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之渙 送別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2. 裴說 柳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壹何頻。 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3. 柳氏 答韓翃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 壹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4. 岑參 送懷州吳別駕
灞上柳枝黃,壚頭酒正香。 春流飲去馬,暮雨濕行裝。
驛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懷人總喜,別駕得王祥。
5. 戴叔倫 堤上柳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
6. 劉禹錫 別蘇州二首
流水閶門外,秋風吹柳條。 從來送客處,今日自魂銷。
7. 戎昱 征人歸鄉
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遊客送人歸。 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幹濕汝衣。
8. 楊巨源 賦得灞岸柳留辭鄭員外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 好風倘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9. 劉禹錫 楊柳枝
春江壹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10. 張籍 憶遠
行人猶未有歸期,萬裏初程日暮時。 唯愛門前雙柳樹,枝枝葉葉不相離。
2. 關於“楊柳送別”的詩句有哪些1、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隋雜曲歌辭《送別詩》
釋義:柳條已經全部折完,花也全部雕謝,行人啊!妳究竟回來呢還是不回來。
2、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釋義: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所以才不催這柳條發青。
3、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白居易《青門柳》
釋義:附近的關卡周圍也全是送別的人,每個人都折柳來送離別的友人。
4、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魚玄機《折楊柳》
釋義:送別時依依不舍,折盡了路邊的楊柳枝。
5、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釋義:別讓我長期相憶,折斷滿樹的綠楊枝。
6、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張籍《薊北旅思》
釋義:旅居薊北的遊子歸鄉,都興奮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長的柳條相贈。
7、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譯文:清晨剛下陣雨,渭城達到塵土濕潤,空氣清新,旅舍外面,楊柳更加青翠。
8、氣暄動思心,柳青起春懷。——鮑照《三日詩》
釋義:氣息擾亂了思念的心情,柳條變青色開始懷念春日。
9、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釋義:揚子江頭楊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楊花似雪漫天飛舞愁殺渡江人。
10、黃鳥翩翩楊柳垂,春風送客使人悲。——高適《東平別前衛縣李宷少府 》
釋義:黃鳥飛舞,楊柳枝垂,春風徐吹,在這樣的春色中送別故友,使人心悲。
3. 送別楊柳的詩句李白·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送別
楊柳青青著地重,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韋莊 金陵圖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
試問閑愁都幾許?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壹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周紫芝.踏莎行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摸魚兒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 軾.水龍吟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車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柳永.雨霖鈴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 楊柳的送別詩句有關楊柳送別的詩句:
唐代白居易《楊柳枝詞》
壹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壹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蘇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來處處遊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
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壹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5. 關於楊柳送別的古詩古典詩詞曲中楊柳意象探幽 在我國古典詩詞曲中,楊柳是最常見的意象之壹,也是最優美動人、纏綿多情的壹個意象。
仔細而深入地探究楊柳意象在古詩中的作用,對於了解古代文化傳統,提高民族文化素養,增強詩詞鑒賞能力是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8663030大有裨益的。 壹、借楊柳抒寫惜別深情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管別離。”
(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蘊含惜別之意是楊柳意象最本質的藝術特征。古代詩詞曲借楊柳意象來抒寫離別之情的佳句可謂不勝枚舉。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王實甫《西廂記》)這些佳詞麗句都以柳傳情,纏綿悱惻。 楊柳意象與離別聯系在壹起,首先,是因為楊柳姿態婀娜柔美,溫婉多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 ?小雅?采薇》)楊柳的依依不舍之態和人們的依依惜別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壹起,以至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稱贊道:“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認為“楊柳依依”生動地表現了楊柳的婉軟美好之態,“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
從《詩經》這個源頭開始,我國古典詩詞曲中的楊柳意象便有了惜別的暗示性和啟發性。 其次,是因為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謂“載酒送春別,折柳系離情”。
這壹習俗到唐代尤盛。當時長安人多到灞橋折柳送別。
