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天津卷語文答案
壹、(12分,每小題3分)
1.D 2.A 3.C 4.A
二、(18分,每小題3分)
5.C 6.D 7.C 8.B 9.D 10.C
三、(12分,每小題3分)
11.B 12.A 13.B 14.C
四、(18分)
15.(8分)
⑴等到壹年,朝廷的臣子餓的面有黑黃色。這是什麽緣故呢?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子能這樣做。
⑵有利於別人的人,別人也跟這做有利於他的事;憎惡別人的人,別人也跟著憎惡他。
⑶這有什麽困難呢,只不過是君王不用這樣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這樣的方法行事的緣故。
16.(5分)
⑴"遍"字表現松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⑵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閑適的心情。
17.(5分)
⑴①多於在庚之粟粒子 多於周身之帛縷 ②蜀道難 可以橫絕峨眉巔 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⑵①讒陷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②雨霖鈴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五、(18分)
18.(4分) 繞樓穿窗而過的飛天 邁著舞步的馬 美麗的菩薩 童子媳戲圖
壹筆壹畫抄出的經書 頂天立地的佛像
19.(4分)用實物來記錄歷史,再現了千年前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
20.(6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將靜態畫面賦予動態美,表現了對生命的張揚和自由的渴望。
21.(4分) B D
六、(12分)
22.(3分) " " 、-- 《 》" " 。
23.(4分)⑴功虧壹簣 ⑵越俎代庖 ⑶蔚然成風 ⑷淋漓盡致
24.(5)表意完整 修辭手法 某種感悟 文采
七、(60分)
25.(60分)略
2. 2008年高考語文天津卷答案與解析.cn/zthb085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壹考試(天津卷)語文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1至6頁,第Ⅱ卷7至12頁。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壹並交回。
?第Ⅰ卷?註意事項: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科目塗寫在答題卡上,並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幹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
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3.本卷***14小題,每小題3分,***42分。壹、(12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壹組是A.悶(mēn)熱 鐫(juān)刻 通緝(jí) 鹹與(yù)維新 寧缺毋(wú)濫B.生肖(xiāo) 克(kē)扣 梵(fàn)文 混(hún)水摸魚 方枘(ruì)圓鑿C.嘈(cāo)雜 繃(běng)臉 訂(dìng)正 歃(shà)血為盟 徇(xún)私舞弊D.卓(zhuó)越 坍圮(pǐ) 拮據(jū) 自作(zuò)自受 桀(jié)驁不馴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壹組是A.文身 詭譎 流金鑠石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B.橋礅 碑帖 原物璧還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C.簡練 寬宥 犯而不較 萬壑爭流,千崖競秀?D.更叠 歆享 濯汙揚清 明槍易躲,暗劍難防3.下列各句橫線處應填入的詞句,最恰當的壹組是①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壹倍增其哀樂”,詩人筆下的“ ”就是以樂景寫哀情的典型。
②我們演講時往往先說壹番幽默風趣的“閑話”,以激發聽眾興趣,為與聽眾的交流營造良好的環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產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氣氛 兩全其美?B.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氣氛 壹舉兩得?C.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氛圍 壹舉兩得? D.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氛圍 兩全其美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壹句是A.公民美德是社會公民個體在參與社會公***生活實踐中,應具備的社會公***倫理品質或實際顯示出的具有公***示範性意義的社會美德。B.我們壹定能在奧運之際展現出古老文明大國的風範,那時我們的城市不僅會變得更加美麗,每壹個人也會更講文明。
C.壹些房產中介表示了同樣的擔心,他們認為購房者壹定要考慮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條件,不可盲目跟風。D.為慶祝戛納電影節60華誕,電影節組委會特別邀請了曾經摘取過戛納金棕櫚獎的35位導演,每人拍攝壹部3分鐘的紀念短片。
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綠色經濟是壹種新經濟,它既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又是人類創造綠色財富的經濟。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綠色經濟包括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分配、綠色消費。綠色經濟以高科技為手段,壹方面通過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綠色產品極大地占有市場,成為經濟生活中的主導部分,使廣大低收入者能夠買得起綠色產品,實現社會公平;另壹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資源承載能力的範圍內,把技術進步限定在有利於人類、有利於人類與大自然相互關系的軌道上,使社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過程不損害環境與人的健康,即按照人類生活或生存的方式來求得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綠色經濟不僅包含生態文明和循環經濟的內容,同時還追求以最小的資源耗費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在綠色、健康的基礎上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綠色經濟以人為本,其主旨是服務於人的需要和發民,它兼顧了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當代人利益與子孫後代的利益,是壹種更高層次的人類利己主義。
