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地語猶太詩歌
壹、依地語詩歌在依地語猶太文化發展史上的作用
現代依地語詩歌的創作範圍極為廣泛。它包括了歐美文學中的所有主題和技巧;並從遍布五大洲的猶太讀者所具有的廣闊地域條件中,產生了壹種它所特有的世界性特征。然而,在其近千年的史前與史後發展過程中,依地語詩歌出現這樣壹種超越種種約束與局限的繁榮景象也僅是最近兩三代的事。在傳統的依地語猶太文化—阿諸肯納齊姆文化發展過程中,人們集中精力根據生活條件的不斷變化對猶太法典的要義不斷進行新的闡釋,從而忽視了文藝創作。人們認為,西方意義上的“文學”是不重要的;因此,猶太詩歌(包括依地語詩歌和希伯來語詩歌)盡管已經有了形式多樣,色彩繽紛的發展,仍處於壹種不受重視的地位。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東歐的猶太人經歷了壹系列革命性的大動蕩——都市化、工業化、內遷、外移、政治組織的興起與市民解放的發展、以及猶太文化廣泛的世俗化和徹底的歐洲化。隨著這些動蕩的發生與發展,猶太詩歌——包括依地語詩歌與希伯來語詩歌——也發展成為猶太文化的頂峰。大批富有才華者,若在從前必將去從事其它工作,而在今天則被吸引入詩壇。猶太詩人與讀者日益強烈地受到外界詩歌的影響,猶太詩歌終於急起直追,以圖趕上歐洲的發展水平。赫魯曉夫斯基評論說,依地語詩歌“實現了壹次大飛躍而達到了20世紀歐洲的水平”。由於它的過於急速,也由於它恰恰處於壹個風格上變幻不定的發展階段,依地語詩歌未能形成自己的壹種規範形式,而只具有壹些極為粗略的特征輪廓。不過,詩人們還是自然而然地師法壹種歐洲詩歌的普遍規範。即使是大量引用猶太文化傳統典故的依地語詩歌,也毫無疑問地具備現代歐美詩歌的典型特征而成為現代歐美詩歌的壹個組成部分。正如雷耶裏斯指出:“我們這壹代的詩歌源於東方卻流入西方。不論我們是繼承希伯來的祖先雅各的傳統,還是師承西方現代表現主義舞蹈鼻祖拉本的風格,我們的詩歌總歸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二、19世紀以前的依地語詩歌
最早的依地語文學作品現已失傳。但是與這些文學作品有關的同時期的史料和最近發現的最早詩歌(作於1382年)所顯示的高度詩歌寫作技巧表明了史前時期幾百年間依地語詩歌的壹些情況。在19世紀以前的依地語文學中詩歌占主要地位。那時的詩歌所用的語言主要是以西方各依地語方言為基礎而形成的壹種依地語習慣語。這種習慣語作為依地標準語在西歐壹直沿用至1800年,然後方為另壹種以東歐諸依地語方言為基礎的依地標準語所取代。由於受中世紀德國詩歌傳統的影響,也由於受到多種語言裏刻意直譯《聖經》的風格影響,依地語的文學語言風格十分典雅,而同當時的依地語的口頭語言不能直接相通。早期的依地語詩歌許多都是用於專業吟遊詩人或業余愛好者朗誦表演的。即使在印刷術傳入後,所出版的每首詩在開首或末尾也常標明須采用的朗誦調式。14世紀、15世紀出現了依地語史詩的校訂本。這些史詩,在內容上包括歐洲傳統題材(如亞瑟王及葛德倫等英雄故事)及《舊約》題材(如撒母耳、以撒等人的故事),在形式上則采用了較嚴格的音律、長行詩節和xaxa,xbxb的韻式。復雜精辟的意大利八行體(abababcc韻式)始見於艾利·伯克爾(卒於1549)的兩部受意大利詩歌影響而寫成的詩體小說。由此可見,意大利八行體引入依地語詩歌比引入德語詩歌早壹個多世紀。還可以說依地詩人艾利·伯克爾是歐洲詩壇上第壹個使用抑揚格重音音律的詩人。
隨著吟遊詩人的消失,依地語詩歌的音律也變得不規則了。到後來,每壹音樂節拍中所含的音節也變得數量懸殊,有時壹拍中的音節數甚至很多。這種情況,不僅在16世紀、17世紀的民歌集中,而且在宗教抒情詩、詩體編年史、懷古哀歌、諷刺詩及倫理詩中都有明顯的反映。由是可以認為,近代早期的依地語詩歌,在自由運用音律方面,同多數當代德語詩歌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