇帝與走向人民
如果說第六章流亡重點交代了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所經歷的戰亂流離與短期任職,那麽本章則重點展現了杜甫在這壹時期的心路歷程。
“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汙”,杜甫被俘長安後,歷盡艱辛,投奔鳳翔,拜見肅宗。也正因此舉,肅宗任杜甫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從757年十壹月到758年六月,是杜甫在長安最後壹次居留。他與賈至、王維、岑參等人並肩出入,過著閑散的官吏生活。平靜的官僚生活將他的眼界限制在皇帝周圍,終日伺察龍顏,留下些許唱和詩和朝謁詩。但這些詩在杜甫的詩集裏毫無光彩,只顯得輕飄而悠揚,沒有重量。此時的他,大抵正如標題所言,不過是壹個侍奉皇帝的小心謹慎的官吏。
肅宗還京後,跟隨在側的房琯因崇尚虛名、好發議論、結黨營私、不理政務漸漸被肅宗嫌惡,左遷太子少師。杜甫上疏援救房琯,但措辭激烈觸怒肅宗,被貶華州。此後,他再也沒有回到長安。離開長安時,他心境淒涼,覺得自己好像被遺棄,但他並沒有意識到他離開了皇帝周圍的“氤氳香氣”,他從那方狹窄的天地裏解放出來了!他可以接近戰亂中的人民,認清時代的苦難,他可以走向人民,回到人民詩人的崗位上。
之後,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探親。途中,他與詩人孟雲卿相遇,同是現實主義詩人的他們宴飲終宵,壹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唐的詩人,推動了詩歌的進步與發展。回到洛陽時,杜甫看到故園花鳥依舊,但人煙斷絕,壹片荒蕪。觸景生情,他創作出大量真情實感的五言詩。壹首《洗兵車》,成為其中的“壓卷”。詩中,壹方面他站在民族的立場上,稱贊賢良之臣的不懈努力,堅信勝利終將到來,壹方面他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痛斥那些無功受祿的官僚,揭露朝廷的種種缺陷。
回到故園的第二年,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之戰爆發,唐軍大敗。杜甫也在此時從洛陽返回華州。離開天子腳下,離開皇帝的“天顏”,杜甫才真正看到了民生雕敝、外族侵淩的“大唐”。這壹路上充斥著紊亂與不安,他所接觸的皆是老翁老嫗、征夫怨婦,他看到的盡是在官吏殘酷驅使下無處申訴的痛苦。杜甫把他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人民的悲劇凝結成不朽的史詩—“三吏三別”。(《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此刻的他,大概也真如標題所言,真正,走向了人民。
七、隴右的邊警與艱險的山川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壹舉攻陷長安城,因戰爭致使人民流離失所,就連玄宗皇帝也被迫逃往四川。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為肅宗皇帝。困居長安的杜甫想方設法逃出長安投奔到皇帝的行宮鳳翔,被授為從八品的官員——左拾遺。杜甫在朝為官3個月,就因直言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759年七月他被迫辭去職位,在受到秦州友人贊公及從侄杜佐的邀請後,“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秦州雜詩》之壹),攜帶妻子弘農楊氏、兒子宗雄、宗武,小弟杜占,跟隨西去逃命的流民,離開鳳翔,翻越隴山,開始了他壹生中壹次最艱難的隴右之行。
