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翠微閣
宋·嶽飛
衣服積滿灰塵多年後,
專門在幽香上找香。
看不夠水看不夠山。
馬蹄催月歸。
詩歌欣賞:
經過多年的戰鬥,襯衫上落滿了灰塵。騎馬求美,登翠微亭。山水好風光,我看不厭,直到很晚了,才帶著明月騎馬回來。
詩中描寫騎馬到亭子裏觀賞的情景。從馬蹄聲來看,也是催歸,符合作者的軍旅生涯。“翠微”不僅是郁郁蔥蔥的山景,也與亭名不謀而合。
第三句說“我看不夠”,第四句感覺“催促”。而且明月已出,可見詩人仍不願離去,可見他對大好河山的熱愛。
這首詩清晰簡單,沒有虛假的雕琢或典故。完全是口語,很普通,但是很感人。秘訣在於以情取勝。從馬蹄聲來看,他是被馬蹄聲趕回來的,這符合作者的軍旅生涯。以名家之名寫壹首好詩,尤為珍貴。
詩人介紹道:
嶽飛(1103 ~ 1142)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字鞠鵬,襄州湯陰(今河南)人。出生在農家。少年時刻苦學習,特別是左的《春秋》和《孫子兵法》。能拉強弓。二十歲時,他被招募為“敢死隊員”。三十二歲,領兵收復襄陽六郡,立為節度使。
嶽飛從二十歲開始,先後四次參軍。從燕開國第二年(1128)到紹興十壹年(1141),參加並指揮了數百次戰役。金軍攻江南,獨當壹面,反晉,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1136),率部北伐,成功攻占商州、周國。紹興十年(1140),洪雁宗弼滅盟攻宋,嶽飛出兵北伐,兩江百姓奔走相告。全國各地的叛軍紛紛響應,向金軍發起進攻。
嶽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應昌擊敗金軍,進軍朱仙鎮。然而,宋高宗、趙構和首相秦檜卻壹心求和,用十二個“金盤子”敦促軍隊前進。在宋金和談過程中,嶽飛遭到秦檜、張浚等人的誣陷和囚禁。
114265438+10月,他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喜安壹同被殺。在宋孝宗時,平反重葬於西湖棲霞嶺,追武穆,後追鐘吾,封鄂王。?
嶽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民眾抗金,創制了“連河朔”計劃,主張黃河以北和宋軍的民間抗金要互相配合,收復失地。他率領的“嶽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掠奪”。晉軍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嶽家軍的由衷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