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南潯鎮,雨越下越大。江南煙雨中的春天,風景獨特,江邊綠油油的花,暖暖的水。然而如今,嬌嫩的粉色早已散落成泥,漫天飛舞的柳絮也漸漸淡去,最後隱沒在梧桐樹的綠色背後。明天,2008年5月5日,將是農歷新年的長夏。
我聽說南潯不壹樣。這座始建於南宋(1252)年春,至今已有740多年歷史的江南小城,在太湖南岸的水鄉深處,如壹位水畔美人般柔美,自古以來吸引無數目光。
走在南潯的老石板巷子裏,看到的是白墻白瓦,上翹的飛檐,彩虹般的石橋,還有如畫的院落。突然,我已經進入了歷史,我的思緒被河上搖來搖去的木船搖得很遠很遠。直到巷子深處飄出濃郁的酒肉香氣,才突然回到人間煙火的現實。
不禁想起鳳凰、麗江、同裏、婺源這樣的小鎮。他們在很多方面真的很像。每壹個保存下來的古鎮,都離不開歷史故事、文化積澱、建築風格、人文特色。但是,走在南潯鎮的雨中,我知道有些不同。天不高,但很空;水不是洶湧的,而是溫柔的;就連河邊的垂柳也是婀娜多姿。水邊的小館子坐了下來,喝了幾杯尋酒,聽了絲竹柔美的聲音,吳儂軟語。我心裏唯壹期待的,就是喝醉了不想醒。
百家樓、孝廉莊、張世明舊居、葉嘉圖書館、張靜江故居等。,南潯的名勝古跡隨處可見。我最喜歡的是壹百棟。白堿樓位於小鎮的東北部,沿著老運河的東西兩岸而建。相傳是明朝禮部尚書董粉為其保姆和仆人所建。初建時約有100棟,故稱“百樓”,此名壹直保留至今。白建樓的特點是臨江而立,沿河蜿蜒,石橋相連。
我喜歡白家樓,因為它保存了原貌,河兩岸的建築古樸典雅,精致莊重;這裏沒有商店,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悠閑地生活在那裏的居民,在長廊玩耍的少年,在河邊挑水的洗衣婦和老人,空氣中飄來的飯菜的香味,電視裏的評彈說唱,都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五壹假期剛過,遊客寥寥無幾。更何況這樣的雨天,風斜著吹,壹波又壹波的雨水打在我的臉上和身上。即使我到了長夏,天氣仍然很冷。心,難免難過。在這樣壹個春花皆雨寒的季節,怎麽能不悲傷呢?我明白了,很多人來過這個古鎮,很多人從古鎮的石橋上來來往往,春花秋月,時光飛逝。誰能長久待下去?誰能永遠成為故事裏的風景?像穿過古鎮的小河,悠悠幽幽,已是歲月;而照河的人,絕不是宋朝的那個。
我在看風景,風景裏的人也在看我。人生壹世,草木皆秋。誰是誰的風景?
雨中的南潯雨中的南潯雨中的南潯雨中的南潯雨中的南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