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且***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唐.張九齡>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
壹日不見,如三秋兮------>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2. 形容老友分別詩句歐陽修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唐.張九齡>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 壹日不見,如三秋兮------>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3. 關於“老友”的詩句有哪些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釋義: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壹樣。
2、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宋代: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釋義:歡聚和離散都是這樣匆促,心中的遺恨卻無盡無窮。
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代:高適《別董大二首》
釋義: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代:李白 《贈汪倫》
釋義:即使桃花潭水有壹千尺那麽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壹片情深。
5、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
釋義: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
6、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唐代:杜甫《客至》
釋義: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今天才為您掃,這柴門不曾為客開過,今天為您打開。
7、客從遠方來,遺我壹端綺。相去萬余裏,故人心尚爾。——兩漢:佚名《客從遠方來》
釋義:客人風塵仆仆,從遠方送來了壹端織有文彩的素緞。
它從萬裏之外送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著友人對我的無盡關切和惦念之情!
8、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唐代:杜甫 《客從》
釋義:有客人從南方來,送我珍珠。
9、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唐代:王維 《送別》
釋義: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10、欲解銅章行問道,定知石友許忘年。——宋代:黃庭堅 《次元明韻寄子由》
釋義:我想解下銅印辭去官職前去尋求人生的真諦,知道妳這位金石之友壹定不會嫌棄,彼此忘掉年齡輩分的界限。
4. 描寫老友相聚的古詩1、客夜與故人偶集 /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唐代: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裏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譯文
秋月又壹次盈滿,城中夜色深濃。妳我在江南相會,我懷疑是夢中相逢。晚風吹動樹枝,驚動了棲息的鳥鵲。秋草披滿霜露,伴隨著悲吟的寒蟲。妳我客居他鄉,應該暢飲以排遣愁悶,留妳長飲敘舊,只擔心天曉鳴鐘。
2、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
宋代:晏幾道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細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譯文
這世間充滿閑愁,所見所聞沒有樂事,皆是悲苦。眼前雖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別妳了。從今夜開始細數,到明年分離時還有多少相聚的時候呢。
3、知音者誠希
唐代: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譯文
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實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妳,使我不忍心與妳分別。離別前的夜晚,我們能攜著手走啊走,夜深了,我們仍踏在滿地皎瀠的月光中談心。
4、阮郎歸·耒陽道中為張處父推官賦
宋代:辛棄疾
鷓鴣聲裏數家村,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
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譯文
鷓鴣聲響起的地方住著數戶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瀟湘道上喜逢故人。少年時也曾學諸葛亮手執羽扇,頭戴綸巾,風度瀟灑鎮定自若地指揮千軍萬馬與敵鏖戰。如今雖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樣作《招魂》賦招回失去的靈魂,自古以來書生多是無用之輩,讀書多反而誤了自身。
5、魏城逢故人 /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唐代:羅隱
壹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後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
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譯文
壹年曾經兩次到錦城去遊玩,頭壹次利春風第二次是秋天。芳草有情礙馬蹄不讓我們走,彩雲片片把樓閣層層來遮掩。青山把我們隔斷產生了別恨,綠水把離愁夢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6306439中送到我心田。今天為妳向錦官城回首眺望,只見綿州的喬木和淡淡雲煙。
5. 李白送別老朋友的詩有哪些李白作為詩仙,他的詩有很多,也為人稱道。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楊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送別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裏。
勝境由來人***傳,君到南中自稱美。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
雲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赤壁歌送別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雲海, 周瑜於此破曹公。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餘跡。
壹壹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6. 關於朋友難舍難分的詩句有哪些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譯文: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壹樣。
2、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王維《終南別業 》
譯文: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3、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 孟浩然《留別王侍禦維 》
譯文:我想尋找幽靜山林隱去,又可惜要與老朋友分離。
4、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 張籍《沒蕃故人》
譯文:想祭奠妳又懷疑妳還活著,此時只能朝著天邊痛哭沈涕。
5、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 王之渙《九日送別》
譯文:在此風聲呼嘯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哪裏可以找壹登高遠望之處送別歸去的友人呢?
6、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譯文:大丈夫理應誌在四海,縱使相隔萬裏也猶如比鄰。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譯文:即使桃花潭水有壹千尺那麽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壹片情深。
8、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譯文: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壹杯剛采的新茶
9、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 岑參《逢入京使》
譯文:在馬上與妳相遇無紙筆,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10、浮雲壹別後,流水十年間。 ——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譯文:離別後如浮雲飄流不定,歲月如流水壹晃過十年。
11、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譯文: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1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13、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文: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妳,雪上只留下壹行馬蹄印跡。
14、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渭城曲 》
譯文:老朋友請妳再幹壹杯餞別酒吧,出了陽關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
15、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李白《送友人》
譯文: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妳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裏之外遠行去了。
7. 有關送別朋友的詩句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譯文:蒼山翠嶺橫臥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環繞東城流。
此地壹為別,妳將如蓬草孤獨行萬裏。遊子的行蹤似天上浮雲,落日難留,縱有深深情誼。
揮手告別,妳我各奔東西。蕭蕭長嗚,馬匹也怨別離。
班馬為離群之馬,後送別詩多用以抒發惜別之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君千裏,終須壹別。“揮手”,是寫了分離時的動作,那麽內心的感覺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
這壹句出自《詩經·車攻》“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
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願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
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蒼山翠嶺橫臥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環繞東城流。此地壹為別,妳將如蓬草孤獨行萬裏。
遊子的行蹤似天上浮雲,落日難留,縱有深深情誼。揮手告別,妳我各奔東西。
蕭蕭長嗚,馬匹也怨別離。班馬為離群之馬,後送別詩多用以抒發惜別之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君千裏,終須壹別。
“揮手”,是寫了分離時的動作,那麽內心的感覺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這壹句出自《詩經·車攻》“蕭蕭馬鳴”。
班馬,離群的馬。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
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願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詩句,著壹“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繾綣情誼,可謂鬼斧神工。
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