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寶十至十三年(公元751-754年),唐朝軍隊兩次進攻南詔,均因雲南瘴氣盛行,士兵情緒消極而戰敗。在此期間,有20多萬士兵死於戰爭和疾病。當時,為了逃避征兵,壹些普通人甚至故意讓自己殘疾。幾十年後,詩人白居易為了逃避參軍,遇到了壹個摔斷胳膊的老人。老人的血淚控訴,暴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暴露了朝廷發動的非正義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這壹天,詩人白居易來到新豐縣(今陜西省臨潼縣),壹位魯豫老人,頭發、眉毛、胡須都白得像雪壹樣。他走得很慢,由曾孫攙扶著,用左臂撐著肩膀,因為右臂殘疾。
白居易大吃壹驚,走過去問:“老人的胳膊斷了多少年了?”
老人看著陌生人,很不高興。他沒有回答他的問題。白居易覺得這個問題太突兀了。白發老人的斷臂,可能有壹段很難過的經歷。想到這,白居易走過去問:“老人今年多大了?”
老人擡頭仔細地看了看儒生,然後回答道:“不算長壽,今年已經88歲了!”"
白居易又問:“妳這年紀怎麽斷了右臂?”
白居易在老人身邊坐下,聽他講述那段坎坷的經歷。
老人壹生的悲慘經歷,通過他的哭訴,深深打動了詩人白居易的心。在他即將寫完這首敘事詩《新豐斷臂翁》的時候,他懷著無比的悲傷和真摯,寫了幾句給唐玄宗的忠告。這最後幾首詩的意思是:“開明君主!聽聽老人的故事!妳沒聽說過宋景,大義宰相。他沒有獎勵在邊境立下戰功的士兵,以防止他們在邊境制造事端。然而,為了得到皇帝的禮物,天寶時期的宰相楊故意招募士兵在邊境發動戰爭。結果他失敗了,卻害了天下的窮人。如果妳想知道這壹切,就去問這些經歷過災難的窮人,去問這個為了躲避戰爭而砍斷手臂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