據《三輔黃圖》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到此橋,折柳贈別。”這是折柳與贈別有密切聯系的最早記載。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壹何頻。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說《柳》)“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陸遊《秋波媚》)“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無名氏《送別》) 再次,“柳”與“留”諧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達眷眷難舍之情。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秦觀《江城子》) 還有壹點是,古曲中有《折楊柳》的送別曲子。
例如,漢樂府《橫吹曲》中就有《折楊柳》曲。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有“上馬不提鞭,反折楊柳枝”的句子。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孤城壹片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中的“楊柳”指的就是《折楊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陽城聞笛》)更妙:“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聞笛聲而激起鄉愁,觸動離憂,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楊柳》曲! 二、借楊柳歌詠美好春光 楊柳生長於春,茂密於夏,枝葉葳蕤,生機蓬勃,所以古人常借詠柳來贊美春光歌詠大自然。
例如,“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初春小雨》) “春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
(晏殊《訴衷情》)“葉底黃鸝壹兩聲,日長飛絮輕。” (晏殊《破陣子》)“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
借楊柳歌詠美好春光,最負盛名的當數唐朝詩人賀知章的那首《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運用比喻、擬人手法,不但表現了柳葉的精致之美,歌頌了春天的盎然生機,而且喚起了讀者的聯想,給人留下了極為廣闊的想像空間,堪稱詠柳的千古絕唱。 也有借楊柳表達惜春傷春之情的。
例如,“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壹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頭,豆蔻梢頭。”
再如,“參差煙柳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枯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柳永《少年遊》)把傷春、惜別和相思之情有機地融合在壹起。 三、借楊柳描寫女子和愛情 從審美的角度講,楊柳隨風披拂,嬌羞依人,千般姿態,萬種風情,極具女性的陰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楊柳來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顏。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長恨歌》),“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狀女人俏麗之姿、優雅之態,如在目前。
楊柳給人的審美愉悅還體現在對愛情的描寫上。“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歐陽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愛情!“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詩歌以楊柳起興,寓情於景,描寫了壹幅融詩情、畫意、哲理為壹體的絕妙圖畫。也有借楊柳。
6. 有關楊柳的送別詩勞勞亭
李白
天下傷心處, 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 不遣柳條青。
勞勞亭,三國吳時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區南,是古時送別之所。李白寫這首絕句時,春風初到,柳條未青,應當是早春時節。不過,詩人要寫的並非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
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以極其洗煉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題而入,直點題旨。就句意而言,這兩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說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和江淹《別賦》所說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但詩人既以亭為題,就超越壹步,透過壹層,不說天下傷心事是離別,只說天下傷心處是離亭。這樣直中見曲,越過了離別之事來寫離別之地,越過了送別之人來寫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運思就更超脫,而讀者自會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過,這首詩的得力之處,還不是上面這兩句,而是它的後兩句。在上兩句詩裏,詩人為了有力地展示主題,極言離別之苦,已經把詩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沒有什麽話好講,沒有進壹步盤旋的余地了。如果後兩句只就上兩句平鋪直敘地加以引伸,全詩將纖弱無力,索然寡味。而詩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條未青之景,陡然轉過筆鋒,以“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樣兩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這壹出人意表的神來之筆,出自詩人的豐富聯想。《文心雕龍·物色篇》說:“詩人感物,聯類不窮。”詩思往往是與聯想俱來的。詩人在構思時要善於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聯類越廣,轉折和層次越多,詩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尋味。古時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以壹些詩人寫離別時常想到楊柳,在楊柳上做文章。例如王之渙的《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就是從楊柳生意,構思也很深曲;但就詩人的聯想而言,只不過把送別與楊柳這兩件本來有聯系的事物聯在了壹起,而在詩中雖然說到楊柳是“東風樹”,卻沒有把送別壹事與東風相聯。李白的這兩句詩卻不僅因送別想到折柳,更因楊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風吹拂,從而把離別與春風這兩件本來毫不相幹的事物聯在壹起了。如果說王詩的聯想還是直接的,那麽,李詩的聯想則是間接的,其聯想之翼就飛得更遠了。
