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馬鞍山五大古剎怎麽樣?

馬鞍山五大古剎怎麽樣?

小九華風景寺

這是壹座廣闊宏偉的寺廟,背靠馬鞍山市的王宓,從雄偉的山門、觀音殿、財神廟、大雄寶殿、天王殿、地藏王殿,以及正殿兩側的十余座附屬大殿開始,壹直延伸到海拔157米的山頂。金色的屋頂,紅色的柱子,門窗,白色的寺廟廣場,藍色的攀登石階,在綠色的森林中閃閃發光。這就是著名的小九華風景寺。

唐朝開元七年(公元719年),古新羅國的高僧金巧覺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尋求、普及、推廣佛教,距離萬裏不遠。當他來到長江岸邊時,他看到矗立在長江東岸的王宓山極其險要,森林幽深,山谷幽深,頗有仙氣。他帶領僧人在此建寺,招賢納士,弘揚佛法,濟世救人,使王宓山寺的名號傳遍全國。幾年後,他去了慶陽九華山修行。成佛75年後,被奉為活在人間,尊“金土”的菩薩。由於金巧覺的說教,王宓山修建了地藏王殿。因金巧覺在青陽九華山修成,被奉為地藏菩薩化身。故青陽九華山稱大九華山,馬鞍山王宓稱小九華山,王宓山寺稱小九華山。自唐代開始,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小九華風景寺香火鼎盛,進山的信眾絡繹不絕。每逢節日廟會,廟堂內外人山人海,山上山下也是人山人海,像南京、蕪湖、含山、和縣、江寧、當塗的善男信女,把小九華景區的佛教推向高潮。小九華景區也因此成為江南名寺,歷久彌新。如今,寺廟裏的香火更加旺盛。

林峰神廟

林峰寺建於東漢末年。相傳有三兄弟,分別是金佛、金幹、金坤。他們勤勞善良忠誠,父母去世後準備在外地買個媽。觀音菩薩感動了,他化裝成壹個老婦人來到他們中間,成為他們的長老。

媽媽。經過“母親”的開悟,三兄弟在雞籠山成了佛家神仙。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在雞籠山上修建了“三清殿”,尊稱三兄弟為“三毛之祖”,並在殿內雕塑,這就是林峰寺的前身。到了初唐,林峰寺已經成為壹個著名的寺廟充滿了香火,香客和寺廟。因此,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稱雞籠山為“天下第四十二福地”,並在此山講經,傳播教義。公元974年,宋太祖·趙匡胤在此紮營,得天獨厚得壹子,加匾寫著“壽寧宮”。明朝洪武二年春,朱元璋在此建英雄祠,供奉的英雄都是河州人。然而,由於戰爭和火災,林峰神廟被洗劫壹空。解放初期,山頂只有三座“三清寺”,山下只有36座土地廟,裏面有大大小小100多尊佛像,壹口巨鐘,壹面大鼓,十個和尚。

65438年至0994年,在政府和社會各界朋友的支持下,林峰寺方丈定昌大師帶領四位弟子削山劈石,擴建寺院,修繕寺院,重建名剎。今天的林峰廟有牌坊,山門和山前的放生池。寺內有蓮花苑、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佛殿、地藏王殿、觀音殿、三和殿等。所有的寺廟和廟宇都是依山勢而建,坐落在青山之中。走進這片佛教凈土,讓人忘卻世間的煩惱,靜靜享受那份純凈。

太湖寺

從含山縣城出發,向南行駛30公裏,就來到了桐紮鎮的太湖山。太湖山是國家AAA級景區,風景如畫。太湖寺位於太湖山的群山之中。

早在宋代,太湖山的景色就受到佛教徒的重視,並在這裏修建了寺廟。傳說地藏王化身為金喬爵。他來中國是為了找到自己的道場。他去過太湖山。後來因為覺得太湖山面積有限,就渡過長江去找九華山。因此,太湖寺也被稱為長江以北的小九華風景區。太和山的創始人是含山縣曹雲的壹個無用的和尚。他遊到太湖山,決定在這裏建壹座廟。經過歷代的修繕和擴建,他形成了壹個宏偉的寺廟群。如今的太湖寺被列為安徽省重點寺廟,九華山百歲宮住持慧清法師為該寺住持。

寶蟾神廟

寶蟾寺始建於唐代,其創始人是唐代僧人包惠禪師。相傳唐僧西天取經歸來,收了十八個徒弟,包惠大師就是其中之壹。這十八位大弟子都是經過唐僧九年傳教才開始他們的事業的。唐王親自給了他們佛號和銀幣,讓他們選擇靈山寶地,立廟傳教。包惠禪師帶著唐王的期望來到寶蟾。他看到古林、流水、幽幽山路、鳥語花香,宛如仙境,決定在這裏建壹座寺廟。他把自己皇帝給的銀子全部拿出來,帶領弟子砍柴、燒磚、運石,建了自己的寺廟,取名“慧空寺”。他宣揚佛教,幫助人民,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朝聖者。這座寺廟整天充滿了香火和聲音。

禪師去世後,其弟子取了法名中的“寶”字,與原寺名“慧空寺”中的“禪”字搭配,將該寺命名為“寶蟾寺”,但香火漸淡。北宋時,和尚會中的和尚擴建了寺廟,香火逐漸興盛。南宋時,再現了包惠和尚在世時的鼎盛時期。

鑒於寶蟾廟舊址周邊環境變化較大,有關部門決定將寶蟾廟遷至華陽洞進行重建,歷時5年。2003年6月165438+10月1日,寶蟾寺落成,並隆重舉行佛像開光儀式。重建後的寶蟾寺占地近百畝,建築面積壹萬多平方米。

程心神廟

這是壹座千年古剎,建於南朝齊梁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因宰相陶弘景隱居山林,又有唐代李白、著名詩人吳筠、著名學者周偉昌的光顧,在江南壹帶聲名鵲起。

程心寺建於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讀書堂的故鄉,當時名為“隱逸之家”。“山中宰相”陶弘景就是在這個僻靜的院落裏讀書、思考、著書、采藥、煉丹、修身養性,留下了丹竈、五境、百嶽池等諸多遺址,其中陶弘景煉丹遺址“丹竈寒煙”成為八景之壹。隨著陶弘景的出現,程心寺的名氣開始攀升,許多名人紛紛前來參觀。到了唐朝,更是名揚千裏,遠播四方。唐代著名道士吳昀、周偉昌等先來遊覽,後長期隱居於此。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來此訪友住宿,留下了“贈,丹陽阿魏長”“下石門故居”“求和諧,歸隱尊師”等不朽詩篇。到了唐朝以後,文人也是絡繹不絕,留下詩詞文章。到了宋代,已經沒有修習道教的傳人了。道教衰落,佛教興盛。寺內佛香終日,佛經誦經聲不絕於耳。陶弘景道場的丹竈、五井、百嶽池等遺址被佛教賦予了安神的功能,道教融入佛教,於是“幽院”改名為“澄心院”。明初洪武年間,“誠信苑”被佛教徒正式命名為“程心寺”。

多了解壹下馬鞍山的五大古剎怎麽樣?,輸入:/ask/6c3c 881615732040 . 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