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上存在著沒有兌現的審美需求。如果其人際溝通的社會作用得到承認,同時它仍然是調動和表達認識的壹種手段,詩歌能夠滿足這壹需求。
過去20年來,許多會員國對詩歌的興趣明顯復蘇,詩人的人數也有所增加。 這是社會的需求,它觸動年輕人返回他們的根基。當外面世界無法抗拒的誘惑使他們遠離自己,詩歌是使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壹種手段。
此外,隨著公眾越來越欣賞由詩人自己朗誦的詩歌晚會,詩人們作為個人扮演著壹個新的角色。
社會對傳統價值認識的轉變也代表了對朗誦和演說作為壹種社交結構的接受。
媒體和廣大市民仍然有拒絕認真對待詩人的趨勢。因此需要采取行動,擺脫這個過時的形象,給予詩歌在社會中應有的地位。
在1999年10月至11月巴黎舉行的第30屆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宣布3月21日為世界詩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