7. 寫有楊柳的送別古詩詞壹、借楊柳抒寫惜別深情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管別離。”(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蘊含惜別之意是楊柳意象最本質的藝術特征。古代詩詞曲借楊柳意象來抒寫離別之情的佳句可謂不勝枚舉。“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鄭谷《淮上與友人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王實甫《西廂記》)這些佳詞麗句都以柳傳情,纏綿悱惻。
楊柳意象與離別聯系在壹起,首先,是因為楊柳姿態婀娜柔美,溫婉多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 ?小雅?采薇》)楊柳的依依不舍之態和人們的依依惜別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壹起,以至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稱贊道:“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認為“楊柳依依”生動地表現了楊柳的婉軟美好之態,“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從《詩經》這個源頭開始,我國古典詩詞曲中的楊柳意象便有了惜別的暗示性和啟發性。
其次,是因為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謂“載酒送春別,折柳系離情”。這壹習俗到唐代尤盛。當時長安人多到灞橋折柳送別。據《三輔黃圖》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到此橋,折柳贈別。”這是折柳與贈別有密切聯系的最早記載。“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壹何頻。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裴說《柳》)“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陸遊《秋波媚》)“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無名氏《送別》)
再次,“柳”與“留”諧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達眷眷難舍之情。“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秦觀《江城子》)
還有壹點是,古曲中有《折楊柳》的送別曲子。例如,漢樂府《橫吹曲》中就有《折楊柳》曲。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有“上馬不提鞭,反折楊柳枝”的句子。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孤城壹片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其中的“楊柳”指的就是《折楊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陽城聞笛》)更妙:“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聞笛聲而激起鄉愁,觸動離憂,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楊柳》曲!
二、借楊柳歌詠美好春光
楊柳生長於春,茂密於夏,枝葉葳蕤,生機蓬勃,所以古人常借詠柳來贊美春光歌詠大自然。例如,“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初春小雨》) “春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晏殊《訴衷情》)“葉底黃鸝壹兩聲,日長飛絮輕。” (晏殊《破陣子》)“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借楊柳歌詠美好春光,最負盛名的當數唐朝詩人賀知章的那首《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運用比喻、擬人手法,不但表現了柳葉的精致之美,歌頌了春天的盎然生機,而且喚起了讀者的聯想,給人留下了極為廣闊的想像空間,堪稱詠柳的千古絕唱。
也有借楊柳表達惜春傷春之情的。例如,“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壹半春休。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頭,豆蔻梢頭。”再如,“參差煙柳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枯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柳永《少年遊》)把傷春、惜別和相思之情有機地融合在壹起。
8. 壹首關於楊柳的送別詩1、《憶秦娥·簫聲咽》 唐代: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譯文: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時,眼見秦家樓外壹輪清冷明月。
清冷的明月,每壹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淒愴離別。 2、《青門柳》 唐代:白居易 青青壹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譯文:柳樹的青色卻是讓人傷心的顏色,多少個離別的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中分別。
附近的關卡周圍也全是送別的人,每個人都折柳來送離別的友人。 3、《蘭陵王·柳》 宋代周邦彥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譯文:正午的柳蔭直直地落下,霧靄中,絲絲柳枝隨風擺動。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經多少次看見柳絮飛舞,把匆匆離去的人相送。
每次都登上高臺向故鄉瞭望,杭州遠隔山水壹重又壹重。旅居京城使我厭倦,可有誰知道我心中的隱痛?在這十裏長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條有上千枝,可總是年復壹年地把他人相送。
4、《送別》 唐代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譯文:春風中的排排楊柳樹,沿著護城河兩岸呈現出壹片綠色。最近攀折起來不是那麽方便,應該是要分別的人兒太多。
5、《楊柳枝詞九首》 唐代劉禹錫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別離。
譯文:城外春風吹動酒店旗幟,行人告別已是夕陽西下之時。長安道上華美樹木數不勝數,只有楊柳寄托相思別離。
9. 有關楊柳的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送別詩 隋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 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 借問行人歸不歸。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雨霖鈴》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賈至 《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後到三湘。世情已逐浮雲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同來不是同歸去,故國逢春壹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