杜甫攜家徒步翻越關山進入隴右,他路經張家川龍山鎮以後就到秦安縣的隴城,再經過隴城到達秦安,這才從秦安到達秦州。
歷史在公元759年是個拐點,經歷了社會動蕩後杜甫更加貧窮潦倒,輾轉在隴右投親訪友的壹年時光裏,生計瀕臨絕境,但是他手中的筆依然充滿了對蒼生和萬物的無限深情。杜甫***創作了118首詩歌,這些作品在他流傳下來的1400多首詩中顯得更加熠熠奪目,縱觀詩歌內容作品更加成熟。
《秦州雜詩》和《同谷七歌》裏的詩篇,壹字壹句匯集起來的感觸和湧動,不由得讓人觸景生情,內心為之壹撼。
這時他也寫了壹些懷念友人的詩。他寫詩寄給薛據和畢曜、高適和岑參、孟雲卿的詩友張彪、與房瑁同黨的賈至和嚴武。其中最為傑出的當然是懷念李白的幾篇。
杜甫在秦州期間因解決不了生計問題,走投無路時,人文自然景觀富集的秦州最終沒有留住詩聖,為了壹家人的生計大事,杜甫在收到同谷“佳主人”的書信邀請後,攜家眷於10月初離開秦州南赴同谷(今成縣),去追尋心中的“樂土”。
杜甫在同谷,住了壹個月左右,衣食問題仍未得解決。他對同谷山川懷有好感,但是和《發秦州》時的心情有所不同。從詩人留於後世的《同谷七歌》等詩句來看,杜甫在同谷的遭遇更加淒慘,在經歷了“短衣衫雪,歲拾橡栗”的饑寒後,“奈何迫物累,壹歲四行役”,十二月初壹從同谷再次出發(《發同谷》),舉家慕名前往想象中“充腸多薯芋,崖蜜亦易求”(《發秦州》)的同谷縣栗亭,即今徽縣栗川鄉壹帶。
杜甫在秦州生活困窘,衣食不能自給,聽說同谷可居,於是離開秦州到了同谷。
杜甫在初冬十月從秦州赴同谷,在同谷停留壹月左右,又在十二月壹日起程入蜀,年底到了成都。
這兩段路程都十分艱苦,他給每壹段路寫了十二首紀行詩,成為兩組,每組都有首有尾。
從這些紀行詩裏邊,我們看見詩人除去在饑寒裏堅持外,還得與兇險的山川搏鬥,走壹步克服壹步的艱難。
他寫這些詩,不只用了他的眼,更不只用了他的想象,最重要的是用了他的兩只腳;我們可以說,它們是杜甫腳踏實地壹步壹步走出來的,所以其中沒有空幻的高與奇,只有實際的驚和險。
在隴右生活的五個多月中,杜甫為我們留下了117首詩,不但數量甚豐,而且有些篇章在藝術上標誌著杜詩的最高成就。
而在杜甫的壹生,759年是他最艱苦的壹年,可是他這壹年的創作,尤其是‘三吏’、‘三別’,以及隴右的壹部分詩,卻達到最高的成就。這年他四十八歲。
八、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壹章描繪了杜甫在坎坷生涯中難得的安穩生活,詩風有歌詠自然的輕快,也有悲憫人民的沈重。
759年歲末到達蜀地成都,在城西七裏浣花溪畔找到壹塊空地,經過親戚朋友的幫助。兩三個月的修葺,浣花草堂終於落成,這個小小的簡陋之所,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
草堂歲月大概是杜甫比較愉快的壹個時期了,天府之國,物產富饒,民風淳樸,在三月能寫出“微風燕子斜”,在五月能寫下“枇杷對對香”;在白天“仰面貪看鳥”,在晚上聽春雨“隨風潛入夜”。眼前有佳景,身邊有摯友,在蜀地當官的高適和嚴武,常來草堂做客。之前長安十年和流亡時期的詩人,在成都終於能喘上壹口氣了。但杜甫沒有因此而忘記了苦難,苦難也沒有因此遠離詩人,他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真正的高尚之士才能發出的呼喊。