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道樂學·國學經典” D417
《孟子》告子下
三
原文
宋□[1]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2],曰:“先生將何之?”
曰:“吾聞秦、楚構兵[3],我將見楚王說[4]而罷之。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5]焉。”
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6]。說之將何如?”
曰:“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誌則大矣,先生之號[7]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8]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仁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註釋
[1]宋□(kēnɡ):戰國學者,主張和平。
[2]石丘:地名。
[3]構兵:交戰。
[4]說:勸說。
[5]遇:說而相合。
[6]指:同“旨”,大概,大意。
[7]號:提法。
[8]終:盡。
譯文
宋□將要前往楚國,孟子在石丘這個地方碰見了他,孟子說:“先生要做什麽去?”
宋□說:“我聽說秦楚兩國要交戰,我想去面見楚王,說服他罷兵。如果楚王不高興,我就去面見秦王,勸說他罷兵。這兩個國君肯定有壹個會被我說服的。”
孟子說:“我不想聽您的詳細計劃,不過我還是想聽聽您大體的打算。您將要怎麽做呢?”
宋□說:“我打算用交戰不利的壹面來勸說他們。” 孟子說:“先生的誌向很遠大,先生的提法卻不可行。先生用利益來勸說秦、楚兩王,秦、楚兩王因為有利益才會高興,這樣也就能夠讓兩國國君罷兵,軍隊的將士們也會因為休戰的利益而高興的。當人臣子的,抱著利益之心去侍奉他的國君,做兒子的抱著利益之心去服侍他的父親,做弟弟的抱著利益之心去侍奉他的兄長,這樣壹來,君臣、父子、兄弟間便會拋掉仁義,而抱著利益之心相交,這樣做國家還沒有滅亡,這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若是先生以仁義的道理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義而高興,於是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仁義而高興,於是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仁義來侍奉君主,做兒子的心懷仁義來侍奉哥哥,這就會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間完全去掉利害關系,心懷仁義來互相對待,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的是沒有過的事情。為什麽壹定要說利益呢?”
解析
這壹篇和孟子勸說梁惠王時的觀點有些相通,主張仁義才是上策。在孟子看來,同樣的結果,可能源於不同的出發點,所以君子也應該將自己的動機問題重視起來,不可以利益為中心,而要以仁義說服為主。
四
原文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為君辟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1],不誌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為君約與國[2],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誌於仁,而求為之強戰[3],是輔桀也。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雖與之天下,不能壹朝居也。”
註釋
[1]鄉道:向往道德。鄉,同“向”,向往。
[2]與國:盟國。
[3]強戰:勉強作戰的意思。
譯文
孟子說:“現在那些侍奉君主的人都說:‘我可以為君主開辟土地,可以充盈府庫。’如今這些所謂的良臣,都是古時候所說的殘害百姓的盜賊。君主不向往道德,不立誌於仁義,而讓他富足,這和讓夏桀富足是壹樣的。(他們說)‘我可以為國君交接盟國,每戰必勝。’現在所說的良臣就是古時候殘害百姓的盜賊。君主不向往道德,不立足於仁義,他們卻要強求為他作戰,這是在輔助夏桀呀。順著今天的道路,不改變今天的習氣,即便把天下給他,他也是壹天都坐不穩的。”
解析
本篇主要進行了良臣和民賊之間的對比,也顯示出孟子重民的思想。作為臣子,壹定不能擔當“輔桀、富桀”的惡名。只有讓國君往仁義之道上行走,才是臣子該有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