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詩詞發展史?!

中國詩詞發展史?!

詩歌在中國源遠流長,綿延數千年,取得了光輝燦爛的成就。

早在西周至春秋時代,我國詩歌就已產生了大批輝煌篇章。

其標誌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出現。

《詩經》收詩305篇,分“風”、“雅”、“頌”3部分,都是可以配樂演唱的。

《詩經》的篇章大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句式以四言為主,多用重章疊句,為後世文學創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礎和藝術底蘊。

戰國後期,在南方的楚國產生了壹種具有楚文化獨特風采的新詩體——楚辭(騷體)。

楚辭句式長短參差,以六言、七言為主,多用“兮”字。

楚辭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運用這種形式創作了《離騷》、《九歌》、《九章》等不朽詩篇,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第壹位偉大詩人。

其代表作《離騷》,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為宏偉瑰麗的長篇抒情詩。

屈原之後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辭作家。楚辭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從民間集體歌唱發展到詩人獨立創作的更高階段。

《詩經》和楚辭,是後世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在文學史上並稱“風騷”,***同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並駕齊驅、融會發展的優秀傳統,並垂範於後世。

漢代前期,文人詩壇相對寂寥,民間樂府頗為活躍。

“樂府”原指國家音樂機構,後代將樂府所收集與編輯的可以配樂演唱的歌辭也稱為“樂府”。漢樂府民歌是漢樂府的精華。漢樂府民歌繼承《詩經》民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傳統,多“感於哀樂,緣事而發”,通俗易懂,長於敘事,富有生活氣息,句式以雜言和五言為主,體現了詩歌藝術的新發展。

《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民歌中最優秀的作品,也是敘事詩的代表作。《孔雀東南飛》是我國詩歌史上第壹篇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壹的長篇敘事詩,凡353句,1 765字,被稱為“長詩之聖”、“古今第壹首長詩”。

在漢樂府的影響下,文人五言詩逐漸發展成熟,其標誌是東漢末年出現的《古詩十九首》。這是—組由寒門文人創作的抒情短詩,情調感傷,言短情長,委婉含蓄,質樸精練,被譽為“壹字千金”、“實五言之冠冕”。

漢末魏晉時期,文學進入自覺時代:建安時代。

“世積亂離,風衰俗怨”,文人詩歌卻呈現了“五言騰踴”的大發展局面,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為中心組成鄴下文人集團。他們的詩作大多反映時代動亂和人民疾苦,抒寫個人理想抱負,具有“慷慨以任氣”、“誌深而筆長”的風格,此即後世稱道的“建安風骨”。

建安詩歌以曹植和王粲的成就最為傑出。

魏晉之交,世風變易,“竹林七賢”是正始時期的代表詩人群體,其中阮籍、嵇康名聲最著,成就最高。

阮籍的82 首《詠懷詩》是我國第壹部規模較大、內容豐富的個人抒情五言組詩,嵇康則開拓了四言詩的新境界。

西晉太康年間,詩壇上有“三張二陸兩潘壹左”之稱。

陸機、張協、潘嶽等人的作品追求麗辭縟采,開中國詩歌雕琢堆砌的流風;左思則獨樹壹幟,繼承建安文學傳統,其《詠史》8首借詠史來抒懷,情調高亢,筆力矯健,有 “左思風力”之稱。東晉玄言詩泛濫壹時,直到東晉末年陶淵明的出現,才使詩壇驟添異彩。陶詩多寫田園生活,風格自然沖淡,“質而實綺,臒而實腴”(蘇軾語),對唐代山水田園詩派有直接影響。

南北朝時期,南方的代表詩人有謝靈運、謝、鮑照等。

謝靈運開創了山水詩,實現了玄言詩向山水詩的轉變。謝受其影響,正於描寫山水,與謝靈運合稱為 “大小謝”。鮑照擅用七言古體抒發憤世嫉俗之情,風格俊逸豪放,為唐代七言歌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北方最有成就的詩人是由南入北的庾信,他以剛健之筆寫鄉關之思,融合南北詩風,成為六朝詩歌的集大成者。南北朝樂府民歌足與漢樂府前後輝映。南朝民歌清麗婉轉,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獷剛健,代表作是《木蘭詩》。

唐代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詩體完備,流派各異,名家輩出,成就卓著。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和稍後的陳子昂,上承漢魏風骨,力掃齊梁宮體頹靡詩風,發出清新健康的歌唱,為唐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盛唐時期首先出現兩大詩歌流派:

壹是以王維、孟浩然等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多摩山範水,抒寫閑情逸致,風格清新自然;

二是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多寫邊塞風光和軍旅生活,或慷慨悲壯,或雄奇瑰麗。接著李白、杜甫橫空出世,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雄視古今的“雙子星座”。

“詩仙”李白繼承和發揚中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歌頌祖國大好河山,表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感情奔放熾烈,風格豪放飄逸。

“詩聖”杜甫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現實主義精神,其詩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代風貌,被譽為“詩史”,感情內在深沈,風格沈郁頓挫。李、杜分別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成就而成為澤被百代、彪炳千秋的偉大詩人。

安史之亂後,進人中唐時期,經過短期的過渡,唐詩呈現第二次繁榮。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倡導了壹場新樂府運動。他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創作了《新樂府》、《秦中吟》等針砭時弊的諷喻詩。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是古代長篇歌行名篇,扣人心弦,傳誦至今。

與元白詩派追求平易通俗不同,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韓孟詩派崇尚險怪,以散文手法作詩。此外各具藝術個性的詩人還有劉禹錫、柳宗元等。

中晚唐之交出現的“詩鬼”李賀,其詩冷艷深幽,恢奇詭譎,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晚唐之世,詩風趨於卑弱,感傷色彩較濃,惟杜牧、李商隱成就最高,有“小李杜”之譽。杜牧擅七絕,詠史懷古、抒情寫景,無不清新俊逸,風姿絕代。李商隱工七律,風格深情綿邈,綺麗婉曲,尤其是“無題”詩,更是意蘊雋永,興寄深微,沈博絕麗,獨擅勝場。

宋詩總體成就不如唐詩,但別開天地,自有特色。

對比而言,唐詩主情韻,開朗俊健,以境取勝;宋詩主理致,深幽曲折,以意勝。宋初詩人楊億、錢惟演等學李商隱,號西昆體。王禹俘、梅堯臣、蘇舜欽等反對西昆體,反對只講聲律辭藻與缺乏社會內容的流弊,奠定了宋詩健康發展的基礎.

歐陽修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恢復關註現實的傳統,宋詩註重氣骨、長於思理的傾向愈益明顯。

北宋詩壇影響最大的是“蘇黃”。蘇軾是宋代文藝創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作家,其詩說理抒情,自由奔放,發展了宋詩好議論、散文化的傾向。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宗主,註重詩歌語言的借鑒和創造,主張“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壹字無來處”,其詩宗尚杜甫,瘦硬生新,屬於江西詩派的還有陳師道、陳與義等人。

南宋詩人的傑出代表是“中興四大詩人”(陸遊、尤袤、楊萬裏、範成大),他們都出於江西詩派,而終能自成壹家。陸遊是宋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存詩近萬首,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南宋後期出現了“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他們的作品現實感不強,詩格比較浮弱。到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愛國詩篇,為宋代詩壇添上了最後壹抹光彩。金代最傑出的詩人是元好問,其詩內容豐富,“沈摯悲涼,自成聲調”(趙翼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