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從軍行詩詞鑒賞

從軍行詩詞鑒賞

從軍行詩詞鑒賞1

 古詩原文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壹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裏。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

 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

 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軍行萬裏出龍庭,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譯文翻譯

 北方邊塞的戰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

 執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征來的良家子弟,跨白馬執金韁的都是俠義少年。

 淩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勝驅除匈奴的左賢之官。

 歷戰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狀如李廣以石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後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

 戰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裏之遙。

 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雲。

 (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

 心如飄雪隨夫遠至於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雲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而那萬裏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

 塞外的節氣與物候與內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

 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

 從軍而去,直到離皇城萬裏去遠征。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於而和好罷戰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以邀功名呢?

 註釋解釋

 朔方:北方。郡名。西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北。

 甘泉:甘泉宮。故址在今陜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宮。漢武帝增築擴建,在此朝諸侯王,饗外國客;夏日亦作避暑之處。

 飛將:飛將軍李廣。

 祁連:山名。匈奴語意為“天山”。廣義的祁連山是甘肅省西部和青海省東北部邊境山地的總稱。綿延壹千公裏。狹義的祁連山系指最北的壹支。

 犀渠:用犀皮制成的盾牌。古代傳說中的獸名。

 玉劍:玉具劍,劍鼻和劍鐔用白玉制成的劍。

 良家子:好人家的子弟。

 金羈jī:金飾的馬絡頭。

 平明:猶黎明。天剛亮的時候。

 偃月:橫臥形的半弦月。喻天黑。半月形的陣營。

 右地:匈奴右賢王的領地。西部地區。對“左地”而言。左地,漢代匈奴左賢王轄下的上谷以東地區。

 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魚麗:魚麗陣。

 左賢:匈奴的左賢王。

 經:曾經。

 銜箭:以口含箭。猶中箭。出自李廣射石虎典故。

 金人:銅鑄的人像。指佛像。

 窮已:窮止。窮盡。

 薊門:即薊丘。

 迢遞:遙遠貌。連綿不絕貌。

 馬嶺: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馬嶺村。

 合:合起。聚集。

 龍城:有說漢時匈奴地名。為匈奴祭天之處。有說龍城是指河北盧龍。

 奇樹:少見之樹種。

 堪攀:能夠攀折。

 塞外:邊塞之外。泛指我國北邊地區。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叫“塞北”。

 殊:過期。很,甚。

 天山:亞洲中部大山系,東段在中國新疆中部。

 五原:關塞名。即漢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

 芳菲:芳香。花草盛美。

 本自:原本自然。原本出自。本來就,壹向是。

 舊來:原來,從來;向來。

 邊庭:邊境的朝堂。

 節物:時節和物品。與華異:與中華大地不同。

 冬霰xiàn:冬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春不歇:在春天裏都不能停歇。

 長風:遠風。暴風;大風。

 蕭蕭:象聲詞。常形容馬叫聲、風雨聲、流水聲、草木搖落聲、樂器聲等。形容淒清、寒冷。

 連連:連續不斷。

 映天:反映在天空。

 龍庭:匈奴單於祭天地鬼神之所。

 單於:匈奴的君長的稱號。

 渭橋:漢唐時代長安附近渭水上的橋梁。離別之地。

 拜:拜服。

 詩文賞析

 《從軍行》屬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

 在歷代眾多《從軍行》詩作中,盧思道的這首是傳播得較為廣泛的。據《古今詩話》載: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樓就吟詠了本詩中的“庭前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句,可見在唐代這首詩就很受欣賞。

