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湖南嶽陽樓遊記-君山島景區

湖南嶽陽樓遊記-君山島景區

文|圖?於紅芝

這次湖南之行純屬偶然。朋友邀請我參加壹個定制旅行團。我覺得9月下旬是出遊的好時機,也可以避開國慶期間的人潮,就欣然同意了。

沒去過湖南,只聽說過那些城市名和景點。看到朋友發來的簡短行程,我真的有點激動。此行包括嶽陽樓,長沙橘子洲,韶山毛主席故居,芙蓉鎮,鳳凰古城,張家界各景點。

和朋友商量後,形成了壹個14人的群,只有壹個男的,其他都是女的。可以說是北京大媽團,所以這次被導遊李導戲稱為“北京仙女團”。“仙女們”都是熱愛生活的美女,幾乎看不出她們的真實年齡。

當我們坐船累了,在景區排隊等的時候,我們也會覺得“旅行就是花錢買內疚感”,但是當我們行走在如畫的山川之間,我們忘記了所有的疲憊和煩惱,欣賞著美麗的風景,不停地用手機和相機拍下美麗的瞬間。

和家人壹起過國慶假期,看國慶閱兵,聚聚,玩玩,忙忙碌碌。長假過後,回想起這次湖南之行,那些美景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此行的第壹個目的地是嶽陽市嶽陽樓君山島。

9月20日晚,14壹行人從北京坐火車到長沙,本應在9月20日早上7點前到達嶽陽火車站。結果火車晚點1小時左右,導致導遊在火車站等了1小時。

這次帶我們的導遊是李,但是嶽陽的壹天是由當地導遊講解的。我們出站後吃了早飯,在兩個導遊的帶領下去了嶽陽樓景區。

嶽陽樓在漫長的歷史中經歷了多次火災和多次重建。我們現在看到的嶽陽樓壹直保持著清朝重建時的樣子。

進入景區後,首先看到的是幾個青銅微縮建築模型,是各個朝代嶽陽樓的造型。

嶽陽樓位於湖南嶽陽古城西墻,俯瞰洞庭,遠眺君山。自古有“洞庭為天下水,嶽陽為天下樓”之稱,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王騰亭並稱“江南三大名樓”。1988 1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嶽陽樓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內四根楠木金柱直通屋頂,整個建築是壹個整體。

據記載,嶽陽樓建於公元220年左右,其前身據說是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為“巴陵樓”。

唐代李白寫詩後,稱為“嶽陽樓”。此時巴陵城已改為嶽陽城,巴陵樓也已叫嶽陽樓。

北宋四年(1044)春,滕被貶越州,了解軍務。北宋五年(1045)春,滕重修嶽陽樓,請好友範仲淹做筆記。

時光飛逝,時光飛逝。

1983年,國務院撥專款對嶽陽樓進行大修,構件按原樣復制更新,歷時10個月,保留了原構件55%以上。5月1984,嶽陽樓大修對外開放。

導遊說,二樓鑲嵌的張《嶽陽樓記》原刻屏為***12,曾被運走,遇險沈入水底。壹位老漁民從水中打撈出11。老漁翁沒文化,拿他們當跳板,所以他的壹些字跡被毀了,看不清楚。

後來嶽陽壹個有識之士發現了,認定是無價之寶,用錢買了下來,後人獻給了國家。現在人們看到的12塊中有壹塊是補充的。

壹樓鑲嵌嶽陽樓的故事被後人模仿,如今卻成了文物。

三樓鑲嵌著毛主席草書抄的杜甫《登嶽陽樓》詩。

雖然不是假期,但是逛嶽陽樓的人還是很多,很難拍到壹張安靜的照片。

嶽陽樓旁邊有兩個亭子。仙美閣位於嶽陽樓南側,是嶽陽樓主樓中的輔閣之壹,對應三醉閣。三醉亭位於嶽陽樓北側,與嶽陽樓南側的仙美亭遙相呼應。

我第壹次了解嶽陽樓是因為範仲淹在學校學的名著《嶽陽樓記》。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最為著名。

導遊說:範仲淹寫《嶽陽樓記》的時候就在河南鄧州。他沒有親自去嶽陽樓,而是通過他的朋友滕贈送給他的壹幅畫《洞庭晚秋圖》來寫的。但他從小生活在洞庭湖,對洞庭的景色非常熟悉,所以能寫出名篇。

站在嶽陽樓上,遙望欄桿,洞庭湖上煙波浩渺,無邊無際,壹種對古人的崇敬,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在心頭升起。

中午,我們在當地壹家以魚為主的餐館吃了午飯,下午,我們乘船去了離嶽陽樓很遠的君山島。

洞庭湖上有繁忙的船只,白鷺和沙鷗不時在島嶼附近的綠洲上起飛和降落。站在君山上,看著洞庭湖,不禁讓人眼前壹亮:這裏的風景獨壹無二。

尚軍島位於嶽陽市,是洞庭湖中的壹個小島。君山小巧玲瓏,四面環水,空氣清新,青竹如茵,風景如畫。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曾以“遙望山河,銀盤青螺”的詩句描述洞庭之美。

君山島上有兩座嬪妃墓,全稱是玉帝墓。相傳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時,舜帝的兩位妃子娥皇和女英見丈夫久別,四處尋找,來到洞庭軍山。當他們聽到舜帝去世的消息時,他們忍不住哭著撫摸竹子,淚水灑在竹子上,竹子變成了斑竹。娥皇和女英悲痛而死,葬在軍山。

島上的竹子又直又細,直插雲霄。

我們坐在滑板車上繞島壹周,看到島上有郁郁蔥蔥的樹木和茶園。據說君山銀針茶很有名。

從君山島乘船返回陸地後,我們關註了洞庭湖邊的巴陵廣場。廣場上有壹座巨大的雕塑——後羿射巴蜀蛇。傳說這條名為巴蜀的巨蛇在洞庭湖作惡,吞食了許多湖邊居民。天帝派後羿去射巴蜀,後羿在嶽陽將其射死。其陵墓簡稱巴陵,是嶽陽舊稱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