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者》詩中的“夢”指崇高的理想。“金色的貝”指追求理想所經歷的艱辛。“桃色的珠”指艱苦努力的成果。
戴望舒的《尋夢者》與《樂園鳥》等詩作為組詩以《樂園鳥及其他》為題,發表在1932年11月出版的《現代雜誌》第二卷第壹期上。讀者壹般認為《尋夢者》這首詩,以"金色的貝"作為象征喻體,把詩人自己作為象征的本體,通過象征手法,描摹出了尋夢者追逐理想的過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現代詩人。出身於職員家庭。在杭州宗文中學求學時即喜愛文學,與杜衡、施蟄存壹起切磋詩歌藝術、辦文藝刊物等。1923年入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並於翌年就讀於該校法科。此時戴望舒在文學愛好上接近法國象征派詩歌,如魏爾倫等人的作品,這對於以後他的詩歌創作起了重大影響。作為壹位有成就的詩人,戴望舒文藝實踐的領域是寬闊的。不僅創作詩歌,而且寫散文、論文等,研究、論述的範圍不僅有大量外國文學,而且包括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等。同時,還作了大量的翻譯介紹外國文學的工作。
原文:
尋夢者
戴望舒
夢會開出花來的,
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
去求無價的珍寶吧。
在青色的大海裏,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裏,
深藏著金色的貝壹枚。
妳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妳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後妳逢到那金色的貝。
它有天上的雲雨聲,
它有海上的風濤聲,
它會使妳的心沈醉。
把它在海水裏養九年,
把它在天水裏養九年,
然後,它在壹個暗夜裏開綻了。
當妳鬢發斑斑了的時候,
當妳眼睛朦朧了的時候,
金色的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妳懷裏,
把桃色的珠放在妳枕邊,
於是壹個夢靜靜地升上來了。
妳的夢開出花來了,
妳的夢開出嬌妍的花來了,
在妳已衰老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