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糯米包在粽子葉裏,放在鍋裏煮。以前讀書的人吃的是裹著棗的粽子,意思是“棗粽子”和“棗中”是早期學校的第壹。現在大家都喜歡包肉,蛋黃,綠豆等。在粽子裏。每年五月初五,根據個人口味,
2.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屈原投江後,很多人在後面劃船救他,到了洞庭湖就沒有了蹤跡。然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他們劃龍舟驅散河裏的魚,防止它們吃掉屈原的屍體,所以賽龍舟成了端午節的壹個習俗。
3、佩戴香囊,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主要是為了辟邪避禍。香囊裏包著朱砂、雄黃、香藥等。它們用絲綢包裹,上面用繩子和珠子穿起來,下面用流蘇系起來,做成各種香囊。現在熏衣草和茶葉也被放在香囊裏除濕除黴,青年男女送香囊表達愛意。
4.掛艾草和菖蒲也是端午節的習俗。民間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草”。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掃庭院,眉毛插菖蒲、艾條,掛在堂上。菖蒲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狹長的葉子中還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滯、殺蟲、殺菌的藥物。菖蒲葉呈劍狀,插在門口可辟邪,故方士稱之為“水劍”,後有習俗引申為“普劍”,可斬千邪。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節、天中節、龍舟節等。端午節是壹個古老的民間節日,起源於中國。它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落舉行的圖騰節日。也起源於壞月壞日、盛夏時節、蘭花浴和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總之,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的百越,從北方把農歷五月初五作為“壞月壞日”,註入了夏季“祛病防疫”的時令風尚,把紀念內容附加到屈原跳江自殺等歷史人物身上,最終形成了端午節文化。
擴展數據:
“端午”壹詞最早出現在西晉名臣周初所著的《方誌》中:“仲夏的端午節,又叫五月五日,與夏季的至日相同。”段,古漢語有始有初的意思,叫它“端午”就跟叫它“初五”壹樣。古人習慣把五月的頭幾天稱為首尾相連。元代陳《歲時錄》雲:“城塵人以五月初壹為首尾,初二為首尾,連五為首尾。”古代以天幹地支為歷年,以“五月”、“午月”為歷年。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端午節的習俗註入了夏季驅邪、疾病防疫和紀念歷史人物的內容。夏天也是驅趕瘟疫的季節,端午節少不了有“祛病防疫”的活動。按陰陽數,午為陽,重午最陽;中午,太陽到達天頂,達到最高點,這是太陽到達太陽的壹天;陽氣旺盛時,陰陽邪會下降,有利於借助剛陽正氣驅邪消愁。因此,端午節被視為陽氣和正氣匯聚的吉日。
百度百科-端午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