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加爾文註釋聖靈保守到底的救恩之樂 《詩51:7-12》

加爾文註釋聖靈保守到底的救恩之樂 《詩51:7-12》

7 求妳用牛膝草潔凈我,我就幹凈;求妳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7. Thou shalt purge me with hyssop, and I shall be clean; thou shalt wash me, and I shall be whiter than the snow.

詩人再次祈求赦罪,足見內心對之渴求之切;他特別提到了牛膝草——盡管大衛並不滿足於外在記號,也不以之為信靠對象,卻知道所有律法的禮儀都有其重要的設立目的;祭物是上帝恩典的印記。因此,大衛急不可耐地尋求與上帝和好的確據;我們亦如此,當我們的信心軟弱搖擺,就當向神尋求確證。大衛在這裏祈求的無外乎是上帝最終要在他生命中成就的,是他在教會與百姓面前藉著外在禮儀所指向的實質;他在此為我們樹立了效法的榜樣。毫無疑問,基督的寶血是我們仰望的、代贖我們之罪的;然而我們是具備感官的受造物,我們用眼睛來看,用手來舉;只有藉著外在記號的安慰,我們才能完全、確切地得到。因此經文裏的牛膝草就是我們所說的律法中的記號,藉此比喻我們的罪被洗除,我們得著了神的喜悅。自然,也毋需多言,聖靈特別的工作才是最我們內在的良心裏藉著基督寶血作工,洗去我們的罪疚感,將我們確實地帶到上帝的寶座前。

8 求妳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妳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9 求妳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壹切的罪孽。 8. Make me to hear joy and gladness; and the bones which thou hast broken shall rejoice. 9. Hide thy face from my sins, and blot out all mine iniquities.

接下去的兩節經文,詩人繼續禱告祈求上帝的安慰。有人認為歡喜快樂的聲音是指祈求差派先知來確認自己罪得赦免,這樣的解釋過於狹隘了;大衛的禱告只是尋求壹般性的確認,想知道神已赦免了他。當他說起自己壓傷的骨頭得以踴躍,是指自己痛苦以極,如今大為緩解。上帝的喜樂重新激醒了他的靈魂;他聽到了這歡喜快樂的聲音,因為唯有上帝的話語能夠開始有效地使罪人的心雀躍。離開上帝的應許,任何的平安都是虛假或不牢靠的。有些人或許可以靠著自己暫時脫離良心的恐懼,他們卻遠離真正內在的安慰。即使有人在麻木中自覺安穩,然而任何真正敬畏上帝之人永遠不會滿足於這樣的狀態。大衛尋求的歡喜快樂是來自對神話語的聆聽,因神在他的話語中應許要赦免我們的罪責,要喜悅我們——信徒在地上的天路歷程中無論處於何種恐懼、危險或壓力之中,唯獨他的話語是信徒前行的支撐,因喜樂的靈必與信心相伴。第9節說,求上帝掩面不看我們的罪,這表示他已赦免了這罪——其後的經文解釋了這壹點:塗抹我壹切的罪孽。這表明,上帝願意忘記我們的罪,他的審判就來自他甘心樂意地作為;這也表明,我們罪得洗凈是來自珍貴的赦罪。大衛重復這壹點,我們也重復這壹點,這表明大衛壹再祈求上帝的慈悲是因著自己原本的憂傷如此之大,他想尋求的赦罪與自己犯下的罪孽極不相稱。壹個人求罪得赦免的禱告若只是流於形式,則表明他並不認識罪的可怕。所羅門說:“常存敬畏的, 便為有福; 心存剛硬的, 必陷在禍患裏。”(箴28:14)

有人會提問,既然大衛已經從拿單口裏得知自己的罪得赦免(撒下12:13),他為何還要如此請辭迫切地祈求?為何他不相信拿單所說的赦罪?抑或是大衛又壹次惹神忿怒,不相信先知的話語?我們知道上帝不會按著我們的要求,在祈求赦罪時特意差遣天使告知我們結果。基督不是說,門徒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嗎(約20:23)?使徒不是宣告,他們是基督的使者,替基督求我們與神和好嗎(林後5:20)?有爭議說,大衛在這裏似乎顯得小信,對於拿單的宣告顯得信心不足。對此難題有兩種解釋。壹種解釋是,我們不能認為拿單立即就讓大衛知道上帝已經願意與之和好;我們知道,聖經所記載的事情並不壹定按照嚴格的時間順序;情況很可能是,神使大衛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陷入罪的痛苦,使之更深謙卑下來;大衛在詩篇中極力呼求之時,可能還沒有得到赦罪的確據。另壹種解釋是,大衛因著先知的宣告而大得安慰,卻不影響他不時回顧自己的罪惡,再次思想恩典的冠冕。無論上帝給予我們多少豐盛與自由的憐憫,從我們的角度而言,也當常常思想自己的行為如何羞辱了上帝的名,且為之憂傷不已。當我們的信心軟弱,壹時無法全然明白上帝的憐憫;因此,大衛壹而再、再而三地祈求上帝的赦罪也非出奇之事。事實上,若非我們已經確信上帝與我們和好,我們是無法合宜地作出求赦的禱告的。誰能不確知神的父愛而來到他面前開口?很明顯,因我們對上帝恩典的確信並不是持續的,我們第壹要求的總是赦罪,我們也不斷重復祈求他的饒恕。 為證明這壹點,加爾文引用了主禱文 。主禱文的開始便是稱上帝為我們的父,後面又有赦免我們罪債的內容。上帝的赦罪是充分而完全的;然而我們的信心並不總能全然領受他的良善,我們總是壹點壹滴地領受。這是因為我們的信心不堅固,我們總是重復某些祈求;我們如此祈求不是因為確信這麽做能夠逐漸使上帝的心柔和而給予同情,只是因為我們得確據的過程 艱難緩慢 。大衛在此處特別提到了牛膝草洗凈我們的罪,我們當明白,我們每壹次求赦罪的禱告都應當直接引向基督的獻祭——他使我們與上帝和好。保羅說:“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來9:22)”而在舊約中的這些預表所指向的,都是將來的基督。如果罪人想要尋求憐憫,則必須仰望基督——他洗盡世人罪孽;同時,又藉著洗禮與聖餐確認信心;因為想象不滿足上帝——全地的審判者——的公義而而得到他的喜悅,這是徒然的。

