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絲綢之路上有哪些冰道?

絲綢之路上有哪些冰道?

絲綢之路上有壹條著名的冰路,名叫穆紮特冰川谷路,這條路穿過著名的穆紮特冰川。

穆紮特冰川面積131平方公裏,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大型冰川之壹。它位於中國天山西段哈雷克陶山的最西端。2000多年來,它的名聲就像古絲綢之路壹樣,久久不會被人遺忘。

人們對冰川如此陌生,為什麽穆紮特冰川卻成了天之驕子,名揚四海?原來,在千千東西綿延數米的天山,就像壹個高不可攀的屏風,隔斷了新疆南北的交流。天山山脈遍布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陡峭筆直,峰巒插天。只是在南北穆紮特河的分水嶺處,地勢略凹。所以,很久以前,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不顧艱難險阻,開辟了壹條沿著穆紮特峽谷,穿過穆紮特冰川的交通路線,這就是穆紮特冰川峽谷路。

絲綢之路有三條路:南、中、北。南路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至印度洋沿岸,中國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北緣至波斯灣沿岸,北路沿天山北麓穿過中亞至東羅馬帝國。中島和北島之間,有天山屏障,難以維持。穆紮特冰川谷路,就像銀河上的鵲橋,連接著北路和中路,因此成為古絲路上唯壹的捷徑。穆紮特冰川就是沿著這條路聞名於世的。

木紮特冰川谷公路起於南疆溫宿縣克孜布拉克,止於北疆昭蘇縣夏塔,全長120km。山谷路幾乎荒蕪,滿目瘡痍,經常有霧有雪,以險和難著稱。最驚險的路段是從穆紮特冰川到子木大阪的路段。該路段穿越冰川,全長12km。子木在維吾爾語中是冰的意思,大阪是山口的意思,子木大阪是冰的山口。這個由冰雪構成的山口,在它的北面,與穆紮特冰川相連。由於冰川上冰面崎嶇,冰縫縱橫交錯,冰湖和冰河縱橫交錯,冰崩和雪崩時有發生,人們在行走時必須格外小心,以免發生意外。而且冰川上還有高達60米的冰瀑,巍然聳立。路人只能靠人造冰臺階壹步壹步往上爬。壹不小心就會滑倒摔成碎片。冰崖下堆積的人骨和獸骨就是其危險性的見證。

奮鬥就要有犧牲。雖然這條冰川谷路無情地吞噬了很多人的生命。但畢竟是古代新疆西部唯壹壹條直接連通天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因此,西方國家派往中國和中國派往中亞國家的商人、遊客、軍隊甚至使節壹度絡繹不絕地經過穆紮特冰川。

這條極其危險的冰雪大道是什麽時候開通的,在新疆地方誌中是查不出來的。我們只能從散落的壹堆舊紙中找到壹些線索。

據《漢書》記載,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第二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率領隨行人員300余人和近萬頭牛羊,經過木紮特冰川谷道,才到達伊犁河畔的烏孫國。當時烏孫有1.2萬戶,63萬人,盛產良馬。烏孫馬中,暗紅色的叫李鴻,俗名赤兔。三國時關雲長騎的馬就是這種烏孫馬。

公元前105年,烏孫王獵驕驕,派遣特使到長安,並獻上漢武帝烏孫1000匹馬作為聘禮,要求親盟。漢武帝同意將江都王劉簡的女兒西君公主嫁給烏孫王。西君公主的車隊也經過了穆紮特冰川谷路,才抵達烏孫嫁給傲慢的獵人。西君公主是我國歷史上第壹位公主。她為各民族的團結和友誼做出了巨大貢獻。

至於率領千軍萬馬穿越木紮特冰川的人,漢朝也有不少。最著名的是漢朝派駐西域的副司令保護陳湯。當時有壹個匈奴首領叫知止·山雨,他殺了漢朝的使臣,遷到康居(大約在現在的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頻繁入侵烏孫。公元前36年,漢元帝命陳湯率領西域各國軍隊四萬余人抗擊匈奴。《韓曙》記載,陳湯的軍隊“分六派,第三派自南島,過青嶺,過大灣;三校皆自取,至溫宿縣(今阿克蘇),從北路(指穆紮特山谷紅巖之谷)入顧遲,過烏孫。”陳唐親自帶領三校穿越穆紮特冰川,就當時的條件而言,的確是壹大壯舉。

從以上史料來看,至少可以說,木劄特冰川谷道自漢代以來就是我國西部邊疆的重要交通幹線。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木紮特冰川之旅的危險的生動描述。

