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約813-858),豫西(xi)人,樊南生,原籍淮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父母遷居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晚唐著名詩人。
唐文宗二年(837),李商隱成為第壹秀才,歷任省立學堂秘書、學堂簿記員、弘農司令等職。由於卷入“牛李之爭”的政治漩渦,他被排擠,壹生失意。唐玄宗末年(約858年),李商隱病逝於鄭州,葬於東原清華北山腳下,祖籍淮州永甸(今沁陽山王莊鎮)。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歌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的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壹起被稱為“小杜麗”,和文壹起被稱為“文禮”。他的詩歌構思新穎,風格優美,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感人至深,優美動人,被廣泛傳誦。但有些詩太晦澀難懂,解不開,甚至有“詩人總愛昆西,恨沒人寫簡媜”的說法。
特性
李商隱的詩歌在晚唐詩壇上獨樹壹幟,因為他多愁善感,投入其中,他用許多作品表達了晚唐士人的悲情和對愛情的執著,從而開創了詩歌的新風格和新境界。他的詩構思新穎,風格優美,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纏綿悱惻,令人回味無窮。此外,李商隱將含蓄朦朧的表現手法運用到了極致,但有些詩過於隱晦,令人費解,無法解開,有“詩人總愛昆西,只恨沒人寫簡媜”之說。
李商隱詩歌的最高成就是近體詩,尤其是七言律詩。他是唐代七律發展史上繼杜甫之後的第二個裏程碑。
他繼承了杜甫七律的謹小慎微、沈郁頓挫等特點,又融合了齊梁詩歌的濃郁色彩和李賀詩歌的奇幻象征主義,形成了深情、唯美、細膩的獨特風格。如《重過聖母廟》與愛情相遇,將比興的象征融入風景中,傳達被困失意的感覺;《春雨》將李賀古詩詞的異域之美移入律詩,語言優美對仗工整,旋律優美,意象優美。然而,由於他喜歡在詩歌中使用非正統的經典,他的詩歌的整體意義往往是模糊的。其次,李商隱把生命悲嘆的表達發展到更深更微妙的方面,善於用華麗精致的藝術形式表達憂郁孤獨的情懷。他的詩充滿了迷茫和悲傷的經歷,作品深邃細膩,韻味深長,“近而不浮,遠而不絕”,充滿了象征意味,有壹種朦朧之美。比如關於錦瑟的詩,總有不同的說法,有悼念的,有寄托的,有愛情的,有聽歌的,有編自序的,有自傷的等解釋,含蓄深遠,有朦朧之美。第三,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詩歌是他靈魂的象征,是對生命體驗的純粹主觀表達。李商隱的《愛在落石亭記崔永崔州》《雨夜寄北友》《夕陽塔》等七句詩,更多地表達了人生體驗的感受,感情細膩,意境優美。詩中滲透著人生經歷和時代的悲涼,有壹種悲涼悲涼的意境和悲涼之美。在藝術上,它們更細膩,哀婉而美麗,在精致而豐富的修辭上。
李商隱的詩有廣泛的師承。其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寄托香草美的方法源於屈原,深意難尋的詩風與阮籍有相通之處。杜甫憂國憂民的精神,沈郁失意的風格,齊梁精致華麗的詩歌,李賀詩歌的象征手法和風格都影響了李商隱。李商隱的壹些長古體豪放,接近韓愈。他還有幾首清新優美、線條純凈的詩歌,脫胎於六朝民歌。李商隱善於融百家於壹爐,所以他能組建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