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初三歷史問題

初三歷史問題

列寧格勒

五四運動時期在青島雕刻,為五四運動服務。

王盡美王盡美(1898-1925),原名瑞俊,又名燼美、燼梅,字灼齋,山東省諸城市枳溝鎮大北杏村人。中國***產黨創始人之壹,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黨的創建和早期革命活動中,做出了卓越貢獻。

目錄[隱藏]

簡介

生平偉大的無產階級戰士

多才多藝的青年誌士革命界裏的“詩人”

倍受歡迎的“革命歌曲家”

創辦報刊撰寫文章

簡介

生平 偉大的無產階級戰士

多才多藝的青年誌士革命界裏的“詩人”

倍受歡迎的“革命歌曲家”

創辦報刊撰寫文章

簡介

王盡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出生在山東省莒縣大北杏村(今屬諸城市),是山東黨組織早期 王盡美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產黨創始人之壹。1918年,考入山東省立第壹師範學校,期間積極投身五四愛國運動,被推舉為山東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壹。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後,他被發展為外埠會員。同年11月,他與鄧恩銘等發起成立勵新學會,創辦《勵新》半月刊,任主編。《勵新》半月刊積極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登載了許多有關社會改造的文章,抨擊時弊,啟發青年覺悟。 1921年春,他與鄧恩銘等發起創建濟南***產黨早期組織。7月,他們壹同赴上海出席中國***產黨第壹次代表大會。為此,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王盡美,並“盡善盡美唯解放”,抒發了為實現***產主義理想而獻身的信念。 黨的壹大之後,在中***中央代表的指導下,王盡美在山東建立了中國***產黨山東區支部,任書記。1922年1月,他和鄧恩銘、高君宇等人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壹次代表大會。同年6月,為適應工人運動發展需要,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分部建立,王盡美任主任。7月,他赴上海出席黨的二大。會後,他同鄧中夏、毛澤東等人***同起草《勞動法大綱》,成為這壹時期黨指導工人運動的綱領。 按照黨的指示,他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積極領導開展工人運動。1922年10月,在他直接領導下,京奉鐵路山海關工人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大罷工,歷經9天,取得鬥爭勝利。緊接著,他作為總同盟罷工指揮部重要成員之壹,參加領導秦皇島開灤五礦工人總同盟罷工鬥爭。同年11月,他在山海關領導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1923年1月,他領導建立京奉鐵路總工會及山海關分會,任總工會秘書。同年2月,被反動軍警逮捕,後被工人營救獲釋。繼續主持山東黨的全面工作。 黨的三大後,王盡美根據黨的決議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並於1924年1月出席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12月,去北京參加李大釗組織的國民會議運動講演大會。歸途中,在天津飯店受到孫中山的接見,並被孫中山委以國民會議特派宣傳員。這期間,他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革命統壹戰線的方針政策,奔波於濟南、青州、濰縣、青島等地,指導開展促成國民會議運動,積極建立與發展國***合作的革命統壹戰線,並利用國***合作的有利形勢,擴大黨的影響,發展黨的組織,使山東黨的工作迅速發展。同年11月任中***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 長期的忘我工作和艱苦生活,使王盡美患上了嚴重的結核病。1925年春節前夕,因疲勞過度吐血暈倒,進院治療。時值工人運動蓬勃發展之際,他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島投入戰鬥。他與鄧恩銘等壹起組織領導膠濟鐵路全線、四方機廠工人大罷工,並成立了膠濟鐵路總工會。4月,他去青島與鄧恩銘等壹起領導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同盟大罷工,迫使日本資本家簽訂了9項復工條件。同年6月,因肺病復發,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回到家鄉養病,後到青島治療。病重期間,他請青島黨組織負責人筆錄了他的遺囑:“全體同誌要好好工作,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和***產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鬥到底。”8月19日,王盡美在青島逝世,終年27歲。[1]?[2]?[3]?