 古樂府《從軍行》大多寫軍旅生活的艱苦和征人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這首詩的前半部是寫征戰將士英勇奮戰,長戍不歸的戎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詩篇壹開頭,便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北方的烽火接連不斷地傳來戰爭的消息,軍情緊急,令人擔憂。甘泉是西漢的皇宮名,“照甘泉”在這裏代指向朝廷報警。“飛將”即西漢著名將領李廣。接著,詩中便描繪了這位“長安飛將”的英姿。“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簫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犀渠”是盾的壹種。“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這兩句中“右地”指右北平,左賢代指匈奴的重要首領。“平明”和“薄暮”寫出了將士們在邊塞度過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偃月”和“魚麗”是古代的兩種戰陣的名稱。這裏詩人用了極簡煉的文字,生動地寫出了將士們緊張的征戰生活。“屯右地”“逐左賢”都是李廣所為。接下來“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用了兩個典故。《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道:“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山上金人曾祭天”也用的是漢代典故,漢大將霍去病出征西域,獲勝,“收休屠祭天金人”。詩人通過這兩個典故進壹步表現出征匈奴的將士的神威,也正因為有了這些英勇的將士,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詩的前半部著重塑造了飛將軍李廣的形象,以李廣來代指當時的征戰將士,采取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寫法,既是贊揚漢代名將李廣的業績,又是當時征戰將士生活的寫照。把歷史和現實揉合在壹起。

 自“天涯壹去無窮已”開始,寫將士和他們妻子的兩地相思。詩從兩處落筆,感情轉為憂怨。“無窮已”原指路途遙遠,這裏寫出了將士們遙無歸期的征戰生活。“薊門”“馬嶺”“龍城”均為北方的地名,在這裏都是虛指。連年的戰爭使將士家中的親人,對著遙遠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詩人用襯托的手法寫出了戰爭的長期和殘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五原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北,這裏寫了親人們在極寒冷的塞外,遠隔千裏,因此人們只能發出“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的嘆息。《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中有《關山月》曲,《樂府題解》說:“關山月,傷離別也”在寫征夫思婦的詩中,常用到關山和月。人們想著萬裏之外的親人,誰能獨自欣賞那美麗動人的月亮呢?“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既寫出了邊地將上的生活苦寒,又寫出了他們悲切的怨情。“傷馬骨”出自陳琳的“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冬去春來,在遠離故土的異地他鄉,將士們度過了多少日日夜夜,“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雁歸而人未歸,蕭蕭長風,行行歸雁,蘊含著征夫思婦無限的思鄉離情。

 “從軍行,軍行萬裏出龍庭”可說是全詩的總結,龍庭是匈奴祭祀的地方,“出龍庭”在詩中指出征之遠。“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意思是說匈奴已投降了,將軍再到哪裏去建功立業呢?言外之意是:邊塞的將士總該回來了吧!

 《詩藪》說“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盧思道《從軍行》,薛道衡《豫章行》,音響格調鹹自停勻,氣體豐神,尤為煥發。”可以說《從軍行》影響了唐以來的七言歌行。

 隋朝統壹了分裂三百來年的中國,結束了東晉以來南北對峙的局面。作為隋代的詩人盧思道,在他的詩中,也融會了南朝和北朝的風格,在《從軍行》中,既寫將士的英勇出征,又寫了思婦閨怨,既有“長安飛將出祁連”“白馬金羈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的清麗、哀怨,南北的風格在盧思道的《從軍行》裏得到了較和諧的統壹。

從軍行詩詞鑒賞2

  從軍行

 楊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試題

 1。請簡要概括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2。“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從哪兩個方面描繪了激烈悲壯的戰爭場面。

  參考答案

 1。詩中寫了壹位書生從軍邊塞,抵禦外患的過程(意思相近即可)。

 2。視覺、聽覺或色彩、聲音 。

  作者簡介

 楊炯:(650-693?),華陰人,排行七。顯慶四年(659)舉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補校書郎,天授元年(690)與宋之問同直習藝館。後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擅長五律,語言精麗嚴整,風格警勁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詩》存詩壹卷。

  註釋

 ①從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②“烽火”句:化用《漢書·匈奴傳》“烽火通於甘泉、長安數月”語意。西京,指長安。

 ③牙璋: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鳳闕:指長安宮闕。《史記·封禪》:“(建章宮)其東二十余丈。”

 ④龍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

 ⑤雕:此處意為“使脫色”。旗畫:軍旗上的彩畫。

 ⑥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譯文

 報警的烽火已經傳到了長安,軍情危急。壯士的.心裏難以平靜。帶著用兵的符信離開了都城,精銳的軍隊開赴敵人的巢穴。戰鬥正是激烈的時候,大雪紛飛,軍旗上的彩畫都雕殘了,急風雜著鼓聲呼嘯著。寧願作壹名普通的百夫長浴血殺敵,也勝過作壹個百無用處的書生啊?

