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棵松樹不能不提。壹棵是生長在泰山、被秦始皇嘉獎的“無棣府松”,壹棵是生長在黃山的“迎客松”。
它們是松樹的代表,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
在傳統文化意義上,松樹有三種象征意義。
首先,松樹是力量的象征。它挺拔,正直,樸實,不怕冷,能在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地生長,是壹個受人尊敬的強者。範蠡的《漢頌》中,“淩風知其力,雪中見其真心”,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松樹是君子的象征。《論語·子涵》稱贊:“老了天冷,方知松柏枯。”《荀子大綱》說:“不寒則不知松柏,知君子不難。”這壹切都表明松樹是壹個忠誠、獨立和高貴的紳士的象征。
第三,松樹是長壽的象征。對聯“幸福似東海流水,長壽比南山長”,表達了松樹的寓意。
正是因為松樹的這些獨特的文化象征意義,古往今來無數詩人加入了吟詠松樹的行列,寫出了浩如煙海的詩篇。
在這些詩中,以下十首詩名列前茅。
(1)南軒松
(唐)李白
窗戶南面有壹棵孤獨的松樹,枝葉如此茂密。
微風壹直搖著它的枝條,壹整天都是那麽愜意和愉快。
樹影上長滿了綠色的苔蘚,秋天的雲也被染成了綠色。
枝葉什麽時候能長到外面的天空,直上千尺才算直立。
●點評:這株南軒松是典型的李百花松樹,既有瀟灑的姿態,又有遠大的誌向。
(2)小松
(唐)杜荀鶴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叢裏,看不見,現在發現比雜草高多了。
那些不認能沖天的樹,直到它入了天,人說它高。
●點評:這是壹棵被埋沒在草叢中默默無聞的小松樹,直到長成參天大樹才被世人發現。“金子總會發光”,以樹寫人,既是作者的自我承諾,也是對人才的寄語。
(3)杉木
沈約(南北朝)
尖音振寒音,蔥標黃昏。
葉在望山,雲在直。
●點評:這冷松不怕冷,長得茂盛。在詩人的筆下,是堅忍不拔、剛正不阿、蓬勃向上的人格寫照。
(4)弟弟的禮物
(魏晉)劉真
亭山上松,谷中撫。
風大的時候,松枝壯。
霜降苦不堪言,歲末總是正確的。
不患寒,松柏有性。
●點評:這棵在大風中堅強挺拔的松樹,是個性化的松樹,是詩人的榜樣。
(5)標題小松
(唐)李商隱
可憐妳壹個人在院中,落葉輕陰。
桃李盛開時雖寂寞,但多了雪霜才會開。
壹年幾次,就成了幹而光榮的事,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為謝熙元車馬,我將愁搖成虛無。
●點評:這棵孤獨而堅強的松樹,不畏嚴寒,凝聚著李商隱偉大的人生抱負。
(6)吟誦漢歌詩
範雲(南北朝)
修條刷層,密密麻麻的樹葉擋住天空。
淩風知道力量,但他在雪地裏看到了貞潔。
●點評:這種“淩風知勁,忍雪見節”的冷松,就是詩人範雲心目中的“松而強”。
(7)松散
(唐)
黑龍勢雲,天驕綠* * *所有材料分。
在雪中看到它,在風中聞到它。
桃李在他旁邊真的很尷尬,藤蔓不是壹團。
相愛壹輩子就該相知,誰賢惠誰得此君。
●點評:松就是松,任怎麽詆毀誣陷,也是獨壹無二的松。
(8)標題張老松樹
(唐)宋·文誌
歲末,東延之下,周谷傷心。
夕陽西下,西山陰雲密布,青草升起冷色調。
森林裏有松樹,讓我感嘆。
百尺無壹寸枝,人生孤直。
●點評:這棵不枝不藤的老松樹,婀娜清純,其“壹生孤直”的品格實在令人敬佩。
(9)宋健
(唐)崔途
壹寸壹寸,霜長濃,路人還在笑。
南苑桃李雖令人艷羨,爭春卻寂寞。
●點評:比起四季常青的松樹,南苑的桃李有什麽值得羨慕的?
(10)學院第二小松
(唐)
壹對暗色發塵,數秋煙兩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者。
●點評:院子裏長的這兩棵松樹,安靜,溫柔,溫婉。他們陪人讀書彈琴,表現了松樹另壹邊安靜善良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