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點擊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人生何處不相逢。與他人相逢,也許就是壹次情感的慰藉;與自然相逢,也許就是壹次靈魂的洗禮;與書籍相逢,也許就是壹次心智的陶冶;與歷史相逢,也許就是壹次精神的升華……總有壹次,會觸動我們的心弦,溫暖我們的人生。
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切身體驗,以“壹次相逢壹份暖”為題,寫壹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於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書寫要正確、規範、美觀。
真題破解
2015年南通市中考語文作文題延續了以往詩意、溫暖、易寫作的特點。這壹命題,既有壹定的開放度,使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體驗和思考,又有壹定的封閉性,學生必須在“壹次相逢”“壹份溫暖”明確的內容及其前後勾連上做好文章。
審清題意,準確把握。文題延續南通市中考作文命題的風格,由“導語”“命題”“要求”三部分組成。“導語”部分以詩意的筆觸、總分總的結構引出並“演示”了“相逢”可能的對象及“溫暖”可能的內涵。由此可知,人、自然、閱讀、歷史等均可作為選材的範疇。值得註意的是“溫暖”壹定要與作者自我內心的情感體驗、成長感悟有關。“壹次相逢”,著眼於外在經歷;“壹份溫暖”落實於內心體驗。作文命題註重“有我”的導向性可見壹斑。“要求”部分值得註意的是“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實際上此壹命題中“壹次相逢”已經涉及到時間、地點等記敘要素,可見命題已經內在規定了記敘文應作為基本文體。
求真求實,寫出自我。閱卷中發現,有不少考生不能明確“哪壹次與誰相逢”“獲得壹份什麽溫暖”,切題似是而非甚至莫名其妙。這是不可取的。將命題具體化是審題、選材、立意過程中必須落實的環節,例如寫“與他人相逢,就是壹次情感的慰藉”,就要首先明確:何時何地與誰在什麽情況下的壹次相逢,讓原本怎樣的我獲得情感的慰藉。具體化了的命題才算完成“作文命題”到“我的作文”的合理轉化。做到以上這點,也就得到了基本分。在此基礎上,考生在選材立意方面再做個性化考慮,就會很快提升作文的品位和深度。例如愛心幫助類撞車材料就要慎選。好作文題往往能喚醒考生說真話抒真情的願望,南通市中考作文命題歷來具有這樣的特點。應選用自己人生中最有感觸、感懷又比較熟悉,能寫細致、寫真切的材料來寫。構思時應註意幾組關系:壹是相逢前與相逢後的對照關系;二是對這“壹次相逢”的記敘描寫與“壹份暖”議論抒情的內在聯系,及其詳略處置關系。寫作中對“壹次相逢”要在記敘的基礎上描寫,描寫要充分;要將自己的內心感受(壹份暖)貼切自然地表達出來,感受除情感體驗更應關註思想啟迪、精神引領等較為“高級”的內心體驗,抒寫要深刻。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南通市中考作文題仍會以全命題為主,仍會以生活化、個性體驗為主要導向,各位考生要註意積累豐富多元的生活素材,同時也要積澱豐厚深刻的內心體驗。
立意突圍
最佳立意
立意拓寫
壹次與熟悉的人或事物的相逢,壹份新的暖意
在某個特定的情境下,與曾經熟悉的人或事物相逢,發現其特別的外在表現和內在氣質,進而自己也獲得從未有過的內心體驗。寫作時相逢的情形與體驗應與昔日的情形與體驗對照著寫。
壹次與全新對象的相逢,壹份獨特的溫暖
如寫與壹本書相逢,具體寫自己獲得知識的陶冶、思想的啟迪、精神的享受的具體情景和深遠影響。寫作時要對書籍基本內容做必要的介紹但不宜過多,要重點寫自己的收獲。
同題佳作
得分亮點:選材新穎,立意深刻
壹次相逢壹份暖
撈月亮,張網捕星光,給爺爺下酒,喝壹碗家鄉。
?——題記
我壹手扶著地,慢慢站了起來,可還是被上湧的血液,沖暈得踉蹌幾步。爺爺放下酒碗,過來輕輕敲了幾下我的小腿肚,輕輕笑著用低低的分辨率極低的嗓音說了聲:“都看癡了啊。”
停電的夜晚,從屋裏悄悄溜出來的燭光,安靜地匍匐在地面上,和月光壹起隱隱流動。
壹回頭,就逢上壹個久違的朋友,我可愛的老家。
田野是收過麥子之後的午睡般的安詳。左鄰右舍的狗狗們似乎也發現主人們納涼時閃動黑暗中的目光,在田野裏人來瘋般地狂奔撒歡,它們不時弱弱的叫聲,總會引得黑暗深處不知誰爆發出的壹陣笑聲。微風習習,拂過田野,也撫過我因學業而勞累幹涸的心田。
媽媽和奶奶剝著黃豆,而爺爺和爸爸光著膀子,坐在桌旁繼續喝著酒,嘮著嗑。爺爺抿壹口米酒:“農忙妳回來可是幫了不少忙,過兩天水稻直播我壹個人就行了。妳忙妳的去吧。”爸爸趕緊接話:“爹您可別太累著,工地這段時間確實也忙。孩子這兩天放假,就讓她多待兩天。也幫幫忙。”微光裏,爺兒倆的剪影清晰又縹緲,好像與多年前記憶裏的某個片段重合在了壹起。溫馨美好又是易碎的。
忽然發現,老家就是我們的大後方。而我的那些寄宿在校的日子,城市新房子裏無聊地網聊的日子,都因老家這停電的夜晚而黯然失色。在這裏,在小河裏打著歡快的水漂的日子,跟爺爺下田勞動搞破壞的日子,聽奶奶講那百聽不厭的有關神仙妖魔故事的日子,似乎都在積滿塵埃的腦海深處熠熠生輝起來。
月光似乎更亮了。小河在屋旁靜靜流淌,流向遠方大河、大江,似乎又百轉千回,呼喚著兒女們回到家鄉。
“爺爺,這次放五天假,我壹定幫妳。”
那邊傳來壹陣笑,仿佛壹棵老樹在抖動著葉子:“我們家孫女長大嘍!”