  鑒賞

 “初唐四傑”的從軍、出塞之作,表現知識分子立功邊陲的壯誌豪情,慷慨雄壯,令人感動,對盛唐邊塞詩的高度繁榮和成熟,有壹定的影響。楊炯的從軍行,是代表作之壹。

 《舊唐書·高宗紀》載: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慶陽壹帶,裴行儉奉命出征。楊炯此詩當作於此時。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壹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首聯寫邊報傳來,激起了誌士的愛國熱情。詩人並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壹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壹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用誇張的手法寫外患嚴重,情勢危急,生動傳神的把戰事緊急的軍情傳遞給讀者,並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壹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調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這裏,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顯然唐軍已經神速地到達前線,並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壹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五六兩句開始寫戰鬥,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

 頸聯“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大雪彌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後句從人的聽覺出發: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壹起。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征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

 詩的尾聯:“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誌豪情。艱苦激烈的戰鬥,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寧願做個下級軍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表達了詩人忠貞的報國之心。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裏,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壹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壹概略去不寫其次,詩采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壹個典型場景跳到另壹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鬥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壹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壹種壹氣直下、壹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從軍行詩詞鑒賞3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翻譯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遮得連綿雪山壹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裏,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註釋

 1.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寧市西。

 2.雪山:祁連山脈。

 3.孤城:當是青海地區的壹座城。壹說孤城即玉門關。

 4.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5.樓蘭:漢時西域的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壹帶。西漢時,樓蘭國與匈奴聯合,屢次遮殺漢朝派往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計刺殺樓蘭王,"遂持王首還詣闕,公卿、將軍議者,鹹嘉其功"(《漢書·傅介子傳》)。此以樓蘭泛指西北地區的敵人。

  古詩賞評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延千裏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壹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壹個鳥瞰,壹個概括。

 為什麽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壹是吐蕃,壹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壹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註,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裏。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壹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誌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壹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壹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壹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沈傷感的。

 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沈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壹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誌的同時,並不回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壹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壹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壹,是王昌齡絕句的壹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全詩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的宏偉壯誌。

從軍行詩詞鑒賞4

 很多小朋友都有這樣的苦惱:語文學習效率不高、語文成績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師責備,準備了 從軍行 ,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高效地學習!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註釋]

 1.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多寫軍隊務旅征戰之事。王昌齡作的《從軍行》***七首,這裏選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長雲:多雲,漫天皆雲。雪山:終年積雪的山,指祁連山。

 3.孤城:指玉門關,因地廣人稀,給人以孤城之感。這句詞序倒裝,意思是“遙望孤城玉門關”。

 4.穿:磨破。金甲:戰衣,是金屬制成的盔甲。

 5.破樓蘭:借指徹底消滅敵人。樓蘭:漢時對西域鄯善的稱呼,詩中泛指當時侵擾西北邊區的敵人。

 [今譯]

 青海湖連綿不斷的大片烏雲,

 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

 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

 那正是春風都吹不到的玉門雄關。

 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

 將士們身經百戰磨穿了鐵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

 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賞析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裏,卻同在壹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壹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裏存在兩種誤解:壹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壹種誤解即因後壹種誤解而生。壹、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裏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壹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壹個鳥瞰,壹個概括。為什麽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壹是吐蕃,壹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壹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註,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裏。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壹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誌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壹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壹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壹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沈傷感的。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沈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壹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誌的同時,並不回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壹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壹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壹,是王昌齡絕句的壹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劉學鍇)

 希望為大家提供的 從軍行 ,能夠對大家有用,更多相關內容,請及時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