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題我會!《蟬》這首詩意思是:
蟬垂下像帽纓壹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原文: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註釋:
垂緌(ruí):低垂著觸須。緌,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像下垂的冠纓,故稱“垂緌”。
飲清露: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
流響:傳播響聲,亦指傳出的聲響。此處指蟬長鳴不止。
疏桐:繁茂而枝幹分披的梧桐。疏,扶疏。
居高:指棲息在高處,語意雙關。
藉(jiè):憑借,依靠。
秋風:暗指帝王的權勢。
作者簡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壹。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壹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於他,故字伯施。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曾賜爵永興縣子,授銀青光祿大夫,世因稱“虞秘監”或“虞永興”。能文辭,工書法。編有《北堂書鈔》壹百六十卷。《全唐詩》存其詩壹卷。
創作背景:
虞世南性格沈靜,壹直與世無爭,在隋朝時沒有展露才華,進入唐朝後,由於他的性格和處世原則,讓他沒有卷入武則天和唐中宗的權力爭鬥,最終在唐太宗時期,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才華,逐漸得到了重用和提拔,成為了唐太宗的重要幕僚之壹。
賞析:
詩人筆下的蟬是人格化了的蟬。三、四句借蟬抒情: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壹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壹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壹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壹,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壹“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壹“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壹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壹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壹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壹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裏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壹正壹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壹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壹語破的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