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海涅詩選》簡析

《海涅詩選》簡析

《海涅詩選》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作者:[德]海涅

類型:詩歌

背景搜索

海涅

本書作品創作於1816年—1855年間。作者亨利希·海涅(1797—1856)出身於杜賽爾多夫壹猶太家庭,父親破產後投靠富有的叔父所羅門·海涅,在其銀行見習。海涅自幼愛好文藝,15歲時就開始寫詩。1816年,海涅愛上了叔父的女兒阿瑪莉,自此正式開始了抒情詩的寫作,壹發不可收拾。1819年—1821年,他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和哲學,親耳聆聽過德國浪漫派大師施萊格爾和哲學家黑格爾的講座。1827年,其早期抒情詩集《詩歌集》出版,引起了巨大轟動。1844年在巴黎與馬克思的結識和交往,又使海涅的思想境界進壹步開闊、提高,成為壹個堅決的民主主義鬥士,成為“戰士詩人”。他的抒情詩被大音樂家李斯特、門德爾松等先後譜成了近3000余首動人的歌曲,至今傳唱不衰,可謂詩壇奇跡。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馮至翻譯的《海涅詩選》,以及由譯林出版社出版,楊武能翻譯的《海涅詩選》均是較好的譯本。

內容精要

《海涅詩選》選譯了海涅從1816年到1855年間的主要詩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兒的海涅。大致以1830年為界,之前的詩多為愛情詩,之後的詩則以諷刺詩、時事詩、戰士詩為主。

海涅的愛情詩與詩人和堂妹阿瑪莉和特萊薩前前後後的愛情糾葛緊密關聯,這些詩歌占了其20世紀20年代的抒情詩的大部分。戀人的美貌、嬌態和殘酷,詩人的單相思、對愛情的想望、相處的甜蜜、分別的憂愁、失戀後的痛苦、絕望和孤獨等等戀愛的全套感覺和體驗,都被詩人藝術地傳達了出來。最著名的愛情詩有《乘著歌聲的翅膀》(1822)、《北方有壹棵松樹》(1822)、《妳好像壹朵鮮花》(1823)、《羅蕾萊》(1823)、《心,我的心,妳不要憂郁》(1823)等。這些愛情詩經大作曲家舒伯特、門德爾松等人的反復譜曲,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深受人們喜愛,更受青年朋友們的普遍青睞。

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爆發,海涅歡欣鼓舞,渾身充滿了壹種全新的革命的 *** ,忍不住唱出了那首著名的《頌歌》,詩風開始由“夜鶯”“玫瑰”向“劍”與“火焰”的慷慨激越轉變。1844年,海涅在巴黎與馬克思等年輕的革命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思想進壹步成熟提高,從而成為堅強的“戰士詩人”,創作出了大量如匕首投槍般鋒利的“時事詩”。長詩《德國,壹個冬天的童話》和有“德國的馬賽曲”之稱的《西裏西亞的紡織工人》是這類詩的代表。

知名篇章

羅蕾萊原是德國民間傳說中的魔女,她坐在萊茵河畔的壹座山巖上,以歌聲引誘過往的船夫。海涅的詩給它註入了完全新鮮的東西,營造了壹種堅強執著而神秘的愛情氛圍。

羅蕾萊

不知道什麽原故,

我總是這麽悲傷;

壹個古老的故事,

它叫我沒法遺忘。

空氣清冷,暮色蒼茫,

萊茵河靜靜流淌;

映著傍晚的余暉,

巖頭在熠熠閃亮。

壹位少女坐在巖頂,

美貌絕倫,魅力無雙,

她梳著金色秀發,

金首飾閃閃發光。

她用金梳子梳頭,

還壹邊把歌兒唱;

曲調是這樣優美,

有攝人心魄的力量。

那小船裏的船夫,

心中驀然痛楚難當;

他不看河中礁石,

只顧把巖頭仰望。

我相信船夫和小船

終於被波浪吞噬;

是羅蕾萊用她的歌聲,

幹下了這種事。

(選自《海涅詩選》,楊武能譯,譯林出版社出版)

妙語佳句

啊,我的心就像這荒原,/妳的倩影,美人兒啊,/就是我的荒蕪的心裏/惟壹壹棵碧綠碧綠的樹。

閱讀指導

亨利希·海涅是繼歌德之後德國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成就足以與英國的拜倫、雪萊,俄國的普希金,匈牙利的裴多菲等人相媲美。

由於生活經歷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海涅的詩歌內容和詩歌風格也經歷了由婉約向激越、豪放、沈郁、雄渾的潛變。在青年時期,詩人的詩歌主要以抒情詩為主,海涅之所以成為天才詩人,乃是因為他超越了個體情感體驗的自私性、世俗性,靠著天才的詩思、詩情而進入永恒的藝術境界。有真切敏感的情感體悟而又不拘泥於體驗本身,這就使海涅的“情感”具有了普遍性,成為愛情抒情詩的傑作。如:“我奔來跑去,坐臥不寧”壹首,無非是寫戀愛中人等待心上人的焦急,本沒有什麽太大的意義,可是詩人卻善於用詩思將這種瞬間的情緒給以詩的表現:“我真個心急火燎,焦躁難耐!/可嘆時間女神從來不談戀愛;/她們密謀策劃,發誓跟我們作對/她們看不慣這些戀人,如此急不可待。”再如《北方有壹棵松樹》,寫失戀之痛而不見淚痕,通篇采用比喻象征和對比而現出無盡的孤獨相思,是這類抒情詩的優秀代表。

因為現實生活中愛而不能得其所愛,海涅的愛情詩大多充滿郁悶憂傷、焦躁,但卻哀而不怨,甚至時時讓人覺得機警、風趣、俏皮、幽默,整體風格既清新、柔美、飄逸,又單純、質樸、熱烈,富有民歌的韻味。海涅的愛情詩為世界各國的青年讀者所喜愛,大作曲家、音樂家如舒曼、舒伯特、門德爾松、柴可夫斯基等,將其中的許多首詩都譜了曲,更增添了它們的魅力。《妳好像壹朵鮮花》被反復譜曲達160次以上,堪稱世界之最。

除愛情詩“玫瑰”和“夜鶯”的壹面外,海涅詩歌還有“劍”和“火焰”類的慷慨、鏗鏘、激越。這是歐洲革命形勢的普遍高漲作用在壹個具有真正愛心的猶太詩人身上的結果。馬克思的影響,更使海涅的政治時事詩達到了壹個新的境界,成為堅決的民主主義“戰士詩人”。《頌歌》《西裏西亞的紡織工人》是其時事詩的傑出代表。後者甚至被譽為“德國工人階級的馬賽曲”。

閱讀建議

年輕朋友可重點欣賞海涅的愛情詩部分,如有機會聽同名曲,效果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