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楠溪江景點傳說

楠溪江景點傳說

陶公洞,因陶弘景隱居修煉於此而得名,被道家著作《雲劍七簽》稱為“天下第十二福地”,位於楠溪江著名的大若巖景區內。

這個洞穴像壹頂竹帽子,所以它的巖石被稱為“大巖石”,如果,聲音是壹樣的。因陶公在此寫道書《真專利》,大若巖綽號“真專利巖”;又叫“赤水巖”,因為洞內有壹條赤水河,不溢不枯。

陶公洞幽深寬敞,四周風景秀麗,雲霧繚繞,有壹個美麗的傳說:三國時隱居王貞白,弟子朱孺子看見白狗在枸杞叢下行走,驚為天人。他像狗壹樣挖開樹根,輕煮食物,於是洞前就有了壹個石臺,取名“飛臺”。

“千崖壹洞。”此洞是浙南最大的石室,可容納數千人。乾隆年間,石在《遊大若言集》壹書中這樣描述:“妳壹到,就見它的山從西邊來,細溪闊口。要喝就高大寬敞。”這個洞穴高17英尺,寬23英尺,深24英尺,它的入口面向東南。清朝康熙年間,仙臺高原的山洞南面有壹座公戶廟。胡、胡澤業、字正,宋朝兵部侍郎,出生於梧州(今永嘉)。生而有公德,死後在家鄉珍惜,廟裏拜各方。公戶祠右側洞壁下有壹口小井,即“紅井”。從井沿洞壁向東,左邊是文昌閣(毀於火),作為它在原始高地的入口。右邊的墻上,左邊豎起壹個石梯,從高臺往下,洞口進入左邊的石墻,還建了幾間木屋作為朝聖者的宿舍。彌勒殿在洞外,後檐距洞數尺。陶公洞現在由陶公繼承,後來由胡公賢繼承。每年菊月,遠近都是良家男女,香火絡繹不絕。附近村莊的農民,帶著他們的柿子、柚子、栗子、麥餅、山果等。,來到市場,在窯洞外叫賣,熙熙攘攘像鬧市區。洞內香煙繚繞,燭光閃耀,頂石片片,鱗片燃燒,如雲。如果在山洞裏放鞭炮,開槍還擊是到不了洞頂的,很有意思。洞內冬暖夏涼,四季宜人。白天,洞內光線或明或暗,隨洞外雲霧開合變幻莫測。洞口的水滴垂下來,壹年四季都掛著。太陽初升時折射散射成七彩光束,極其絢麗。

陶公洞歷史悠久。王貞白和朱孺子是三國時期的學徒,陶弘景隱居修行時,這裏的建築非常簡單。該寺於唐憲通七年(886年)正式建成。當時,為了躲避水旱疾病帶來的災難,恩旺夫參軍,得知永嘉監軍崔元德邀請他在李超建廟,並送給他450畝土地。宋紹聖二年(1095),文昌閣建成,黃道陵在此居住修行。宋宣和三年(1121),建三清殿,名廣福陵宮,建鐘鼓樓。到了八年(1181),若潭的林家重修了寺廟,並捐了地。清元年間(1195—1200),道長王希豪了解宮室事務,增建了壹些建築。大德四年(1300)道士曹龍源“我接到兩個命令,要提壹些宮中事務。”開始專門住在裏面,並籌集私人資金栽培它的腳,修建溪堤來淹沒它。“作為齋堂,治理每家的人都要為皇宮準備二十年。”皇帝下詔保護,讓它代代相傳。“明朝嘉靖元年(1522),吏部捐錢給陳壽隱重修。清康熙十七年(1678),大和尚吉倫從京城來到這裏掛錫;康熙五十九年(1720),陳等人建殿;乾隆年間,即1744年至1753年,和尚連州進行了壹次大的修建。從此以後,若巖越來越興旺。

據《華陽陶隱居誌》記載,陶弘景長期居住在茅山,受到梁武帝的寵愛,被稱為“山中宰相”。公元507年和512年,他兩次離開茅山前往永嘉大若巖,“自費租地,飽受饑荒”,隱居在石室(陶公洞)繼續撰寫真誥。他寫道,“山裏有什麽?山脊上有許多白雲。唯自自得,不忍贈君》是壹部傳世佳作,是南齊皇帝高為回應“山中皆是何事”之問而作。但因其訪代若言,後人在石室附近貼上“白雲嶺”“白雲亭”作為紀念。他優美的散文《感謝信》描寫的景色,酷似大若巖景區的景觀。

陶公洞及其大若巖景區既是道教修行的場所,也是歷史文人駐足忘返的地方。謝靈運,比陶弘景早83年,公元422年秋至423年秋任永嘉知府時,曾作詩《石山》。詩中說:“石室冠林,飛泉送山椒。已經壹千年了,而且不是壹次。”陶公洞及其附近的景色躍然紙上。之後歷代詩人多來此瞻仰吟詠,多為當地原住民或來此永作官詩的外鄉人。這是因為大若巖地處偏僻的東甌。袁茵高燕的《永真專利寺》:“真仙去後,洞仍在谷中。寺中滴水巖水,長廊穿彩霞。”明代王叔寫《陶公洞頌》:“緣起名為福地,曾為仙人叢。雲護古淡臺,下表法界第壹。”清人解讀蓮花船重修大若巖寺:“舍利子埋了幾百年,為何不指望我傳下去?”“誓將舊址還新余,天下共慶法筵”等等。至於近代有“壹代詞宗”之稱的夏教授的《大巖石》、百歲革命家柯和中山大學教授陳秀仁的詩,大多是描寫陶公洞古遺址及其附近景色的。此外,50平方公裏長的若巖景區還有不少關於其他景點的詩詞,如陶公洞西北錯落有致的十二峰、玉峰洞、水蓮花洞(已毀)、嚴復瀑布等,在許多詩人筆下熠熠生輝。值得壹提的是,陶公洞東北的“九礦瀑布”更是壯觀。當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九歌》生動地描繪了那個形象。靈山秀水,大石頭,氣候宜人,是延年益壽之地。相傳陶公洞流出的赤水可以持續很久。附近的雲水村有許多百歲老人。難怪陶弘景不遠千裏隱居,寫道學著作,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