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蒼涼,群山沈寂了二十三年。
回來是人,我和柯藍人壹樣,只會吹笛子,空自惆悵。
在船的壹邊,千帆競賽;病樹之首,萬年沐逢春。
今天,聽妳唱壹首歌,喝壹杯酒,振作起來。
這首《揚州第壹會賞樂天》是劉禹錫在湘川生活了23年後,在去洛陽的路上遇到白居易時寫的。詩中斷腸,末了卻變調道:“今日聽妳歌,暫作壹杯酒長精神。”
他說他改了調子,是因為以前的對聯,即“沈船”對聯,反映了大自然的變化規律。劉禹錫是唯物主義者。《天論》三篇提出天人相勝論,“空者欲微”,否定空,是相當徹底的唯物主義。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在他的詩中,“人雖遲來,卻如冬青之於樹”;“莫道桑榆晚,因天還滿雲”;還有“方林新葉催老葉,流水前浪拍後浪”。這都是為了看到自然規律。
這種精神集中體現在他的杜宣桃花詩中。維新派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到連州。十年後,他重返京師,寫道:“紅塵繁花似錦,杜宣百姓皆知陶謙之威,劉郎去後種。”不料這首詩得罪了新派當權派,劉被貶連州、夔州。十四年後,他回來的時候,玄都關已經沒有桃樹了。於是他寫道:“百畝庭院壹半青苔,桃花皆開。種桃路往哪裏走?”劉郎今天又來了。"但這首詩又叫《貶謫權力》,劉又壹次被下放"分司東都"。(《舊唐書》)桃花盛開只是壹種希望,但它符合自然規律或辯證法,所以詩中有“我又來了”的浩然之氣。
“鄉愁空了,去了故鄉,覺得自己是個爛人”這首詩說的是我離開了33年。現在我回來了,很多老朋友都去世了,我只能徒勞地背誦《聞笛》來表示哀悼,這是詩人送的情。“沈舟邊千帆渡,病樹前萬木春”這句詩,很多人把自己比作沈舟和病樹,雖然覺得失望,但也頗有哲理:沈舟邊千帆競,病樹前萬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