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生態環境與資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綠色經濟終強調經濟發展的生誠化,追求的不是簡單重視自然資源的價值,而是從動態上強調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永久可利用。?作為壹種超越“唯生態主義”的經濟,綠色經濟不會單純地用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眼光來看待經濟的持續發展,更不會以犧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改善來換取生態環境,而是希望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來更好地實現人類自身的健康發展。
?綠色經濟與循環經濟不同,二者雖然在節約資源、減少汙染,循環利用等方面有著***同之處,但綠色經濟是以科技手段來實現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分配等內容,在動態中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雖然循環經濟也強調“以人為本”,但是,循環經濟最主要是通過資源和環境的關註和改善來實現的,它並不具有綠色分配的內容——保證最低收入的人能夠購買和消費綠色產品,而綠色經濟理論則在強調社會公平方面比循環經濟的內容要豐富得多。
5.下列對“綠色經濟”理解正確的壹項是A.綠色經濟發展的關鍵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開發自然資源。?B.綠色經濟圍繞以最小資源耗費換取最大經濟效益這壹中心,使人與自然和諧。
C.綠色經濟把技術進步規範在壹定的軌道上,這與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並不矛盾。D.綠色經濟的突出待征是節約資源、減少汙染、保護生態環境。
6.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壹項是A.“唯生態主義”為了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可以犧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改善。B.綠色經濟。
3. 急求08年天津高考語文全部背誦篇目,謝謝勸學》、《過秦論》、《鄒忌諷秦王納諫》、《歸去來兮辭》、《阿房宮賦》、《六國論》、《石鐘山記》、《前赤壁賦》、《遊褒禪山記》、《詩說》
30首詩詞:《氓》、《短歌行》、《迢迢牽牛星》、《歸園田居》、《孔雀東南飛》、《山居秋暝》、《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蜀道難》、《旅夜書懷》、《登高》、《兵車行》、《秋詞》、《石頭城》、《琵琶行》、《李憑箜篌引》、《過華清宮絕句》、《鵲橋仙》、《錦瑟》、《雨霖鈴》、《桂枝香》、《念奴嬌赤壁懷古》、《壹剪梅》、《聲聲慢》、《書憤》《永遇樂,今口北……》、《揚州慢》、《竇娥冤~滾繡球》、《長亭送別~端正好》、《定風波》
4. 求09天津語文高考中古文翻譯原文
桓公自莒反於齊,使鮑叔牙為宰。鮑叔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於其臣,使臣不凍饑,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寬惠愛民,臣不如也;治國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結於諸侯,臣不如也;制禮義可法於四方,臣不如也;介胃執枹,立於軍門,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公曰:“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殆於死,今乃用之,可乎?”鮑叔曰:“彼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其為君亦猶是也。”公曰:“然則為之奈何?”鮑叔曰:“君使人請之魯。”公曰:“施伯,魯之謀臣也。彼知吾將用之,必不吾予也。”鮑叔曰:“君詔使者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願請之以戮群臣。’魯君必諾。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將致魯之政。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將反於齊。必殺之。”公曰:“然則夷吾受乎?”鮑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無二心。”公曰:“其於寡人猶如是乎?”對曰:“非為君也,為先君與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廟,則亟請之,不然,無及也。”公乃使鮑叔行成,曰:“公子糾,親也。請君討之。”魯人為殺公子糾。又曰:“管仲,仇也。請受而甘心焉。”魯君許諾。施伯謂魯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將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在楚則楚得意於天下,在晉則晉得意於天下,在狄則狄得意於天下。今齊求而得之,則必長為魯國憂,君何不殺而受之其屍。”魯君曰:“諾。”將殺管仲。鮑叔進曰:“殺之齊,是戮齊也。殺之魯,是戮魯也。弊邑寡君願生得之,以徇於國,為群臣僇;若不生得,是君與寡君賊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謂也,使臣不能受命。”於是魯君乃不殺,遂生束縛而柙以予齊。
譯文
