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寒山道,寒山的路沒有盡頭。
溪很長,石頭很多;山澗寬闊,草木茂盛。
苔蘚很滑,不過與雨無關;松樹能夠發出聲響,不過它並沒有借助風的力量。
誰能超脫世俗的牽累,與我壹起坐在白雲中呢?
作者簡介:
寒山(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代首都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天臺山,享年壹百多歲。嚴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於天臺山寒巖。
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壹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著二十世紀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並廣泛流傳。正如其詩所寫:“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作為中國唐代少有的幾位白話詩人之壹,二十世紀以來壹直受到日本學者的推崇。
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詩就在日本壹版再版,並且有十多位學者對其詩作了大量研究、註釋及翻譯工作。日本著名小說家森鷗外(1862—1922年)曾根據寒山詩集前閭丘胤的序言,寫了名為《寒山拾得》的壹篇小說,不少評論家認為是其最好的作品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