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墨
每每看到滿街的瓜果梨桃很是欣慰,今天的日子委實勝於往昔不知多少倍。同時不免回想起我家曾有過的壹棵水蜜桃樹,每每憶起每每感慨壹番,其滋味五味雜陳也。
兒時家貧,平時很少能吃上水果,壹年也就是吃上兩三次西瓜,吃上壹回其它水果頗不容易,偶然間吃壹回感覺甜美無比,良久難忘。
記著大概是文革前兩年的壹個夏天,放學回來母親給我壹個大桃叫我吃,說是大姐買的水蜜桃,我壹口咬下去就是壹個深坑,桃汁順著嘴角往下淌,味道真美啊,甜得出奇還帶著別樣的芳香,水大得汪在那個坑裏,悶著頭壹口接壹口不停點兒地狼吞虎咽,幾下子把它吞下了肚,那感覺就是兩個字:“真美”!吃完了我問,媽,還有嗎?母親說,沒有了,以後咱再買。其實,還有兩三個,是給哥哥姐姐留的。母親說,這桃真好,以前都沒吃過這麽好的桃,把桃核埋在院裏吧,說不定還能長出棵桃樹,將來還能得它的記呢。那時我家在居民區住,住在壹排平房的把頭,自己圈了壹個小小的籬笆小院,父親在院裏種了幾棵樹,還點種了些花木,小小的院子裏倒是各色花草爭奇鬥艷,頗有點兒田園景色。我用小鏟子在廚房前的空地上挖了個小坑,把那個桃核埋了進去,澆了半瓢水,算是種下了壹棵桃樹。以後,每天放學都先看看那個小坑裏長出桃樹來了沒有。
大自然真神奇,萬物自有它生長規律,壹枚桃核也印證了它生生不息傳宗接代的頑強生命力。謝天謝地,那個桃核真爭氣,沒有辜負主人壹片誠心,記不清過了多少天從那個小坑裏發出壹株新綠嫩芽,不足壹寸高,看著那麽嬌弱和可愛,微風下它也輕輕地搖頭擺尾,真是叫人欣喜。此後每隔幾天給它澆點兒水,不知不覺間到秋末它竟長了壹二尺高。就這樣冬去春來夏至秋逝,他陪伴我壹起成長,慢慢竟長成了壹顆小樹,春天發芽吐綠,夏秋抽枝長葉,漸漸成了壹蓬綠傘,長勢良好形勢喜人,只盼著它加油加油再加油,早日開花結果,叫我早日品嘗自家水蜜桃的滋味。農諺說,桃三梨四杏五年,意思說桃樹三年就開花結果,梨樹四年,杏樹五年。我家的這棵桃樹可能種的不是季節或者種得晚了些,直到第四年才生出不多的花蕾,在不日後的春風吹拂中稀稀拉拉開花了,且花朵也小於別家的,花雖不香卻也引來蜂蝶的青睞和駐足。花落去不久生出壹個個小拇指甲蓋大小的青綠色小毛球般“桃子”,頗顯幾分窮酸和醜陋相。這下我更有事兒幹了,隔些天給它松松土澆澆水,只盼早日長成大桃,等待豐收的喜悅。這麽精心呵護著它,但它仿佛並不領情,幾次風吹雨打那些青綠的桃子隨著風雨落地不少,成天數著還有多少個,心中不停為它祈禱著,生怕再來場狂風暴雨讓它們夭折於希望和期盼之中。樹上稀稀落落的桃子長得也叫羞澀和袖珍,到夏末成熟時大的也就今天的油桃般大小,小的只有乒乓球大小,和它們的父輩雲泥之別,宛若營養嚴重不良的羸弱兒童壹般,似乎對不住辛勤澆灌它的主人,不過味道還有幾分原汁原味。大大小小收了壹篩子,滿打滿算總***百十個。這樣的收獲不免令人失落,心中疑慮困惑,那麽精心養護,怎麽付出與收獲、期望和現實的差距這麽大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父母出生在城市未曾種過莊稼種過瓜果,也弄不清為啥是這般的不盡人意的結果。我家前邊壹排住的程大娘農村長大,說這果樹和人壹樣,光喝水不吃飯沒有沒營養不行,只澆水桃長不好長不大。人懷娃好要吃營養吃些好的,桃樹結桃也和懷娃壹樣,要上肥呢。肥要緩緩地上,不能壹下子弄得太多,那樣會把樹燒死的。俗話說,壹竅不得,少掙幾百,此言千真萬確。好在當時家裏還養著幾只雞,雞糞充裕肥料不是問題,按程大娘的話把雞糞曬幹埋在樹根旁邊澆足水,讓它給樹增加必須的養分。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在我家的桃樹上得到了有力的驗證。翌年壹夜春風吹拂滿樹桃花盛開,花朵擠擠挨挨滿枝頭,遠遠望去不見樹葉只見滿目鮮花爛漫。幾經風雨掛在枝頭的桃子還是成串成串的,在風和日麗中桃子漸漸長大,壓彎了枝條,壹部分垂落在廚房的屋頂上,另壹部分把樹枝壓成了壹個個仿佛弓箭壹般,父親只好用木棍給它支撐著。眼看著壹天天桃子長大變色,受陽的壹面露出紅紅的小臉兒,背陽的則是十分可人的乳白色,模樣和它們的父輩越來越近似了,看來基因沒變。壹眼望去煞是美麗,壹年的辛苦這棵桃樹總算給出了回報。那年月,生活在那個居民區的孩子們普遍缺嘴,這壹樹桃雖然還未完全成熟,已經勾得饞蟲們心癢癢,心裏打著這壹樹桃的主意。白天人多眼雜他們不好下手,夜裏便開始行動。壹天夜裏我等已熟睡,父親聽見門前樹上呼啦呼啦作響,大喊壹聲“誰啊,幹啥呢?”頓然聽見撲撲通通有人跳下樹來,接著壹陣雜亂的腳步疾駛而去。第二天清晨,未成熟的桃子和樹葉散落壹地,父親說妳們急啥呢?熟了能不給妳們吃麽?
