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位於兗州市以西15km處,屬於泰山構造體系,分為東、西峰。東峰海拔75米,西峰海拔72.5米,面積1.5平方公裏。
驪山是兗州唯壹的山,紫陽縣人自然會珍惜。直到民國末期,驪山上仍有豐富的地面遺跡,歷代碑刻眾多,亭臺樓閣,松柏環繞。經過四清運動和文化大革命,龜山的文化遺跡遭到了徹底的破壞。經過幾十年的伐木和采石,這座山逐漸消失了。
廬山經歷的厄運,可以概括為“磚劫”、“木劫”、“石劫”:壹是四清和文革燒毀、破壞壹切建築;然後,附近的村民砍伐樹木,使山消失,死亡;之後,經過對石頭的瘋狂開采,原本不高的小山變成了深谷。
觀陽山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壹,這裏有大汶口文化遺址。早在7000多年前,這裏人口稠密,生產先進,文明發達。大約2700年前,這裏的人們勤勞、勇敢、善良、誠實守信,形成了具有典型北方特色的端信文化,為儒家文化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兩千多年前,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賢人之首晏子就誕生在這裏,儒家思想在這裏發揚光大,不斷豐富完善。古往今來屬於第壹君子的聖柳下惠也誕生在這裏,這裏千百年來民風純樸、君子眾多是常識。
都說大禹鑄九鼎,天下分九州,兗州是九州之壹。當時大禹登上芷陽山視察水情,是想梳理儀容,體會玉帝滋養之道。分天下為九州。楊!紫陽!滋養眾生,萬物皆正。
陽山是玉皇大帝給的,陽其實就是滋養的意思,就是滋養壹個善良的人。所以自古以來,官陽山周邊年年風調雨順,沒有大災大難,真是寶地。
山不高則靈,誌陽山有神有仙,確實是靈山。
也有人說,仙女和玉女、姐姐畢夏來到人間,是為了保佑“普度眾生,精魂應在九州”。姐姐畢夏·袁俊成了泰山,被稱為“泰山奶奶”。我的妹妹畢夏仙女成了“灌陽山女神”。姐妹倆天生壹對,只在白天長大。我的姐姐,仙女畢夏,當時還是個孩子,想要超越她的姐姐泰山。她晚上施法,不料在仙遊被騎著驢的張不小心踩了腰。從此,官陽山停止生長,分成兩座山,像兩只金羊,所以又叫金羊山。
觀陽山腳下有鴻福寺,原名鴻佛寺。壹般認為它建於元代,但現在已經消失了。但據高先生說,他的父親曾親自見過壹個“大唐重修鴻福寺碑”,碑文上寫著:“寺建於東漢四年”,可惜這個碑現在已經不為人知了。這種說法是否可靠無法考證,但考慮到五代末慕容燕朝曾去城西的山上祭祀(見《五代史補》),那裏有唐碑也是有可能的。鴻福寺每到傍晚,鐘聲響起,其聲悠揚,傳萬裏。在馮的詩中,“鴻福寺鐘鳴響,烏鴉繞樹山奔”。深沈的鐘聲伴著夕陽,其意境真的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