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聲、喬榛、張筠英、瞿弦和、方明等。
壹、張家聲
回族,河北滄州人,國家壹級演員、導演,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話劇表演藝術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從50年代便涉足廣播,1984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列為十大演播藝術家,1991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選為"全國聽眾喜愛的演播藝術家"。
演播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土》、《超越自我》、《復活》、《毛澤東的故事》、《抉擇》、《十面埋伏》、《中國金融黑洞》等數十部長篇小說,其中《毛澤東的故事》、《抉擇》獲"中國廣播文藝政府獎"壹等獎。
二、喬榛
配音演員、導演。上海人。生於1942年11月17日。1965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同年入上海電影制片廠任演員。1975年任上海電影譯制廠演員、導演。1984至1986年任該廠廠長。
曾擔任《魂斷藍橋》 、《葉塞尼婭》、《美人計》、《生死戀》、《紅衣主教》、《寅次郎的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等二百余部譯制片的主要配音演員,他的聲音頗有儒雅之風,善配成熟男性。他的聲音總是與壹些英俊正直的角色結合在壹起,曾經多次為派克主演的影片配音。
喬榛在配起各種類型的人物來,也確實是聲形合壹,駕輕就熟。然而喬榛的聲音也有另壹面,他配的《斯巴達克斯》中的克拉蘇就較好地體現出了他的聲音中的另壹面,壹種收斂後的霸氣,而在《寅次郎的故事》中為寅次郎的配音,憨厚而富於喜感,顯示出了他在駕馭喜劇人物方面的能力。而在《廓橋遺夢》的表現,則說明喬榛的聲音與感情的結合已經進入壹個全新的境界……
三、張筠英
著名演員、朗誦藝術家。北京人。196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現為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協會,北京語言學會朗誦研究會理事。 張老師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來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貢獻卓著,曾在話劇《青松嶺》、《霓虹燈下的哨兵》、《楊開慧》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
張老師為中央及各地廣播電臺錄制了近千余篇文學作品,其中詩歌《壹月的哀思》、《風流歌》,長篇小說《北國草》、《秋之惑》、《妳為誰辯護》、《圈套與花環》等影響廣泛。1987年被中央臺列為十大演播家之壹,1991年再次獲得“優秀演播藝術家”稱號。
四、瞿弦和
1944年出生於印尼蘇門答臘,6歲隨父母回國。196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國家壹級演員。現任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瞿弦和的名字、面孔和聲音,大家都熟悉。愛聽廣播的說他是著名演播家,愛看電視的說他是著名主持人,瞿弦和卻說自己做這些都是“業余”,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
5、方明
方明,1941年出生,本名叫崔明德,北京人。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部主任,播音指導,並任中國播音學研究會會長。1956年10月入中央廣播事業感技術人員訓練班學習無線電發射專業,1958年4月調至中央控制室錄音科任錄音員,1960年4月調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任播音員。
1961年,北京電視大學中文系肄業。歷任中央臺播音部副組長、副主任、主任播音員。曾被推薦為第五屆全國青聯特邀委員。1985年曾被評為全國廣播電視系統優秀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參考資料:
張家聲—百度百科
喬榛—百度百科 ?
張筠英—百度百科
瞿弦和—百度百科 ?
方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