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強弟何須怨柳?春風不經過玉門關。體現了邊塞戰士快速工作的情懷。

強弟何須怨柳?春風不經過玉門關。體現了邊塞戰士快速工作的情懷。

鄉愁。

邊疆遙遠,只有胡強的笛子又啞又醜,我無法彈奏江南故鄉的名曲《斷柳》;

邊境又苦又冷,中原的春風不能在此;

這種情況讓邊境上的士兵更加思念家鄉。

王之渙的《涼州詞》描寫了邊塞將士的思鄉之情。它蒼涼而慷慨,悲涼而不失力量。雖然極力誇大了戍兵不準歸家的憤懣之情,卻沒有壹點壓抑和苦悶之感,充分表現了盛唐詩人的豁達和曠達。第壹句“黃河遠在白雲之上”,抓住了俯視的特點,描繪了壹幅動人的畫卷:在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望向西方,仿佛匯入白雲之中。第二句,“壹座孤城,萬仞山”,講的是要塞中的壹座孤城。壹座坐落在邊塞的孤城,依山傍水,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河的磅礴氣勢,勾勒了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士卒戍邊的荒涼狀況,為後兩句描寫駐軍心理提供了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下,突然聽到了羌笛的聲音,而我彈奏的曲子恰好是《折柳》,不禁勾起了駐軍的傷感。古人有離別送禮的習俗。“劉”與“劉”諧音,並贈劉留念。北朝樂府《橫吹鼓角》中有“折楊柳枝”,歌詞說:“上馬不趕鞭,反打楊柳枝。下馬吹笛,憂殺旅人。”歌中提到行人走時折柳。這種折柳送別之風在唐代極為盛行。由此可見,柳樹和離別有著密切的關系。如今邊塞士卒聽到羌笛奏出的《折柳》悲涼曲調,難免觸之悲而不恨。於是,詩人以豁達的口吻解釋:為什麽羌笛總是奏出“斷柳”的悲調?要知道,玉門關外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所以沒有柳樹可折!說“為什麽要抱怨”不是沒有抱怨,也不是勸警衛不要抱怨,而是抱怨沒有用。“何苦怨”這個詞的使用,讓詩歌更加含蓄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