恍惚間,我感受到了多年前埋在血液裏的那份喜歡。這如洗的月光就灑在兒時的家鄉,田野壹樣空曠,河水壹樣清澈。
老家,這壹次不經意間回頭的相逢,叫我又無法自拔地愛上了妳,空氣裏是經歷過了滄桑,穿越了多少年時光的,那份我未在意過的純粹的暖意。
得分點透視:
選材獨特。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關註城鄉變化以及人們的生活,理應成為很多學子首選的材料。因為寫作與生活、寫作與人的心靈最為接近。小作者就是敘寫了在老家與老家的景、人相逢的壹次經歷,發現了家鄉的恬靜、自然、素樸,表達了愛家鄉、愛親人的真摯感情。
立意深刻。文中作者有意識地將過去與現在、城裏與鄉下對照起來寫,以小見大,突顯了時代的當下感、緊迫感,不經意間增添了習作的廣度和深度。
閱卷評分:壹類文中,57分。
得分亮點:描摹細膩,彰顯品位
壹次相逢壹份暖
蔣鈺琪
雨,總是不停地下。自從上周的假期以來,陰著的天就沒晴過。於是放晴那天,我收拾好被雨淋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書城。
也許是因為人群的熱鬧吧,心情也不由自主地好了起來。
那些唯美文字的書籍總是讓我不由陶醉。整個午後,即便是最悶熱的下午兩點,伴著濃濃書香毫無睡意的我,看著壹波又壹波奔波不息的人群,帶來的異樣情景,與他們的故事相逢總令我有所感悟。
很快過去了壹兩個小時。天氣漸漸陰沈,好像又要下雨了。此刻我才註意到手裏有壹堆書。只有壹個字——重。也許是直覺吧,我已經猜測到兜裏的錢肯定不夠支付這些書款,於是我果斷放棄了壹些。雖是不舍,但還是百感交集的。去了前臺。先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快散了,我把書穩穩地堆在了櫃臺上 營業員很官方地笑了笑。
隨著“嘀嘀”聲,屏幕上的數字不斷跳動,翻新,刺激著我的神經。最終它停在壹個我意料之中的數字上。
“您好,壹百三十壹元。”輕柔的女聲,壹下打斷了我沮喪的忐忑。
完了。——我當時就是這麽想的。
營業員黑色的衣服和頭發,在我面前壹晃壹晃的,讓我有些頭暈。她眼眶下,有些雀斑的皮膚扯著她眼角的皺紋,笑得很肆意。我猶豫片刻,從書堆底下抽出最便宜的壹本:“我能……”
從她嘴角綻出的笑容,便可看出,她已發覺我的意圖了。
我愧疚地低下頭,滾燙的臉頰,壹直沒能平靜下來,與這本叫作“邂逅”的書第壹頁相逢的瞬間,已經讓我下定決心買下它。“我能退掉這壹本嗎?”我擡起頭 ,直視著她的眼睛。書被我緊緊地攥著,似乎都要喊疼了。
“這樣,我給妳打個折。”她眨了幾下眼睛,沒有猶豫,隨著鍵盤的敲擊聲,屏幕上的數字更新為壹個我能承受的數額。
“啊?”我生怕自己聽錯了,追問了壹遍,“什麽?”