在自己風雨飄搖之際,願舍身為天下求安穩,這不正是幾百年後範仲淹在嶽陽樓上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表述嗎?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好友嚴武僅在成都呆了不到壹年,就被召回京城,這壹年,杜甫已經是51歲的白頭翁了,他擔心壹別永別,便執意送到綿州,不想卻遭遇成都叛亂,妻子分散,音訊斷絕,他不得已再次流亡。安史之亂還殘留壹絲氣息,恐怖和動亂仍在,這個五十壹歲的詩人,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前往梓州,他獨自壹人,在東川的山中行走,壹路走,壹路寫下這戰亂,以詩的形式書寫歷史,反倒比史書更真實更深刻。
九、再度流亡
公元761-764年,蜀中甚至國內局面混亂,杜甫為了維持眼前的生活,再度開始了流亡。杜甫在這時期,衣食無著,生計完全依靠那些“邊頭公卿”。這些使君、縣令只知道杜甫能詩能文,懂得壹些藥理,用到他時,便“肥酒大肉”相邀,讓他陪宴寫詩。因此他酒肉之外,並沒有真摯的情誼,所以沒有壹個地方能允許他作久住的打算。他壹方面懷念成都的草堂,壹方面又做東遊的計劃。
762年秋成都事變,杜甫從綿州倉皇跑到梓州,晚秋時壹度到成都,把妻子接單梓州並得知草堂沒有遭到破壞。這年十壹月杜甫還曾南遊射洪通泉,懷著向往的心情去往射洪縣訪問陳子昂的故居。
763年晚春杜甫從梓州送朋友到綿州,又從綿州到漢州,可是房琯已經離開漢州往長安去了。房琯走到閬州,因病不能前進,死在僧舍裏。杜甫又在九月從梓州趕到閬州,吊唁這位與他的政治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同鄉知己。祭完房琯,得知女兒生病,回到梓州。
763年十壹月杜甫計劃到江南去,由於杜甫的小心侍奉,梓州刺史章彜替他籌劃了旅費。除了為他餞行外,還把梓中的特產桃竹杖贈給他。
? 764年初春杜甫攜帶妻子到閬州,以便從閬水入西漢水至渝州東下。這時由於嚴武的推薦,政府召杜甫為京兆功曹,他因東遊計劃已定,只好拒絕。但當他向各方面寄詩辭行,正要起身時,嚴武又被任命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他聽到這個消息“殊方又喜故人來”,成都草堂又在他心中增加了分量,致使他立即放棄既定的行程,走到房琯墳前和舊友訣別後。在暮春三月,他率領妻子回到成都。
十、再回草堂,開始幕府生活
嚴武第壹次入蜀時,就邀請過杜甫入幕府,但被杜甫婉拒,“懶性從來水竹居”、“幽棲真釣錦江魚”。第壹次是杜甫先來成都,並非是來投靠嚴武,而再次回成都,則擺明了是由於嚴武歸來的原因。因此,嚴武再入蜀後,邀請杜甫,杜甫便不好拒絕。而壹旦成為嚴武的下屬後,疏散的田園生活便結束了,杜甫又成了昔日華州任上整日迫於處理文書的小官吏。
廣德二年(764)三月,杜甫入嚴武幕府。嚴武上書,表奏杜甫為節度使參謀、校檢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杜甫由此又被稱為杜工部。節度使參謀歸節度使管理、任命、給俸,校檢工部員外郎屬於榮譽官職,不是真的去工部做事,屬於從六品上。唐制,五品以上賜緋衣、魚袋。故對杜甫賜緋、魚袋屬於恩上加恩。嚴武為杜甫奏請官職,壹方面是出於私交願意提攜杜甫,另壹方面也是彼時的幕府風氣——各節度使為了籠絡人才,競相為屬下加官。朝廷不耗費任何資費,授予這類空職,也算順水人情。
盡管“加官晉爵”,杜甫的幕府生活卻不順暢。當年秋天,杜甫即後悔入幕,“胡為來幕下,只合在舟中”。與同事多有不協,“平地專欹倒,分曹失異同”;每日上班多辛勞,“曉入朱扉啟,昏歸畫角終”;不自在,“束縛酬知己,蹉跎效小忠”;感覺如鳥入樊籠,“信然龜觸網,直作鳥窺籠”,思念江湖山藪。
