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告訴我們什麽?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告訴我們什麽?

因為人所處的位置不同,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片面;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就必須超越狹隘的範圍,擺脫主觀偏見。

話題錫林墻

作者蘇軾?宋朝

從山峰和山谷的正面和側面,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去看廬山,廬山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面貌。

我認不出廬山的真面目,因為我在廬山。

白話翻譯

從正面和側面看,廬山山巒起伏,群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和低處看,廬山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面貌。

我之所以認不出廬山真面目,是因為我在廬山。

擴展數據:

作品欣賞

這首詩描寫了廬山的變化面貌,指出觀察問題要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前兩句“側看山為峰,遠近不同”,其實寫的是妳遊山的所見所聞。廬山是壹座丘陵溝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山。遊客位於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風景。這兩句話概括並生動地寫出了廬山的千姿百態。

句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現場說理,談遊山的經歷。我們之所以認不出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我們身處廬山的中部,視野被廬山的峰巒峽谷所限制。我們看到的只是壹峰壹嶺壹丘壹谷,只是局部的,必然是片面的。這兩句話妙不可言,整個意境展露無遺,給讀者提供了壹個回憶經歷、馳騁想象的空間。

不只是遊山玩水才會有這種理性的認識。這是妳在遊山的時候看到的,也是妳觀察世間事物的時候經常出現的情況。這兩首詩內涵豐富,啟迪人們理解壹種為人處世的哲學——由於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理解難免片面;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就必須超越狹隘的範圍,擺脫主觀偏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壹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因此,《題西林壁》不僅是詩人對廬山奇景的謳歌,更是蘇軾以哲學家的眼光對廬山真面目的體悟。因為這種認識是深刻的,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谷峰這種荒誕的形象之外,還有壹種深刻的哲理啟迪著人們的心靈。所以這首小詩特別含蓄深刻,讓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的含義非常深刻,但使用的語言卻極其簡單。簡單明了是蘇軾的語言特色之壹。蘇軾寫詩沒有雕琢的習慣。詩人追求的是用簡單流暢的語言表達壹種清新前所未有的意境;而這種意境,不時閃爍著哲學的光芒。

從這首詩來看,語言表達簡潔,但內涵豐富。換句話說,詩歌語言本身就是形象與邏輯的高度統壹。在四首詩中,詩人大致描述了廬山的意象特征,同時準確地指出了看山無關緊要的原因。明亮的感性和清晰的理性交織在壹起,互為因果,於是詩歌的意象升華為理性領域的典型,這也是人們千百次把後兩句話當作哲學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代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誌抒情為特征的話,那麽到了宋代,尤其是蘇軾,出現了以說理為特征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繼唐詩之後開創的壹種新的詩風。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在法度上創造新意,在豪放之外留下妙想”。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事有理,味淡。題西林壁就是這麽壹首好詩。

著名評論

毛:這首詩反映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宋人選集》,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版)

徐中玉:這首詩說明“局中人往往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和真相,因為受認知條件的限制。”(蘇東坡文集介紹,巴蜀書店,1987版)

鄭:這首詩得出壹個總的結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中國詩歌發展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版)

遊國恩等人:這首詩的“原因”是“局外人有時比局內人更容易看清真相。”(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版)?

作者簡介

蘇軾(1037 ~ 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字何中,號東坡居士。梅州眉山(今四川)人。蘇洵的長子。1057(嘉祐二年)進士。除了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先後被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1080年(元豐三年),黃州被新誹謗罪法降職。後來被貶到惠州、儋州。宋徽宗,原諒我。死在常州。追文忠。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擅長寫作,工科詩詞書法。余詞“豪放不羈,不喜剪裁追隨節奏”,題材豐富,意境廣闊。他突破了唐末五代、宋初以來“詞為彩科”的傳統藩籬,以詩為詞,開創了豪放派,對後世影響很大。東坡及東坡詞共七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標題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