生平

偉大的無產階級戰士

王盡美,原名王瑞俊,字灼齋,1898年6月14日出生在山東莒縣大北杏村(現屬諸城市)的壹個王盡美佃農家庭。他自幼聰穎好學,曾給地主家陪讀,後於枳溝鎮高小畢業,在家務農多年。農暇刻苦自學,酷愛進步書刊,關心國家大事,較早萌發了民主主義思想與救國救民的誌向。 坐落在諸城縣、莒縣、日照三縣交界處的北杏村,山清水秀。銀帶般的濰河,蜿蜒起伏的沂山山脈,壹望無際的昌濰平原,在落日余輝下構成了壹幅恬靜而又美麗的圖畫。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6月14日,東魯英萃王盡美就誕生在這依山傍水的村子裏。 王盡美出身於壹個佃農家庭。他才思敏捷,勤奮好學。幼年曾在地主家陪讀,後於枳溝高小畢業 ,在家務農2年。農暇刻苦自學,酷愛進步書刊,關心國家大事,較早萌發民主主義思想與救國救民的誌向。1918年考入山東省立第壹師範學校,臨行前揮毫作詩,以抒情懷。詩日:“沈浮誰主問蒼茫,古往今來壹戰場。濰水泥沙挾入海,錚錚喬有看滄桑。” 1919年,“五四”運動的風潮波及全國,王盡美被選為省壹師北園分校代表,積極聯絡學生建立愛國反日組織,帶領同學參加集會、遊行,開展宣傳活動。1920年秋,他與鄧恩銘等發起組織“勵新學會”,創辦《勵新》半月刊,積極研究宣傳新思想、新文化。1921年初又組織“勞動周刊社”,出版《濟南勞動周刊》進行“提高勞動者地位”、“改善勞動者生活”的宣傳,為革命進行了壹定的思想準備。同時加強同北京、上海等地***產主義者的聯系,積極醞釀建立***產主義組織。不久,在李大釗同誌的幫助下,秘密建立濟南***產主義小組。同年7月,他和鄧恩銘以濟南***產主義小組代表的名義赴上海參加中國***產黨第壹次代表大會。中國***產黨的建立更加堅定了他為實現盡善盡美的***產主義崇高理想而獻身革命的信心與決心,並改名王盡美。 會後,王盡美回到濟南。為了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 ,9月建立了 “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發展會員數十人。同時,積極領導開展工人、學生、農民運動和統壹戰線等各項活動。1921年冬,被省立壹師以“危險分子”嫌疑開除學籍,從此專門從事革命工作。1922年1月,與鄧恩銘、王象午、王復元、王樂平等作為山東的***產黨、國民黨及產業工人代表,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壹次代表大會。會後留蘇參觀學習。5月回國,建立中***濟南小組(直屬中央),王盡美任組長。6月上旬,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支部,盡美任支部主任。時值軍閥政府警察廳通令征收理發業“衛生執照”捐,盡美趁機組織發動理發工人大罷工,迫使反動當局答應免去“衛生執照”捐、全部釋放被捕工人、允許自由組織工會等三項條件。罷工的勝利,使廣大工人受到很大鼓舞,為濟南開展工人運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為從理論上武裝工人群眾,更好地開展工人運動,1922年7月創辦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支部機關刊物《山東勞動周刊》。 1922年7月中旬赴上海參加中國***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向大會匯報了遠東各國***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壹次代表大會精神及列寧對中國革命的重要指示。會後,黨中央派陳為人來山東幫助建立中***濟南支部(直屬中央),王盡美任書記。8月調北京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參與制定《勞動法大綱》。9月奉派去山海關、秦皇島等地領導工人運動,建立黨組織。在他領導下,京奉鐵路山海關工人於10月3日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罷工鬥爭,歷經9天,終於取得勝利,爭得工人俱樂部的合法地位,有力地推動了京奉鐵路全線各地的罷工鬥爭。繼之參加領導了秦皇島開灤五礦工人總同盟罷工鬥爭。1922年11月,領導建立秦皇島地區第壹個黨小組。 1923年1月,又領導建立京奉鐵路總工會及山海關分會,盡美任總工會秘書。後因敵人通令緝捕,中***中央決定於1923年2月調王盡美重回山東負責黨的領導工作。10月任中***濟南地方委員會書記,與王樂平等在濟南組織“平民學會”,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介紹蘇聯十月革命經驗,開展革命活動。不久,根據中***“三大”決議規定參加了國民黨,並於1924年1月出席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的第壹次代表大會。12月又代表中***濟南地委去北京聽取李大釗的報告。歸途中在天津飯店受到孫中山的接見,並被孫委以國民會議宣傳員特派員。其間,他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方針,積極建立與發展國***合作的革命統壹戰線,並利用國***合作的有利形勢,積極擴大***產黨的影響 ,建立黨的組織,使山東黨的工作迅速發展。長期的忘我工作和艱苦生活,使他患了肺結核。 1925年春節前夕,在濟南與反動的基督教徒連續進行3天大辯論,因疲勞過度吐血暈倒,住進醫院治療。時值國民會議促成會和工人運動蓬勃開展之際,盡美心急如焚,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島投入戰鬥,廣泛聯系群眾,到處開會演講。在他的艱苦努力下,迅速成立了青島國民會議促成會。2月正式成立中***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盡美為委員,他與鄧恩銘壹起領導膠濟鐵路全線和四方機廠工人大罷工,並取得勝利,成立了膠濟鐵路總工會。3月1日,他與王哲壹起去北京參加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並於3月12日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的葬禮。4月又去青島與鄧恩銘壹起領導青島紗廠工人第壹次聯合大罷工,迫使日本資本家簽定了9項復工條件。同年6月,因肺病復發,在組織的安排下回到故鄉養病,受到親人、鄰居、同學、故友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後因病重又到青島醫院治療。病危期間,他請青島黨組織負責人筆錄了他的遺囑:“希望全體同誌要好好工作,為無產階級及全人類的解放和為***產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鬥到底。” 1925年8月19日逝世,終年27歲。 王盡美同誌逝世後,青島黨組織及在青工作的戰友為他舉行了追悼會,黨組織負責人宣讀了他的臨終遺囑。嗣後,派人把他的靈柩送回大北杏村安葬在村東南的棗行墓地。1959年,中***山東省委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將王盡美遺骨遷到濟南英雄山(四裏山)烈士陵園。1971年中***諸城縣委在大北杏村前的喬有山上修建王盡美烈士紀念館。盡美同誌的故居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