10 神啊,求妳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或譯:堅定)的靈。11 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妳的面;不要從我收回妳的聖靈。12求妳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10. Create in me a clean heart, O God! and renew a right spirit 268 in my inward parts. 11. Cast me not away from thy presence, and take not the Spirit of thy holiness from me. 12. Restore unto me the joy of thy salvation, and uphold me with a free spirit.

大衛祈求了赦罪,又祈求重得聖靈的恩典。這兩個祈求彼此分別,有時候卻交織在壹起。話題從赦罪之恩到成聖;對此,大衛自然是以甚為急切的心祈求,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失去了聖靈的恩典——事實上,在很大程度上,他確實失去了。大衛用了“造”壹詞,表明他深知除了神跡之外無可使他改變,亦表明 悔改乃是上帝的恩賜 。智者學派(Sphists)認為人需要神明的靈來幫助,認為人悔改的前後都需要恩典的幫助;然而卻將中間地帶留給人的自由意誌,他們這是掠奪了上帝的榮耀。大衛在這裏將上帝的作為描述為以壹種超自然的方式更新人的心——概括為新造。

大衛重新得到了聖靈,他祈求神能夠以正直的靈來更新他。“造”表明,大衛承認我們完全是領受上帝的恩典——無論是首次的重生,還是將來的跌倒與重建。他說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心與靈如此軟弱以至需要神的幫助,更是說人必須與神聯合才能保守其純正敬虔。以此證明我們的全然敗壞——若不然,大衛不會在這裏用“賜”、“造”等字眼來描述。

隨後的經文中,大衛又作了相同的祈求,並將赦罪與享受聖靈聯系在壹起。如果上帝與我們和好,他會帶領我們重新被聖靈接納。這是他對自己兒女之愛,用他自己的靈祝福他們;大衛表明,當自己禱告祈求能夠持續被聖靈得著,他就感受到了這愛。這節經文表明,即使許多恩典暫時模糊不清,他卻 從來沒有 完全失落。這也確證大衛從來沒有徹底喪失先前的榮耀,盡管看起來似乎是失去了壹個君王應有的信譽,即沒有按著律法執行宗教禮儀,制約個人行為。他壹度陷入了麻木昏睡,卻不至“存邪僻的心”(羅1:28)。很明顯,先知拿單的話之所以輕而易舉地對大衛起當頭棒喝之效,是因為他靈裏的敬虔並沒有完全失喪。誠然如他禱告,他需要被更新,然而對更新壹詞的理解是有邊界的。我們現在堅持的壹條重要真理即是與此有關——許多人輕率地抱有壹種錯誤觀點,認為選民會因為犯了致死的罪而徹底失去聖靈,從而與上帝隔絕——事實上,真理與此相反:彼得清楚地告訴我們,“妳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彼前1:23)”;約翰也明確地告訴我們,選民會得蒙保守(約壹3:9)。無論他們壹度怎樣地失去與上帝的連接,即使看起來似乎已經湮滅了所有的星火,恩典也必將在他們靈裏重燃。這裏也不是說,大衛似乎害怕自己會被收回聖靈。對聖徒而言,當他們陷入罪中,很自然地會這麽想,生怕自己所行的會使自己失去上帝的恩典,為此焦慮不已。然而聖徒亦有責任堅信恩典是上帝不可壞的種子,壹旦種在人心就不會失去。這就是大衛所表達的。盡管他壹時處於畏懼,卻因自己是上帝的孩子,確知按著公義所得的就不會失去,且為此得著安息。

求妳使我仍得救恩之樂——大衛在重得來自上帝的平安之前,內心無法抑制憂傷。大衛壹再呼求,這與那些陷在罪中卻不以為然的人完全不同。後面壹句經文"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與前壹句“不要從我收回妳的聖靈”對應——這裏的用詞文法略有模糊之處,因此有人認為最後這句是指聖靈,有人認為是指人(大衛)的情感意念。加爾文在這裏作了希伯來文法分析,認為這裏指的是人的情感意念,而非特指聖靈(不過,加爾文認為爭議的兩種觀點差別不大,不影響經文所表達的含義)。另有爭論是“樂意的(free)”壹詞的翻譯:加爾文傾向於譯成free,意思為‘deal liberally’. 有觀點認為這裏的free spirit應被譯為特指君王的意誌;誠然,大衛是君王,應當有這樣的情感意誌,然而加爾文認為此處經文仍然應當取廣義的free spirit之意,表達大衛在良心收捆綁之後經歷罪責重擔脫落,祈求歡喜、樂意(自由?)的靈。他知道,這貴重無比的得著只能通過神的恩典才能重新獲得。

Source:?09.xvii.iv.html

譯者:S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