她點點頭:“我已經替妳打折了。”
“謝謝!謝謝。”我交完自己僅有的錢,趕忙抱起書,低著頭走了出去,心裏卻早已如外面的陽光,又燦燦生輝了。
她的容顏是再平常不過的,她的笑容卻是獨壹無二的溫馨。那麽多年,那麽多人,相逢又別去。這個人,這次偶然的相逢,這次美好的成全,帶給我珍貴的暖意。
得分點透視:
描摹細膩。首先是巧妙運用環境描寫,環境描寫在文中貫穿始終,既交代了外在的天氣變化,又暗示人物心理的變化,增添了事件的氛圍感。其次是人物描寫生動。對營業員外貌、神態、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做到了有細節,有個性;對作者自己的心理變化的描寫準確貼切、方式多樣。
彰顯品位。本文選擇了買書這壹主要內容來寫,壹方面寫對書籍的熱愛與享受,另壹方面表現營業員成全愛書者的美好心靈,二者相融合,無疑提升了作品的品位,能夠贏得閱卷老師的親睞。
閱卷評分:壹類文中,55。
得分亮點:底蘊深厚,語言唯美。
壹次相逢壹份暖
何天賜
於淺笑安然裏執壹縷墨香,聆聽心靈之風吹拂過的聲音。那紙,那筆,那股力量,溫暖著我與它們相逢後的記憶。
斜陽淡淡入窗,玫瑰色的夕陽,把面前攤著的鋼筆字帖染成了肆意流動的金色。斑駁的光點照在壹張張被我無情撕下又揉成團的“失敗品”上。癱軟在桌上的我緊緊盯著字帖和手中被攥疼了的鋼筆,暗暗叫苦。寫了那麽多張,就沒有壹張讓我滿意的。耳畔時鐘的滴答聲,聲聲入耳,轉眼間整個天空都變成了墨黑色。微涼的晚風拂動窗簾,燈下的我隱隱有些頭痛。“不能再繼續拖下去了!”我對自己下了命令。於是腰心不甘情不願地挺直了,執筆,吸墨,小心擦拭,撫平被風吹起的紙張,開始下筆。提筆,那黑色的墨緩緩在紙上傾瀉;頓筆,柔軟的線條突然骨感起來;收筆,我小心翼翼地收著手腕,讓它恰到好處,不拖泥帶水。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看著字帖,只想認真觀察好那每壹筆,何時起,何時收,收在九宮格的哪個位置,因為,太多的失敗已不容許我再有壹毫倦怠。
聽很多人說,字如其人。在我這個完美主義者身上終於得到了應驗。深呼吸,像之前壹樣觀察好每壹個字的結構,筆尖輕飛,即使很用力地在下筆。舉重若輕,這個詞語很現實地應驗在我的身上。恍惚中,我感覺筆下的每壹個字都如壹只墨色的蝴蝶,翩躚著向我飛來。是的,當壹個人過分投入後,好像也忘了開始那份無奈。它沒有和我想像的壹樣每壹個字都方方正正,而是或娟秀,或俊朗,或飄逸。我開始相信這不是壹項作業,而是壹幅作品。
因為我把我的心情,宣泄在紙上。它是復雜的,也是變化的。壹點點描繪,壹點點配合,嗅著那其實並不很好聞的墨水氣味,紙與筆來了個力透紙背的相逢,也讓我在與書法相逢時,與那個真實的自己相逢。
我在紙上寫下:“忙不叠,千年碑易拓,卻難拓妳的美。”什麽時候,我開始不那麽害怕寫字了呢?什麽時候開始,我也會用欣賞的目光去觀賞那些我曾經那麽討厭的書畫作品了呢?或許就是那次相逢。它讓我懂得,沒有什麽不可能;它讓我懂得,每壹件作品背後都付出太多的汗水,就可能和我壹樣,有壹段糾結的經歷。
曾經讀到過關於王獻之、懷素等書法家刻苦練習書法的故事,而我那份堅持跟他們簡直不值壹提。很喜歡豐子愷的壹句話:“不亂於心,不亂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是的,所以書法帶給我的那份淡然,點白如畫,心境也被悄無聲息地改變。
壹筆壹心語,壹墨壹飛花。我把心情種在文字裏,期待用汗水能澆灌出絢爛的花。那些曾認真寫好每壹個字的日子,溫暖如光,美麗著我的生活,淺淺地微醺了壹季青春。我將永遠懷揣這份溫暖,做好最真實、最不服輸的自己。
得分點透視:
底蘊深厚。考場作文選擇親近書法這類材料是需要壹定勇氣的,小作者不但細膩敘述了自己初次練習書法情形和感受,而且將自己所了解的史料和對書法的理解自然穿插於作品中,可見平時真是下足了功夫。考場作文中所謂的底蘊深厚壹定是源自小作者多年積澱,是不可能通過其他渠道體現出來的。
語言唯美。無論是描寫性語言,還是抒情性語言,小作者都註重唯美地表達。例如結尾這句話:“那些曾認真寫好每壹個字的日子,溫暖如光,美麗著我的生活,淺淺地微醺了壹季青春。”運用修辭,巧用動詞,生動表現了那壹次相逢的深遠影響,讀來令人愜意。
閱卷評分:壹類文上,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