齊桓公從莒回到齊國以後,任命鮑叔牙當宰相。鮑叔辭謝說:“我是您的庸臣。國君要加惠於我,使我不至於挨餓受凍,就算恩賜了。如果壹定要治理國家,則非我之所能,那只有管夷吾才可以當此重任。我有五個方面不如管夷吾;寬惠愛民,我不如他;治國不失權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諸侯,我不如他;制定禮儀可以示範於四方,我不如他;披甲擊鼓,立於軍門,使百姓勇氣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將欲治理兒子,就不可不用他們父母。”桓公說:“管夷吾親自射我,射中了帶鉤,幾乎使我喪命,現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嗎?”鮑叔說:“他也是為了自己的君主這樣做的。您只要赦罪而讓他回國,他將同樣為您效力。”桓公說:“那麽應該怎麽辦呢?”鮑叔說:“您可派人到魯國去要回他。”桓公說:“施伯是魯國的謀臣。他知道我將起用管仲,壹定不肯放回給我。”鮑叔說:“您教使者這樣說:‘我君有壹個不忠之臣在貴國,需要引渡回來在群臣面前處死。’魯國的國君必然應允。不過,施伯知道夷吾的才幹,壹定設法讓他在魯國執政。夷吾如果接受,魯國就能削弱齊國。夷吾不接受,他估計管仲將要回齊,壹定要殺死他。”桓公說:“那麽妳估計管夷吾會接受麽?”鮑叔說:“不會,夷吾事君,是沒有二心的。”桓公說:“他對我也能這樣麽?”回答說:“不是為了您,而是為了先君和國家的原故。您若想安定國家,就趕快去要回他,否則,就來不及了。” 桓公派遣鮑叔去魯國議和,對魯國說:“公子糾,是親人,請您們替我國殺掉。”魯國便替齊國殺了公子糾。又說:“管仲是我們的仇人,請交我國自己處理才甘心。”魯君答應了。施伯對魯侯說:“不要交回。齊國不是要殺他,而是要用他為政。管仲是天下的賢人,是大材。楚國用他則楚國得誌於天下,晉國用他則晉國得誌於天下,狄國用他則狄國得誌於天下。現在齊國要是得到他。將來必為魯國之患,您何不把他殺掉而還之以屍體呢。”魯君說;“好。”將要殺管仲,鮑叔進言說:“在齊國殺,是殺齊國的犯人;在魯國殺,是殺魯國的犯人。我們國君要得到活的,把他處死在齊國,是為教育群臣而行殺;若是得不到活的,就等於您和我們國君的叛賊站在二起了,這不是我們國君所要求的。使臣我不敢從命。”於是魯君不殺管仲,把管仲活著捆起來押送回齊。
5. 急丙吉字少卿,魯國人也。
為人深厚,不伐善。地節三年,立皇太子,吉為太子太傅,數月,遷禦史大夫。
後五歲,代魏相為丞相。吉本起獄法小吏,後學《詩》《禮》,皆通大義。
及居相位,尚寬大,好禮讓。掾史有罪臧,不稱職,輒予長休告{1},終無所案驗。
客或謂吉曰:“君侯為漢相,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竊陋焉。”
後人代吉,因以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於官屬掾史,務掩過揚善。
吉馭吏嗜酒,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
遂不去也。此馭吏邊郡人,習知邊塞發奔命警備事,嘗出,適邊郡發奔命書馳來至。
馭吏因至公車刺取{2},知虜入雲中、代郡,遽歸府見吉白狀。未已,詔召丞相、禦史,問以虜所入郡吏,吉具對。
禦史大夫猝遽不能詳知,以得譴讓;而吉見謂憂邊思職,馭吏力也。吉乃嘆曰:“士無不可容,能各有所長。
向使丞相不先聞馭吏言,何見勞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賢吉。吉又嘗出,逢清道群鬥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掾史獨怪之。
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裏矣?”掾史獨謂丞相前後失問,或以譏吉,吉曰:“民鬥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備逐捕,歲竟奏行賞罰而已。
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於道路問也。方春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
是以問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體。
五鳳三年春,吉病篤。薨,謚曰定侯。
(節選自《漢書?丙吉傳》)[註]{1}長休告:放長假,使……離職。{2}刺取:刺探。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壹組是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因至公車刺取,知虜入雲中、代郡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召丞相、禦史,問以虜所入郡吏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9.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丙吉“為人寬厚”和“於事善分主次”的壹組是後人代吉,因以為故事。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
公府不案吏,自吉始。掾史獨謂丞相前後失問。
於官屬掾史,務掩過揚善。歲竟奏行賞罰而已。
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非所當於道路問也。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壹項是A.丙吉以獄吏出身,修習《詩》《禮》,通曉大義,最終官至丞相。他處理政務以寬松禮讓為懷,三公之府不直接處分屬吏,從丙吉開始而形成慣例。
B.丙吉的車夫因酒醉而在車上嘔吐,西曹主吏報告丙吉並主張趕走車夫,丙吉認為因醉酒將他趕走,會使他無處容身,於是勸西曹主吏予以容忍。C.車夫被丙吉的寬容所感動,他主動要求去探聽敵虜入寇雲中、代郡的消息,並詳盡報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問時,丙吉能從容應對,受到褒獎。
D.丙吉觀察問題十分細致,長於以小見大。他見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進而聯想到氣候可能出現異常,將產生不利影響,他的下屬對此十分佩服。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禦史大夫猝遽不能詳知,以得譴讓;而吉見謂憂邊思職,馭吏力也。
(2)方春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參考答案:8.B 9.D 10.C11.(10分)(1) 禦史大夫倉促間不能知道詳情,因而受到責備;而丙吉被認為能為邊務與職守憂慮,是車夫的功勞。
(2)正當春天還不應當很熱,害怕牛行走不遠卻因暑熱而喘息,這意味著氣候不合節令,擔心會有所傷害。[江西卷] 閱讀下面壹段文言文,完成11—14題唐臨,京兆長安人,周內史瑾孫也。
其先自北海徒關中,伯父令則,開皇末為左底子坐諂事太子勇誅死。臨少與兄皎俱有令名。
……出為萬泉丞。縣有輕囚十數人,會春暮時雨。
臨白令請出之,令不許。臨曰:“明公若有所疑,臨請自當其罪。”
令囚請假,臨召囚恩令歸家耕地,與之約,令歸系所。囚等皆感恩貸,至時畢墓詣,臨因是知名。
再遷侍禦史,奉使嶺外,按交州刺使李道彥等中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轉黃門侍郎,加銀青光祿大夫。
儉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簡素,寬於待物。嘗欲吊喪,令家憧自歸取白衫,家憧誤將趁農,懼未敢進。
臨察知之,使招謂曰:“今日氣遂,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嘗令人煮藥失制,潛知其故,餵曰:“陰晴不宜服藥,宜即弄之。”
竟不揚言其過,其寬恕如此。高宗即位,檢校史部侍郎。
其年,進大理卿。高宗嘗問臨在獄系四之數,臨對詔稱旨,帝喜曰:“朕甘在東宮,卿已事朕,朕成大位,卿又居近職以畸骨相委,故受卿此任。
