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七年級下冊古詩詞全部有哪些?

七年級下冊古詩詞全部有哪些?

《孫權勸學》、《木蘭詩》、《賣油翁》、《陋室銘》、《愛蓮說》、《登幽州臺歌》、《望嶽》、《登飛來峰》、《河中石獸》。

壹、《孫權勸學》作者司馬光?朝代宋。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翻譯: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妳現在當權掌管事務,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妳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學官嗎!我只是讓妳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妳說軍務繁多,誰像我?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呂蒙於是開始學習。

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壹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妳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妳認清事物怎麽這麽晚呢?”魯肅就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

二、《木蘭詩》作者佚名?朝代南北朝。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翻譯:

嘆息聲壹聲接著壹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問姑娘在思念什麽,問姑娘在惦記什麽。我也沒有在想什麽,也沒有在惦記什麽。昨夜看見征兵的文書,知道君王在大規模征募兵士,那麽多卷征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

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木蘭願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從此替父親去出征。到各地集市買駿馬,馬鞍和鞍下的墊子,馬嚼子和韁繩,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黃河洶湧奔流的聲音。

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燕山)腳下,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啾啾的鳴叫聲。行軍萬裏奔赴戰場作戰,翻越關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壹樣快。北方的寒風中傳來打更聲,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鬥,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之後得勝而歸。

三、《賣油翁》作者歐陽修?朝代宋。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壹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翻譯:

康肅公陳堯咨擅於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自誇。曾經(有壹次),(他)在家裏(射箭的)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裏斜著眼睛看著他,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油翁:“妳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聽後)氣憤地說:“妳怎麽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

於是拿出壹個葫蘆放在地上,把壹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註入葫蘆裏,油從錢孔註入而錢卻沒有濕。於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陳堯咨笑著將他送走了。

四、《陋室銘》作者劉禹錫?朝代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翻譯: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孔子說:“這有什麽簡陋呢?”

五、《愛蓮說》作者周敦頤?朝代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翻譯: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

(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壹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