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另類搞笑記憶《將進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另類搞笑記憶《將進酒》

假期老友來訪,壹起遊覽天蒙景區,晚上夜住蒙山窪。

晚飯時候,品嘗老家烈酒,老友即興吟誦李白《將進酒》,我也隨後自我暴露,跟著大家提示“喊了”壹遍。

心理學認為,說了什麽不重要,為何說、如何說、怎麽說才重要。言行背後都是看不見的心理活動。

比如,為何突然吟誦起來這首詩詞,我的第壹理解是“為了盡興喝酒”,老友解釋真不是,直接誘因是山頂上的壹處景點,即李白岑夫子丹丘生飲酒處。這讓他記憶深刻,聯想到這首詩歌,不得不發。

同壹個事情我倆不同解讀,這就是心理主觀特性,也是各自趣味解釋或者警醒自我中心味道。這又給我上了生動壹課。

為何吟誦這首詩,我想自然還有更多心理活動。

比如壹定曾經下功夫背誦過,壹定有過某種經歷故事,才使得自己圖式中牢記它。原因很簡單,我的背誦源自當年提前被高中錄取,在田地幹活時背誦的。

以上是本文引子,下面是詩歌原文,後面附上現場錄音,已成醉態,胡亂言語,壹笑而已。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歌不長也不算短,要完整吟誦出來還是要下點功夫的,我覺得可以從兩點入手。

壹是理解詩歌背景。

心理學認為人的言行都是個體特性和所處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佛學解讀更加經典和簡潔,四個字,就是“因緣際會”。

這裏的環境就是緣分,通俗說就是詩歌寫作的背景;創作寫出來,則是詩人心理特性導致,也就是主觀認為的原因了。

這首詩近距離背景,是李白和兩位好朋友壹起喝酒的故事。在哪裏喝呢?是在朋友丹丘生家裏,丹丘生叫做元丹丘,是當時壹位隱士,也為舉薦李白發揮了關鍵作用。另壹位朋友岑夫子,叫做岑勛,這位是和李白壹起來的好友。

更加宏觀也更加關鍵的背景,則是李白處於懷才不遇,也可以說是牢騷滿腹時候,因為8年前被引薦給唐明皇後封做翰林,著實風光無限,可是好景不長,被贈送了壹筆銀子趕走了。就此遊蕩江湖,遠離廟堂很多年,沒見再次被重視曙光。

這個背景下,意味著李白自認為不受重視,痛苦難受。

當然,到底是李白真的受到排擠,懷才不遇呢,還是真的不適合職場,情商過低,恃才狂傲呢,這又是心理學“解釋具有多樣性”之妙處!

?

二是,另類搞笑解讀。

前面說了,我們目的是快速記憶這首詩歌,為此就要架構起來框架。

如何記憶呢,這就是模塊化技巧了。

我覺得可以來個搞笑另類記憶,全詩分作這樣五部分:

1、開頭兩句是引子。說明“人生只是單行線,生命只有單程票”,為此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借用黃河東流水、父母早生華發,既形象又感性!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2、隨後三句是主題。及時行樂如何行呢?李白說喝酒啊喝酒!這不又來到了好基友家裏,壹醉方休!

可是只喝酒不創收,丹丘生家裏也快喝光了,告訴李白沒錢喝了啊,要不下回再喝酒唄。李白不依不饒,給丹丘生上了人生壹課:喝酒是正道,錢沒了咱再掙,今兒下酒菜殺牛宰羊得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3、接下來兩句是過渡。李白為了繼續說明喝酒重要性,自己作詩壹首,讓倆朋友好好喝酒,洗耳恭聽。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4、再來三句重復三遍喝酒。所謂作詩就是,換著花樣論證喝酒重要性,而且引經據典,有理有據。

具體從這三方面:有錢不如喝酒好、有才不如喝酒好、有權不如喝酒好,牛論嚴密,無懈可擊。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5、最後兩句是解決辦法。聽到丹丘生嘮叨酒喝幹了,沒錢去買酒,李白給出高招,“妳家裏不是還有寶馬貂皮大衣嘛,讓小子抓緊換酒去哈。”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上面壹***是23232十二句,絕對誦讀好架構。

同時也按照三個元問題,“是什麽、為什麽、怎麽辦”,回答了人生意義這個主題。

當然,上面都是打趣,開玩笑的說法。

不過,可以認為這裏的喝酒是個比喻,借喻,象征,類比,妳可以換成妳在意的任何事情,都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