然為國之亡,在於刑法,法急則人殘,法寬則失罪,壽令折中,稱朕意焉。”高宗又嘗死囚,前卿所斷者號叫稱冤,臨所入者獨無言。
帝怪問狀,囚曰:“罪時自犯,唐卿所斷,既非冤濫,所以艷意耳。”帝嘆息良久曰:“為獄者不當如此耶!”永徽元年,為禦史大夫。
明年,……尋遷刑部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復歷兵部、度支、隸部三尚書。顯慶四年,坐事貶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節選自《舊唐書?唐臨傳》)11、對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A.坐諂事太子勇誅死 坐。
6. 2007年天津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參考譯文
傳聞不可以不考察,由於多次流傳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獼猴,獼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別就很大了。這是愚人犯大錯誤的原因。
聽到了如果能仔細考察,就有好處;聽到了如果不仔細考察,不如不聽。齊桓公從鮑叔牙那裏了解了管仲,楚莊王從沈尹筮那裏了解了孫叔敖,並仔細考察了他們,因此國家在諸侯中稱霸。吳王從太宰嚭那裏了解越王勾踐,智伯從張武那裏了解趙襄子,沒有考察(就相信了),因此國家滅亡自己也送了命。
凡是聽到傳聞,必須仔細選擇,對於人都必須按照情理來檢驗。魯哀公向孔子詢問說:“樂正夔只有壹只腳,真的嗎?”孔子說:“從前舜想把音樂傳授給天下老百姓並教化他們,就讓重黎從民間舉薦了夔而且任用了他,舜把他任命為樂正。夔於是確定了六律,使五聲諧和,用來調和陰陽之氣,因而天下歸順。重黎還想多找些象夔這樣的人,舜說:‘音樂是天地間的精華,國家治亂的關鍵。所以只有聖人才能使音樂和諧,而和諧是音樂的根本。夔能讓音律調和,從而使天下安定,象夔這樣的人壹個就夠了。’所以說‘壹個夔就足夠了’,不是‘夔只有壹只足’。”宋國姓丁的人,家裏沒有水井,因而需要出門去打水,經常派壹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壹個人。”有人聽了就去傳播這件事說:“丁家挖井挖到了壹個人。”都城的人人談論這件事,以至傳播這件事到了宋君那裏。宋君派人向姓丁的詢問這件事,姓丁的答道,“(額外)得到壹個人使用,並非從井內挖到了壹個活人。”象這樣獲取見聞,不如沒有見聞。子夏到晉國去,經過衛國,有個讀史書的人說:“晉軍三豕過黃河。”子夏說:“不對,是己亥日過黃河。古文‘己’字與‘三’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形相似。”到了晉國探問這件事,果然是說,晉國軍隊在己亥那天渡過黃河。
言辭有很多似乎錯誤卻是正確的,有很多似乎正確卻是錯誤的。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辯清楚,這是聖人要慎重對待的問題。既然這樣,那麽靠什麽方法做到慎重呢?遵循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用這種方法考察聽到的傳聞,就可以了解真實的情況了。
7. 求98年到08年的天津卷高考語文試題.cn/zthb· 2008高考語文四川延考區2008年8月24日 · 2008高考語文上海卷詳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語文寧夏海南卷全國卷3詳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語文山東卷詳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語文四川卷詳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語文江西卷詳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語文遼寧卷詳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語文天津卷詳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語文湖南卷詳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語文北京卷詳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語文福建卷詳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語文浙江卷詳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語文全國卷二詳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語文江蘇卷詳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語文重慶卷詳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語文江西卷詳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語文廣東卷詳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語文湖北卷詳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語文安徽卷詳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語文全國I卷詳解2008年6月7日 · 2007高考語文遼寧卷詳解 滿分作文 · 2007年高考語文重慶卷逐題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廣東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壹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二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上海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四川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湖南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安徽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江蘇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湖北卷逐題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浙江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山東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江西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海南、寧夏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天津卷詳解 · 2007年高考語文福建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遼寧卷詳細答案 · 2006年高考語文安徽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福建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廣東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湖北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湖南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江蘇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江西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全國Ⅰ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全國II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山東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上海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四川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天津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浙江卷詳解 · 2006年高考語文重慶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遼寧卷詳細答案 · 2005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廣東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江蘇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山東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湖南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上海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天津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重慶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福建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全國卷3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全國卷2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全國卷1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湖北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江西卷詳解 · 2005年高考語文浙江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遼寧卷附詳細答案 · 200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1,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2,吉林、四川、黑龍江、雲南、貴州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3,廣西、海南、西藏、陜西、內蒙古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4,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福建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廣東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湖北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湖南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江蘇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上海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天津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浙江卷詳解 · 2004年高考語文重慶卷詳解 · 2003高考語文題詳解 · 2002高考語文題詳解 · 2001高考語文題詳解 · 2000高考語文題逐題詳解 · 1999年高考語文題 · 1998年高考語文題。
8. 2009天津語文高考考綱要求必背的古詩詞、文言文、現代文、現代詩有1、李白《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聞笛》《行路難》《望天門山》《送孟浩然之廣陵》《渡荊門送別》《秋浦歌》2、杜甫《旅夜書懷》《兵車行》《蜀相》《登嶽陽樓》《客至》《登高》《望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望》》《春夜喜雨》3、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桃花源記》4、白居易《琵琶行》《錢塘湖春行》《憶江南》《長恨歌》5、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飲湖上初晴後雨》《題西林壁》6、杜牧《泊秦淮》《阿房宮賦》《秋夕》《江南春》《過華清宮》《山行》《清明》7、王勃《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青玉案》《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破陣子》9、韓愈《師說》10、李煜《虞美人》《浪淘沙》11、李商隱《錦瑟》《無題》《夜雨寄北》12、李清照《聲聲慢》《壹剪梅》《武陵春》《如夢令》13、秦觀《鵲橋仙》《踏莎行》14、柳永《雨霖鈴》15、陸遊《書憤》《遊山西村》《示兒》16、王實甫《西廂記》“曉來誰染霜林醉”17、曹雪芹《紅樓夢》寶黛相會18、孔子《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十則》19、莊子《逍遙遊》20、荀子《勸學》21、司馬遷《屈原列傳》《報任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