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下飲清露”這句話表面上講的是蟬的形態和食性,實際上卻處處蘊含著隱喻的象征。“當義”寓意官職地位,因為古人常用“官營”來指代達官貴人。在壹般人看來,壹個顯赫官員的身份和地位,與“門客”是矛盾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統壹在壹個蟬“垂首飲清露”的形象裏。
“流聲使樹稀”這句話描述了蟬鳴的傳播。梧桐是壹棵高大的樹,用“疏”字表示其枝幹挺拔,與最後壹句的“秋風”相呼應。蟬以“行聲”二字抑揚頓挫,聲聲綿長;“出”字形象化了蟬鳴遠播的思想,讓人感受到蟬鳴的響度和力度。整句雖只寫蟬鳴,卻想象著清華裏擬人化的蟬的高標準和飄逸的韻腳。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的壹首五言古詩,是壹首具有象征意義的詩歌。“垂下飲清露,蟬聲將樹清”這兩句話,以蟬棲露和蟬聲傳千裏來暗示人的清、美、雅,表達了對人內在品格的熱烈贊美和高度自信。簡潔生動,靈動比興,加上的高貴與高傲的性格,實在耐人尋味。
余士南的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