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知道這首詩嗎,“湘館青山在哪裏?”
我決心離開韶關,不出名就不回來。桑田無葬身之地,人生無青山——毛澤東這是毛澤東17歲離家時寫的壹首詩,從中不難看出他的毅力和豪氣。誰也想象不到,這個滿口湖南口音的男人,會在未來改寫中國的歷史。我很難用壹兩句話來評價這位偉人的功過是非。我的父母是喊著“毛主席萬歲”的口號長大的,他們仍然對毛澤東有著近乎神聖的崇拜。雖然我為他們感到委屈,因為他們的青春是在這樣的混亂中度過的,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失去了正常接受教育的權利,或者僅僅是因為我父親因為那個時代的政策沒有機會上大學。他們用“七分,三分”來表達對這位偉人所犯錯誤的理解。其實中國善良的人們早就原諒毛了,他們表現出了我們這個民族不同尋常的包容。我生在壹個偉人都很遙遠的時代,也許我可以遠遠地看歷史,更理性客觀地評價他的對錯。壹個偉人?壹個英雄?是巫師嗎?是英雄嗎?毛澤東似乎擁有壹切。他文采出眾,詩文不遜於歷代名家。他才智出眾,統率千軍萬馬,馳騁自如,所向披靡;他有很大的勇氣,無所畏懼,嘲笑敵人的現狀。然而,他畢竟是人,不是神。在他的晚年,當他到達權力的頂峰時,他獨斷專行,拒絕聽取與他相反的意見。也許他建設國家的初衷是好的,但他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犯了錯誤,給中國帶來了災難。這是他轟轟烈烈的壹生。歷史永遠為偉人的出現鋪平道路。19世紀,風雲變幻,局勢動蕩。各種動作此起彼伏,開始轟轟烈烈,結束慘不忍睹。新的思潮也開始湧入。此時的湖南,人才濟濟。湖南人尚武,曾國藩的湘軍和左的楚軍是當時清朝的中堅力量。毛澤東傑出的軍事才能與這種精神氣質的積累不無關系。時勢造英雄。毛澤東在長沙第壹師範大學讀書時,每天和朋友們壹起講解天下大事,以救國為己任。他博覽群書,開闊了視野。他有著強健的體魄,風浴、日浴、冷浴甚至雨浴,都是他的健身方法。這為他日後參加革命、四處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