永泰元年(765)正月三日,杜甫正式辭職回浣花溪草堂,不久便獲高適辭世的兇信。三年前,王維去世;兩年前,房琯駕鶴;壹年前,鄭虔逝於臺州、蘇源明餓斃於長安;李白生死未蔔,杳無音信,悵然回顧,真是“獨步詩名在,只令故舊傷”,杜甫自感老邁羸弱,“瘧病餐巴水,瘡痍老蜀都”,故鄉遠在他方,“飄零迷哭處,天地日榛蕪”。四月,嚴武暴卒。成都沒有什麽再值得留戀的,也無人可依托,杜甫留下壹直跟他“壹歲四行役”從洛陽到華州、到秦州、到同谷、入成都的幼弟杜占看守草堂,帶領家人準備通過水路返鄉。杜甫自從760年春在浣花溪畔建築草堂到這時只有五年半的歲月,再減去梓州、閬州的壹年又九個月,他在草堂的居留還不滿四年,但他卻使這壹片地方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壹塊聖地。
十壹、夔府孤城
766年-768年,夔州。
柏茂琳任夔州刺都督,給杜甫許多幫助。他在東瀼溪租的公田耕種(東屯柑林)。柏茂琳將西瀼溪的四十畝柑林贈給他(瀼溪草屋)。
杜甫用竹筒引山泉,養雞,立雞柵,下了壹番布置的功夫。
夔州是山城,杜甫用驚險的文字描畫它們。他歌詠山川和人民,還有充裕的時間回憶他的青年時代。
此時,他的詩也有壹些變化。長安時代以來,他極力避免庸俗;在草堂的生活較為清閑,對美麗的自然界信口成章,將壹部分精力用在雕琢自句,音律上。
此時,耕種著公田,培植著柑林,他的生活可以維持了,但並沒有忽略周圍窮苦的聲音。
杜甫在夔州,身體時好時壞,兩年內寫下四百三十多篇詩,占全集的七分之二,是壹個豐富的創作時期。但由於生活的限制,在內容和思想上比起過去的作品都略有遜色。
杜甫渴望國家統壹。代宗生日,節度使入朝祝壽,他壹時興奮,寫詩。同聞所收禮物都是從百姓手中搜刮的,他再寫詩。批評朝廷對吐蕃的政策。杜甫還不忘窮苦百姓。他寫詩勸告居住在瀼溪草屋的吳某,善待草屋邊無食無兒的鄰居。
十二、悲劇的結局
杜甫因為夔州氣候惡劣,朋友稀少,生活雖然可以維持,也不想久住。收到弟弟杜觀的來信後,更增加了他出峽的念頭。行前,他將柑林贈給吳某。
原本要留居繁華的荊州數日再北歸長安或沿江東下。但剛到荊州,商州兵馬叛變,商於地區陷入混亂狀態,加上吐蕃進攻鳳翔,長安受到威脅,於是放棄北歸。但江東的弟弟和姑母久無消息,只得留在荊州。本想得到朋友的幫助,實際卻十分有限,生活壹天比壹天惡劣,身體也壹天天更為衰老,在幕府中受盡冷淡。
晚秋時,遷居公安。杜甫此時已是無路可走,詩歌也到最後壹個階段。雖然如此,他並沒有放棄詩人的責任,反映人民的生活。
公安不久也發生變亂,隨後他從嶽州乘船到衡陽。本想投靠衡州刺史韋之晉,不料韋已改任,不久死去。
他離開衡州,來到潭州,船成了他的家。他殘廢多病,有時靠擺設藥攤維生。蘇渙拜訪,誦詩。後倆人壹起逃出潭州。杜甫不但欽佩他的詩,還驚嘆他的為人。在杜甫晚年,與之周旋的都是壹些庸俗的官吏,蘇渙的出現至少可以給他壹些爽朗的感覺。
潭州病變,他不得不攜帶妻子南下,又到了衡州,計劃南下郴州,投奔舅父。遇見江水大漲,無法前進,只得北上,預備回長安。但貧窮與疾病使他沒有走出湘江的能力。
770年,死於湘江舟中,家人無力安葬,厝在嶽州。813年,孫子杜嗣業搬運到偃師,葬在杜審言墓旁。
杜甫是壹個官僚家庭出身、受儒家影響很深的人,他在當時不可能懷疑封建體系,對皇帝的存在意義也不會有疑問。在這種矛盾的情況中,他對於皇帝,時而諷喻,時而抱有無限希望,時而感到極大失望。懷著傷感的心情,他始終不曾逃避現實,直到死亡的前夕他還念念不忘國家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