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抗倭名將---戚繼光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抗倭名將---戚繼光

戚繼光 戚繼光(1528 -1587 年)於明朝中期出生在山東登州(今蓬篥)壹位武將的家庭。他自小就刻苦好學,從他父親戚景通那兒學到許多軍事知識。十七歲那年,他承襲父職為登州衛指揮全事,後來考中武舉,又升任都指揮金事,負責山東沿海的禦倭防務。 倭寇是日本內戰中失敗的武士和壹些失去生計的人 他們在元未明初駕著海盜船只,到我國沿海進行搶掠。明朝初年,由於社會安定,海防鞏固,倭患尚未釀成大禍。明朝中期以後,特別是在嘉靖年間,隨著政治的腐敗,海防的松弛,倭寇的侵擾日見猖獗。他們同明朝沿海奸商、海盜等相勾結,不時竄犯我國東南沿海,有時甚至闖入內地,燒殺淫掠,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面對倭寇的橫行,戚繼光憤慨地賦詩說:「 ”封候非我願,但願海波平”,立誌掃平倭寇,保衛海疆。他認真訓練土兵,整頓軍紀,修復衛所,加固工事。山東的海防日漸鞏固倭寇不敢再來這壹帶騷擾。1555 年秋、朝廷見或繼光禦倭有方,把他調到倭患最嚴重的浙江地區,第二年,提升他為參將,讓他負責鎮守寧波、紹興、臺州三府。他招募義烏的礦工和農民,加以訓練,教以陣法,建立了壹支紀律嚴明,武藝精強的「 ”戚家軍”。他們接連打了幾次大勝仗,基本上解除了浙江的倭患。 戚繼光因為戰功卓越,升任為都指揮使,1562年被調往福建平倭。這壹年的農歷七月,他率領六千戚家軍,從溫州的平陽披荊斬棘,穿越三百裏的偏僻小路,進入福建。侵擾福建的倭寇,主要集中在橫嶼、牛田和林墩三個據點。橫嶼是倭寇的大本營,而倭寇的頭目則在林墩紮營。戚繼光決計先破橫嶼,再乘勝破牛田,最後搗毀林墩的寇巢。橫嶼是寧德縣城東北的壹個小島,離岸十裏,四面皆水路險隘,島上建有木城,周圍還構築許多堅固的防禦工事,壹千多名倭寇結營於此,憑險據守。附近的寧德、福清還有壹萬多名倭寇,他們互相應援,很難對付。戚繼光采用「 ”削枝弱幹”的辦法,先發兵進攻橫嶼對岸的張灣,並張貼告示實行招撫,迫使壹千多名倭寇的脅從分子繳械投降。接著戚繼光揮師東進,直攻橫嶼。從海岸到橫嶼,中間連著壹處淺灘,漲潮時灘沒水中,片汪洋,落潮時水退灘出,又是壹片泥濘,極難通過。八月初的壹個清晨,戚繼光命令每個士兵都帶上草束,乘著落潮,鋪在泥 灘上,匍匐前進。他們奮勇沖上小島,有的施放鳥銃,有的挽弓射箭,有的投擲標槍,有的揮 九舞狼筅(狼筅,用長竹竿做柄的武器,前部留有密枝,梢部裝有利刃)、腰刀,同倭寇展開了肉搏戰,不到半天工夫,就把倭寇全部殲滅了。 過了中秋節,戚繼光又率領軍隊南下福清,直指牛田。牛田在福清縣城東南三十裏,靠近海邊。它與周圍的杞店、上薛、西林、木嶺、新塘等據點連成壹氣,絡繹三十多裏,勢若長蛇。為了麻痹敵人,戚繼光有意當眾聲言:「 ”我軍遠道而來需要先休整壹些日子,養精蓄銳,再待機而動,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出師擊敵的。”倭寇打聽到這個消息,果然毫不戒備。可是就在第二天晚上,乘著天黑沒有月亮,戚家軍悄悄地從錦屏山開拔,快速奔襲杞店,將熟睡的倭寇斬殺殆盡。接著,他們回師錦屏山,見有壹隊倭寇前來襲營,又設下埋伏,把敵人全部消滅了。然後,戚家軍乘勝出擊牛田、上薛等地的倭巢,斬殺、俘虜了大批倭寇。殘倭紛紛向興化逃竄。 戚家軍在福清稍事休整,九月中旬又開到興化府城(今福建莆田縣),準備攻取城東二十裏的林墩。入城後, 戚繼光表面上閉口不談戰事,從容的拜客赴宴, 暗地裏卻布置士兵抓緊時間休息,準備隨時出擊。到了半夜,他發出命令,搖響銅鈴,把軍隊迅速 *** 起來,悄悄地開出城外,準備對林墩進行壹次夜襲。 不料,向導是個通敵分子,把他們引到壹條溪水縱橫,泥濘遍地的小道上。等他們逼近林墩,東方已經發白,他們的行動就被倭寇察覺了。倭寇馬上進入防禦工事,布置防守,並出動部分人馬繞到戚家軍的背後,兩面夾攻。戚家軍腹背受敵,處境險惡,壹時陣腳大亂,士兵紛紛往後退縮。在這千鈞壹發之際,戚繼光站在路口,鎮定自若地發出進攻號令,並手刃退縮的十四名部下,以嚴肅軍紀。將士又鼓起百倍的勇氣,奮力往前沖殺。倭寇漸漸支持不住,四散潰逃。戚家軍連克敵人六十余營,斬殺倭寇九百六十人,話捉倭寇大小頭目十三人,還有壹千多名倭寇在潰逃時落水淹死。天明,興化府城的居民扶老攜幼,殺牛備酒,出城十多裏,夾道歡迎凱旋而歸的戚家軍。 戚繼光勝利完成了既定的戰略計劃,率師返回浙江休整待命。路過福州的時候,當地父老在於山的平遠臺特地設下了酒宴,為他們慶功、餞行。在歡樂的鑼鼓聲中,戚繼光帶著部下將領,通過了夾道歡迎的人群,踏著山石的小徑登上了平遠臺。他接過當地長官獻上的美酒,壹飲而盡,然後拱手作揖,感謝福建百姓對他們的支持和援助。接著,當地長官便令人擡上壹塊紀功碑,立在平遠臺上。 戚家軍返回浙江之後,倭寇收集殘兵敗卒,又攻占興化府,占據平海衛(在興化東南),繼續殘害福建的老百姓。1563 年,戚繼光再度帶領戚家軍人閩。第二年,他們在當地軍民的密切配合下,徹底剿滅了福建的倭寇。接著,又與另- -名抗倭將領俞大猷,協同作戰,***同殲滅了廣東的倭寇。 經過十幾年的戰鬥,東南沿海的倭患,終於被掃除了。 候寇多為目本內戰中失敗的流液武士,戰鬥經驗豐富,戰鬥力頗強;且多由中國人作頭領或內應,對中國內情很熟悉,非常難對付。而威繼光和俞大猷能在幾年間就六 討平之堪稱名將。 戚繼光素以慷慨著稱,對朋友更是親爽。在他統帥10萬大軍時,從來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後,竟至壹貧如洗,甚至醫藥不備。英雄末路,使當時和後世的同情者無不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