第二年的收獲不盡人意,心血和汗水沒有白費。壹樹的鮮桃碩果累累,大個兒的桃子白裏透紅,和當初做種子的那個桃般模樣幾乎壹模壹樣,有幾個甚至比當初的那個還大出壹圈兒,父親說這足有三兩重,咬壹口蜜汁四溢,香甜頃刻沁滿肺腑。這壹年收了幾篩子,母親說這有幾十斤吧。吃著自家的水蜜桃,那心裏比桃還甜美……母親挑出了壹些模樣好看些的分送鄰居們。曾給幫助和指教的程大娘說,這桃比街上賣的都好吃……
這歡愉喜悅的豐收壹口氣連來了兩三回。這棵桃樹也越長越粗越長越大,但它不高,我放學做完作業三兩下就坐在了樹上,在濃密的樹蔭下玩兒著彈弓,瞄著大樹上得知了……那年月日子雖然貧窮,也有壹生中難忘的歡樂時刻。但這歡愉又被我無知的好心而斷送了。
家住的地方是城市高點,壹到夏季就因水壓不足而幾乎天天停水,從淩晨五六點壹直停到半夜壹兩點,幾十戶壹個水龍頭,為了吃水壹大早就把水桶在龍頭下開始排隊,至夜晚時分那水桶的隊伍排得足有幾十米長。家家戶戶都要擔水,家裏只有壹個水缸儲存不了多少水,因而用水格外珍惜。人要吃水用水,花草樹木離了水也不行,家裏慣常是洗菜刷碗水澆灌它們,而桃樹由於結果需要更多的水滋養,但和人相比仍居次要位置,時常是不得不委屈它。那時哥哥姐姐還在農村下鄉,城裏雜糧多就夏收後往家裏背麥子,那麥子在打場時留有塵土等雜物,拿回家後必須淘洗,就得用不少的清水。那次,洗過麥子的水母親說趕快給桃樹解解渴吧,我就壹股腦地澆在桃樹根下。桃樹的確幹渴之極,兩大盆水澆下去眨眼間隨著簌簌聲很快就滲了下去,地表上沒留壹點水窪。母親說,這下桃樹解渴了,我也想十天八天不澆它也不會幹渴了。未曾料想,沒過兩天桃樹的葉子開始幹枯繼而焦黃,緊接著細小的枝條也開始幹枯,令人頗是納悶和不解,不知何故使它突然變成這樣,也無法阻止它不斷加快的焦枯步伐,不到半月的光景滿樹油綠的葉子落光了,枝條都變成焦脆的,輕輕壹折哢啪壹聲就斷成幾節,幹著急也救不了它,眼睜睜地看著它壹天天死去,真是令人痛心不已。那段時間程大娘回老家不在,待她回來看見桃樹死去問之原委後說,洗麥子的水火氣大得很,桃樹幹渴時澆了那麽多,它咋能受了?把根都燒死了,樹不會說話,它再難受也不會給妳說,妳的好心把它害了……此時的我黯然傷神,唏噓喟嘆,只後悔自己的無知。
就這樣,壹棵好端端的桃樹,壹棵正處在收獲期的桃樹,悄然離去,從此在視線中消失了,叫人非常傷感,由此也叫我記住了無知釀成的深刻而沈痛的教訓。
現在日子過好了,吃桃已成了家常便飯那般簡單和容易,每每吃桃時便會想起那棵自己種的水蜜桃樹,每每心情郁悶和湧起內疚。老實說,那棵桃樹結的桃與今日市面上的桃相比它落伍了,無論是個頭兒、色澤,還是口味,它都無法和今天各種各樣的鮮桃媲美。即便它沒有今天的桃美,但它是自己親手栽種精心養育的,如同自己養育的孩子壹般,傾註著自己的心血與汗水,傾註著壹份對它獨有的 情感 ,至今想起心裏仍是壹種深深的痛惜和空落落的。壹次無知的善意好心和額外的照顧卻害了它,把它送進了地獄,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世間萬物都有它存活和生長規律,人是這樣,樹也是這樣。違背了客觀規律,即使是壹片好心誠心誠意地為它好,有時其效果可能恰恰事與願違好心辦壞事。這個規律的了解、熟悉和掌握,在於多學習多用心勤思考,擁有了科學知識才能好心辦好事。桃樹的深刻教訓,估計將陪伴我壹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