多才多藝的青年誌士革命界裏的“詩人”

王盡美擅長賦詩填詞,儼然壹位蜚聲革命界的“詩人”。 王盡美寫詩直抒胸臆,激勵自己為中國革命奮鬥不止。十月革命以後,中國正醞釀著新的革命高潮,少懷遠大誌向的王盡美亦覺察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革命氣息。他決定遠離家鄉,到文化發達、消息靈通的大城市去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1918年春末夏初的壹個早晨,王盡美背起簡單的行裝,依依不舍地告別飽經風霜的祖母、母親和剛剛結婚不久的妻子,躊躇滿誌地奔赴濟南。在臨行之前,他登上村前的南嶺之巔,眺望著家鄉的河山,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揮筆寫下了鏗鏘有力、氣勢磅礴的詩句,“沈浮誰主問蒼茫,古往今來壹戰場。濰水泥沙挾入海,錚錚喬有看滄桑。”表達了自己在踏上新的人生征途之際,對不平等社會的無比憤懣和改造現實社會的遠大誌向。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國***產黨第壹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王盡美和鄧恩銘作為濟南***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參加了這次大會。這次大會使王盡美受到很大的教育,使他的革命思想更加進步。會後他情不自禁地作了《肇在造化--贈友人》壹詩,“貧富階級見疆場,盡美盡善唯解放。濰水泥沙統入海,喬有麓下看滄桑。”抒發了自己為解放 全人類實現盡善盡美***產主義崇高理想的激情,並將名字改為“盡美”。 王盡美不僅寫詩暢抒胸懷,而且寫詩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宜傳革命思想。有壹次,他到省立壹中夥房中去,同夥房工人攀談。在攀談 中,王盡美了解到炊事員老王由於家庭困苦而終日憂愁,於是就循循善誘地給他講解蘇聯窮人如何翻身作主人的道理,並在老王的扇子上題了壹首詩,“為何貧困並非命,乃因世事太不公。如把腦筋肯放開,天下大事無不成。”這給了老王極大的精神鼓勵,為其僵化的思想註入了新的活力。在王盡美的影響下,老王後來到博山煤礦當了工人,並參加了中國***產黨。為了紀念王盡美對他的教誨,他在礦上改名為王開成,意思是壹個人思想開放了,以恢宏的氣魄去奮鬥,萬事皆會成功。除了深入群眾親自啟迪革命思想外,王盡美還在刊物上刊登自己的詩作宣傳革命思想。1922年7月9日,王盡美創辦了《山東勞動周刊》,這是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支部的機關刊物,由王盡美親自擔任主編。王盡美在上面刊登了自己親作的壹首詩:“無情最是東流水,日夜滔滔去不停;半是勞工血與淚,幾人從此看分明。”這首詩反映了工人生活的困苦情況,激勵著工人為爭取自身的幸福和自由而不斷奮鬥。

倍受歡迎的“革命歌曲家”

