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中秋國慶的現代詩

關於中秋國慶的現代詩

關於中秋國慶的現代詩如下:

1、《中秋的月亮》:八月中秋的月亮,是最亮最圓的,月亮升起,撒下壹片銀灰,竹梢上,歸巢鳥兒安睡,池塘裏,魚兒躍出碧光,水裏壹個月亮,天上壹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裏,水裏的月亮在天上,人們聚在桌前,分享著圓圓的月餅,柚子長得是那麽可愛。

2、《秋的月亮》:秋的月亮普照著大地,也照亮了房前的晚玉米,城裏人都在舉杯賞月,農村人大都在掰晚玉米,我慨嘆這中秋佳節的無奈,因忙碌而不輕松自在,嫦娥在抱著玉兔觀望。

向人間撒下壹片輝煌,玉米的胡須格外張揚,金黃的玉米閃閃發光,肆虐的飛蟲纏繞在身上,蛐蛐的鳴叫再告白夜的淒涼,坐在玉米堆上,品嘗著月餅的香,那別樣的味道啊,匯成了壹堵鐵壁銅墻。

3、《月亮升起》:月亮升起,有雕歸巢的聲音,有魚兒躍出碧光,有琴聲演繹古老傳說,好多不知誰的眼睛,落於白樺樹上眨眨地,透出智慧和孤傲,夜裏,卻拋給月亮,無限柔情,也是那晚,貼在窗上的那些,姥姥剪出的窗花,被冰淩花裹著,在我的夢中,溶化了。

節日起源

中秋節是由天子夕月、秋社、賞月以及月宮的傳說等多種風俗事項匯合而成的,它起源於先秦,最後定型於唐朝。由於秋分的晚上不壹定有月亮,有月亮也不壹定圓,未免大煞風景,於是民間漸漸把秋分祭月放到中秋了。

夕月即古代天子秋分祭祀月亮。《周禮·春官宗伯·典瑞》鄭玄註:“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史記·孝武本紀》裴骃集解引應劭語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拜日東門外。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現在北京的月壇,原名夕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秋分祭月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