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舞蹈
歷史進入東周的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前221年)。由於鐵器的發明,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發生巨變革,封建制穩固確立。西周初年建立的雅樂體系,在短時期的輝煌後,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千姿百態的民間舞蓬勃興起,《詩經》中描繪各地風情的詩歌,極生動地反映了民間舞的活動情景,如《陳風.東門之枌》:“不績其麻,市也婆娑”,描寫了姑娘們忘情地舞蹈;《陳風.宛丘》:“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描寫人們不分寒冬酷暑,都醉心於歌舞。
當時,各諸侯後宮和貴族之家,都養了不少歌舞人──“女舞”,以供欣賞娛樂。表演性舞蹈取得很大的發展。東周特別是戰國時期的墓葬中,出土了許多十分優美生動的舞蹈文物。此外,著名舞人旋娟與提嫫,舞姿輕盈如《集羽》,飄拂之姿如《縈塵》,柔軟腰肢似可卷曲入懷的《旋懷》。楚舞的特點是:裊裊長袖,細腰欲折,故有“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人”之說。以扭腰出胯為特征的舞姿,已清晰地呈現出來,以輕盈飄逸柔曼為美的審美意識,亦已明確的顯示出來。這樣的審美特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壹直傳承至今。
另外壹種風格的舞蹈:如《大武》,激烈昂揚,氣勢磅礴,表現民族舞蹈的雄健和陽剛之美。剛與柔、文與武,兩種對比強烈的舞風,壹直貫穿在中國傳統舞蹈發展的進程中。
周代是中國舞蹈發展史上,第壹個集大成的時代。 ──旋娟與提嫫
距今2,000餘年前的戰國時代,出現了兩個著名舞人── 旋娟與提嫫。從有關記載分析,她們可能掌握了舞蹈與氣功中的“輕功”相結合的絕技。
據《拾遺記》載:燕昭王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310年),廣延國獻來兩個善舞女子,即旋娟與提嫫。她們容顏美麗,舞姿輕盈飄逸。她們表演了三個舞蹈:壹、《縈塵》,舞姿如空際縈繞的輕塵;二、《集羽》,如羽毛在風中飄搖回湯;三、《旋懷》,舞態身姿極柔軟,似可卷屈“入懷袖也”。
文中提及她們在鋪有四、五寸厚的香屑上舞蹈,竟“彌日無跡”。在香灰上跳了壹整天,竟沒有留下壹點腳印,如果沒有“輕功”功底,是絕對不可能的。當然,古人的記載難免有某些藝術誇張的成分,但旋娟與提嫫這兩個最早被記錄下來的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技藝,是令人驚嘆的。而舞姿輕盈,確是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崇尚的審美特征。 春秋戰國-吳越音樂及楚辭
作為當時顯學(即著名的學說或學派)代表的孔子、墨子、老子的音樂思想,對中國後世的音樂美學理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孔子不僅追求完美的人生境界,而且在音樂上也立誌“盡善盡美”。孔子以為,“善”是指樂舞的內容,其中包含了社會道德的內涵;“美”是樂舞的形式,就是指審美的標準。因此,孔子聽《韶》樂給予的極高評價,即“盡善盡美”,以至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
與孔子持相反論調的,最典型的是墨家“非樂”(即否定音樂)之說。由於墨子十分強調勤儉節約,因此反對儒家“禮樂”制度的奢華。他批評儒家“好樂而淫人,不可使親治”、“儒之道,足以喪天下”(《墨子.非儒下》)。這種思想是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場闡發的,墨子認為由於貴族們放縱的音樂行為,使百姓不堪負荷。
還有道家的“大音希聲”之說。如老子音樂思想的哲學基礎是“道法自然”。在他看來,“道”是無形、無象、無任何規定的性質。音樂的“道”,乃是“聽之不聞名為希”,其中,“希”屬於“道”的自然本性。所謂的“大音希聲”,就是指具有“道”的屬性的音樂(即最大最美的音樂)。
當時有各種學派和學說,其中有關音樂思想,為後世的音樂美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到底這些令孔子不知肉味的鐘磬之樂有多神奇,而墨子力反的貴族音樂生活如何奢侈呢?於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墓地下樂宮中,找到了形象的答案。
春秋時期的吳越(今江浙壹帶)接受了周文化的影響,並繼承了百越原有的青銅大鐃,但另壹方面仍保留了傳統的祭祀習俗,形成與中原風俗完全相悖的音樂風貌。這由《呂氏春秋.遇合篇》中所述越王愛聽“野音”的故事中可見壹斑。
此外,仍保留獵頭祝神習俗的楚國,也很早便接受了作為周文化象征的鐘磬,這從紀南城出土的戰國樂器可以看出。而當時的《楚辭》,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裏程碑,而且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中亦堪稱為壹部具濃郁古典浪漫主義色彩的鴻著。如屈原所作的《九歌.東皇太壹》,是壹部由女巫來表現並歌頌天神──東皇太壹的唱段。其中唱道:
“舉起鼓槌將大鼓敲響,舒緩的節奏啊安和的歌詠,笙列瑟行齊奏啊放聲歌唱。女巫曼舞啊服飾艷亮,芬芳彌漫啊充滿廳堂,五音綿綿啊雜錯交響,東皇太壹啊欣喜安康!”
這首詩歌將神人交會於浪漫而輝煌的祭祀場面,描繪得淋漓盡致。
至於北方,由於北方文化以史官文化為主,著重於人事且講求實際,因而在音樂上顯現出以《詩經》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