妳讀過童話《西遊記》。這是壹個關於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在我國歷史上,唐僧是壹個真實的人,名叫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徒。629年秋,玄奘離開長安去印度取經。他穿過河西走廊,經過高昌(今吐魯番)到達屈直(今新疆南部的庫車)。屈直國王熱情款待了玄奘,臨走時,還為他配備了壹名向導和壹匹馱馬。玄奘繼續西行,到了巴洛加國(今阿克蘇),再從這裏北上,經過木紮特冰川谷道,前往中亞,然後到達印度。木紮特的冰川谷道,在玄奘的徒弟所編的《大唐西域記》中有過生動的描述。書上說,山谷裏全是雪,春夏還凍著。雖然冰川偶爾會在白天融化,但融化的水很快又會結冰。沿途經過的地方陡峭崎嶇,經常有刺骨的寒風吹來。冰川上有時會發生雪崩和冰崩,仿佛壹條兇猛的龍發怒了,沒人敢去招惹它。行人經過這裏時不要大聲喧嘩,否則災難馬上就會發生。當時狂風怒吼,飛沙走石把人吹倒,很難活著離開。

玄奘的另壹位弟子回鶻,後來寫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玄奘壹行穿越穆紮特冰川有了更生動的描述。書上說,在穆紮特冰川上,道路非常崎嶇,攀爬和跋涉都非常困難。另外,經常刮風下雪,雖然我穿了厚厚的衣服,但還是凍得瑟瑟發抖。我想找壹個吃飯睡覺的地方,但是找不到,甚至沒有幹燥的地方可以落腳。我只能把鍋架起來做飯,把冰川的冰面當床睡。走了七天,大家才得以離開冰川,走出大山。玄奘弟子及隨行人員中,10人有三四人餓死凍死在冰川上,牲畜、牛、馬死亡人數更多。

到了唐朝,中國的統治勢力達到了中亞。西域四大名鎮之壹的碎葉城,位於今楚河上遊、伊塞克湖西北的托克馬克市。從南疆到中亞的商旅人士都知道,穆紮特冰川谷路很難穿越,但走這條冰路可以得到唐朝政治勢力的保護,所以幾乎所有人都選擇這條路。中國偉大詩人李白出生於碎葉,年輕時隨父定居四川江油,也走過木紮特冰川谷路。雖然他沒有留下任何關於木紮特冰川的記述,但天山和木紮特冰川的景色卻在他的記憶中留存了很長時間,於是他後來寫下了“明月自天山舉,在雲海無限煙靄中”“天山五月雪,無花而寒”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繼李白之後,另壹位旅行家杜歡,在天寶年間與唐朝名將高仙芝西征,寫了壹部《京杭集》。當他在書中描述穆紮特冰川谷路時,他說,“向北旅行了幾天,我在雪海度過了時光。它的海在山裏,春天和夏天經常下雨和下雪,所以它被稱為雪海。中間有壹條小路,路的旁邊經常有冰,嵌在萬仞裏,翻下去的人不知道在哪裏。”

到了清代,中國在伊犁建立了伊犁將軍府,成為新疆和中亞的軍事政治中心,穆紮特冰川谷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為此,清政府在谷道沿岸設置了七個軍事平臺。它們的名字是沙圖·阿曼臺、阿東·劉爾臺、嘎卡哈爾臺、塔木·哈塔斯、胡·斯圖托臺、圖巴拉特臺、約霍·洛臺。塔穆哈塔斯位於穆紮特冰川的末端附近。

為了保持這條冰川谷道的暢通,清政府還派出勞工修路。1760年,大臣舒合德起兵清廷:“離木蘇爾嶺(即木紮特河分水嶺)有四十余裏行者,有二裏冰石,皆是冰山。滑動是不可行的。每天派十個人回來鑿路。”乾隆皇帝親自批示:“穆薩嶺為要道,堅冰難削。十個人的力量恐怕不夠。舒赫德派了更多的人來修路。”後來,Shuhed將道路維護人員增加到120。1816,還有70個護路員。

清代描述穆紮特冰川谷道的文獻很多,其中比較有價值的有春原的《回疆風俗》、許嵩的《西域水道》、秋蘋的《淩冰之旅》、沙克都林紮布的《南疆劃界日記》等。這些作品的作者都曾親身經過穆紮特冰川,並詳細描述了冰川之旅的艱險和壯美。但是,妳有沒有想過,在那條極其危險的冰川上,1000多年前,其實有壹場著名的綠嶺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