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和“火”互為因果,密切相關。痛苦是悲傷、憤怒、痛苦、失望和絕望的凝結。曠日持久的苦難和痛苦無疑會激起作者的滿腔怒火,而他心中的火和焦慮只會增加作者的掙紮和掙紮。《死水》在它的冷酷和嚴酷中,充滿了不可遏制的火。在我看來,《死水》中的“火”有兩層含義:壹是指詩人對現實的黑暗、醜惡、腐敗、罪惡的憤怒;二是指作者對光明、希望、奮鬥、重生的火熱熱情。為什麽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詩共五節,依次分為三個層次。第壹段是第壹層,第二至第四段是第二層,第五段是第三層。第壹、二節感情相通,遙相呼應,中間三節動靜結合,以反諷為主,構成了全詩的主體部分。第壹節“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微風壹點也吹不動。”第五節“這是壹溝絕望的死水,/這絕對不是美。”兩次用“絕望”來定義“死水”,既表現了“死水”腐爛透頂、毫無生氣、毫無希望的現狀,又表達了詩人對惡的痛恨、憤慨和絕望。接下來的判決,斬釘截鐵,擲地有聲,如同法庭裁決,鎮木壹響,不容置疑,立即判處罪犯死刑。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微風吹不到半點”“這不是美所在”,或誇張描述,或斷然否認,就像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詛咒鞭笞,毫不留情,就是拍手叫好,讓人振奮。前兩個和後兩個“不如”是由點及面的高度概括。前者是“不如多扔點垃圾,把妳的剩菜扔了。”以惡制惡,以毒攻毒,充滿了死亡和絕望後的悲憤和激動。也可以看出,這個令人絕望的死水“絕對不是美所在”。它藏汙納垢,罪孽深重;它活著,也快死了。後者“還不如留給醜去培養/看看自己創造了什麽世界”,絕不是作者的心灰意冷和袖手旁觀,而是絕望的氣話。既然如此絕望的壹潭死水無法改造,無法拯救,而且已經爛到骨子裏,充滿邪惡,不如順其自然,任其滅亡。極端尖銳的語言巧妙地傳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和反動軍閥的刻骨仇恨。“看看他創造了什麽世界”的言外之意是,如果讓醜養成,只能是醜上加醜,惡上加惡。他只是讓這個世界變得煙霧彌漫和黑暗。面對這樣壹個令人羨慕的非黑即白、是非不分、缺乏正義、沒有希望的社會,妳能指望它創造壹個“什麽世界”嗎?
詩主體的三段分別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描述了“死水”的可怕、可恨、可笑、可憐的處境。第二節,“也許銅錢會變綠成玉,/幾瓣桃花會銹在鐵罐上,/讓油膩織壹層羅氣,/黴菌會給他蒸幾朵雲。”想象結果,靜態著色,為我們描繪壹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詩人把銹跡斑斑的破銅爛鐵描寫得綠如翡翠,彩如桃花,臟膩汙如細絲,腥臭黴如滿天彩霞。顯然作者明知其醜,執意要說美,用美來襯托,還冷嘲熱諷。有時他嘲笑金玉之外的“死水”,是失敗的,是不自量力,自欺欺人。讀著這些看似美麗、醜陋、可笑的詩歌,我們不禁被詩人的犀利和睿智深深折服。詩的第三和第四節著重從動態的角度諷刺死水的荒謬。順著第二節的寫法,把腐臭的死水想象成芬芳的青酒,把汙濁的泡沫形容成銀色的珍珠。在此基礎上,巧妙地引入了“花蚊”和“青蛙”。據說“花蚊”追求魚腥味,幸災樂禍,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偷”是他最拿手的本事;說“青蛙”又醜又惡心,又吵又煩,卻不要臉,還大聲“唱歌”,這是他最高尚的品格。不管是壹群跳舞的蚊蠅,還是壹只不要臉的青蛙,這些都是死水的滋生地,壹丘之貉!作者寫花蚊蛙,自以為是,自以為是。他其實是在表現死水的醜陋和可笑,諷刺死水的腐朽和變質,絕望和死亡。
以上分析表明,詩人對“死水”、黑暗腐敗的舊中國,特別是對反動腐敗的北洋軍閥政府的戰鬥態度是壹種迎頭痛擊,詩人的內心充滿了壹種熊熊燃燒的怒火,這種怒火如閃電、電閃雷鳴,如暴風驟雨般肆虐,使革命者憤怒,人民感到偉大,使反動當局膽戰心驚!
此外,聞壹多《死水》中的“火”,也指壹種渴望光明和美好,呼喚新的生命和希望,主張反抗和戰鬥的激情之火。聞壹多的摯友朱自清先生曾深刻指出:“聞壹多真是壹把火。在《死火》這首詩裏,他說:‘這是壹片絕望的死水。/這絕對不是美所在。/不如讓醜培養它,/看看他創造了什麽世界。”這不是向“惡之花”致敬,只是簡單地讓“醜”早點“充滿邪惡”,“絕望中有希望”。(朱自清:《聞壹多全集》?序》,見《聞壹多全集》第壹卷)。如果只從字面上看,這首詩真的只有失望和絕望的感覺。如果妳深入了解,妳會發現,在諷刺、詛咒、調侃的背後,是希望“死水”早日死去,“春水”早日延綿。詩人諷刺的話語充滿了仇恨和毀滅,有壹種毀滅的欲望。