王盡美對於音樂精湛嫻熟,吹拉彈唱,作歌譜曲,爐火純青,為其革命宣傳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工具。 王盡美對於中國的管弦樂器精通致極,令人贊不絕口。1922年1月,王盡美參加了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壹次代表大會。會後在各國代表團舉行的聯歡晚會上,他興致勃勃地用中國樂器三弦,彈奏了中國傳統樂曲《梅花三弄》等曲子。那優美的旋律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吸引了在座的每位代表。還有壹次,他到莫斯科公園遊玩,順便吹起了橫笛,那悠揚的笛聲飄蕩在公園上空,吸引了眾多遊人,爾後他們竟興奮地踏著優美的旋律跳起舞來。 王盡美還是壹位作歌譜曲的能手,他經常利用歌曲、歌謠等來宣傳革命。1919年夏天的壹個早上,諸城縣城的財神廟裏人群熙攘,革命呼聲不息,各校學生在此舉行反日救國大會。王盡美親自編寫了《長江歌》進行革命宣傳,歌詞是:“看看看,滔天大禍,飛來到身邊。日本強盜似狼貪,硬立民政官,止恥不能甘。山東又要似朝鮮,嗟我祖國,攘我主權,破我好河山,聽聽聽,山東父老,同胞憤怒聲。送我代表赴北京,質問大總統!反對賣國二十壹條,保護我山東。堂堂中華,炎黃裔胄,主權最神聖。”這思想鮮明、形式活潑的歌曲風靡壹時,成了運動的號角。 為了宣傳革命道理,教育人民群眾,王盡美編寫了適合不同階級的歌謠。當時在工人群眾中流傳著這樣壹首歌謠:“工人白勞動,廠主吸血蟲;工人無政權,世道太不公;工人站起來,革命打先鋒。”王盡美還用《蘇武牧羊》的曲譜讓工人傳唱。他為農民群眾編寫的歌謠是:“窮漢白勞動,財主寄生蟲;貧窮並非命,世道太不公;農民擦亮眼,革命天才明!”他為學生編寫的歌謠是:“反帝反封建,'五四'大運動;打爛舊世界,民族才振興;同學快覺醒,革命學列寧!”他為軍閥部隊裏的士兵編寫的歌謠是:“小兵死千萬,大官立了功;為何打內戰,道理講不清;槍口要對外,反帝是英雄!”他為店員編寫的歌謠是:“店員白勞動,財東吸血蟲;人窮並非命,世道太不公;工商聯合起,革命無不勝!”這些歌謠思想明確,道理深入淺出,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群眾中流傳頗廣,發揮了有利的宣傳作用。

創辦報刊撰寫文章

王盡美能書善寫,能做壹手好文章,在少年時代便以善寫文章而譽馳全縣。30年代,國民黨政府編撰的舊縣誌上對王盡美的刻苦好學和超人智慧有壹段專門記載,說他“自幼砥礪學行,四書沒讀完,就能作議論。” 在他短暫(年僅27歲就病逝)而又光輝的壹生中,王盡美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創辦進步報刊,撰寫文章,探索和傳播革命思想。1920年11月,王盡美聯絡鄧恩銘、王誌堅等人,以“研究學理促進文化”為宗旨,組織了進步學術團體--勵新會,並出版《勵新》半月刊,由王盡美任編輯主任。1922年7月9日,王盡美又創辦了《山東勞動周刊》,他親自擔任主編。1923年之後,他又參與主辦了《晨鐘報》、《現代青年》、《十日》》等報刊。在這些報刊中,他親自撰寫了許多重要文章和社論。如從1920年10月到1921年1月,他先後在《濼源新刊》和《勵新》半月刊上,發表了《鄉村教育大半如此》、《山東的師範教育與鄉村教育》等三篇論文,對舊教育制度進行了深刻地揭露和猛烈地抨擊。他的文章論理正確深刻,文筆生動清新,嚴厲地揭露了黑暗勢力的各種罪行及其偽善面目,有力地喚醒了沈睡的人民群眾,極大地鼓舞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同反動派進行殊死鬥爭的勇氣。 作為壹位傑出的革命家,王盡美的才華遠非兩三個方面就能概括的,詩書琴畫、口若懸河等都是他的特長。這些特長如同壹顆顆璀琛的明星照亮了他為革命事業而鞠躬盡瘁的前進道路! 毛澤東同誌在青島視察工作時,特意向山東黨的負責同誌講起王盡美說:“妳們山東有個王盡美,是個好同誌。” 1961年8月21日,董必武同誌在去武漢途中,深情地懷念起王盡美,在列車上揮筆寫了壹首《憶王盡美同誌》的詩:“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舟泛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壹代誌士王盡美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將壹份赤字丹心融化在這莽莽齊魯大地上。用青春和熱情點燃***產主義勝利之火。

洪振海(1910—1942)又名洪衍行。山東滕縣(今滕州市)羊莊鄉大北塘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到棗莊中興公司煤礦當礦工。洪振海 自幼隨父親在棗莊路礦謀生,因生活所迫經常與火車打交道,練就了飛登火車的本領,人稱“飛毛腿”。抗日戰爭時期,洪振海在黨的領導下,發動棗莊路礦工人組建了壹支活躍在山東魯南的棗莊、臨城和微山湖壹帶,威名遠揚的人民抗日武裝——魯南鐵道大隊即鐵道遊擊隊,他是第壹任大隊長。 1938年3月18日,棗莊被日軍占領。洪振海和王誌勝、劉景松壹齊奔向嶧縣人民抗日武裝駐地墓山,正式參加了***產黨領導的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他抗日決心大,作戰勇敢,很快就被提升為班長、排長,成為這支人民抗日武裝的基層

盡職盡責的國家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德裔美國物理學家(擁有瑞士國籍),思想家及哲學家,猶太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